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



背景技术:

人力车是人类运输工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人力车是人类最先使用的一种车辆,人力车的载重能力比人肩扛、背的能力大得多,能够避免人体承受重压,现有技术中的人力车有两轮人力车,也有三轮人力车(即一个前轮,两个后轮),现有技术中的人力车的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一般为固定连接,为了实现在转弯时左后车轮与右后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一般需要加装差速器,差速器的使用使得整个人力车较为笨重,而且影响整个人力车的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且不使用差速器的摆动直线踩踏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摆动直线踩踏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包括:车架、摆杆轴、左摆杆、右摆杆、左踩踏板组件、右踩踏板组件、左推拉杆、右推拉杆、左传动带、右传动带、左传动轮、右传动轮及后轮轴,所述左踩踏板组件安装于左摆杆上,所述右踩踏板组件安装于右摆杆上,所述摆杆轴安装于车架上并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左摆杆的一端安装于摆杆轴的左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所述左摆杆的另一端与左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右摆杆的一端安装于摆杆轴的右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所述右摆杆的另一端与右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左传动带包括主动端及随动端,所述左传动带的主动端与左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带的随动端与左推拉杆弹性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左传动轮上,所述右传动带包括主动端及随动端,所述右传动带的主动端与右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带的随动端与右推拉杆弹性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右传动轮上,所述左传动轮及右传动轮内设有超越离合器且分别安装于后轮轴上,所述后轮轴上安装有后车轮,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或变速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当后车轮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变速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当后车轮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传动轮及右传动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变速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均包括主体部及与摆杆轴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及安装部均呈管状设置,所述安装部与主体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套设于摆杆轴上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包括:纵梁及竖梁,所述竖梁固定安装于纵梁的前上方,所述摆杆轴与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摆杆与左推拉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铰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摆杆与右推拉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实现了直线踩踏,从而避免了圆周踩踏出现死点,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双脚可以同时将动力传递给后车轮,因此可以实现车辆的快速启动及轻松骑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摆动直线踩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摆动直线踩踏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摆动直线踩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摆动直线踩踏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车架,10、纵梁,11、竖梁,110、竖梁主体部,111、横杆,2、摆杆轴,30、左摆杆,300、第一主体部,301、第一安装部,31、右摆杆,310、第二主体部,311、第二安装部,40、左踩踏板组件,41、右踩踏板组件,50、左推拉杆,51、右推拉杆,60、左传动带,600、主动端,601、随动端,61、右传动带,610、主动端,611、随动端,70、左传动轮,71、右传动轮,8、后轮轴,80、后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包括:车架1、摆杆轴2、左摆杆30、右摆杆31、左踩踏板组件40、右踩踏板组件41、左推拉杆50、右推拉杆51、左传动带60、右传动带61、左传动轮70、右传动轮71及后轮轴8,所述左踩踏板组件40安装于左摆杆30上,所述右踩踏板组件41安装于右摆杆31上。

所述车架1包括:纵梁10及竖梁11,所述竖梁11包括竖梁主体部110及与竖梁主体部110呈垂直设置的横杆111,所述横杆111与竖梁主体部110固定连接,所述摆杆轴2安装于横杆111内并与横杆111固定连接。

所述左摆杆30包括第一主体部300及与摆杆轴2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部301,所述第一主体部300及第一安装部301均呈管状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301穿过第一主体部300并与第一主体部3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301套设于摆杆轴2的左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2作相对摆动,所述第一主体部300的自由末端与左推拉杆50活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连接为铰接。

所述右摆杆31包括第二主体部310及与摆杆轴2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部311,所述第二主体部310及第二安装部311均呈管状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311穿过第二主体部310并与第二主体部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311套设于摆杆轴2的右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2作相对摆动,所述第二主体部310的自由末端与右推拉杆51活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连接为铰接。

所述左传动带60包括主动端600及随动端601,所述左传动带60的主动端600与左推拉杆50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带60的随动端601与左推拉杆50弹性连接,所述左传动带60传动连接于左传动轮70上,所述右传动带61包括主动端610及随动端611,所述右传动带61的主动端610与右推拉杆51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带61的随动端611与右推拉杆51弹性连接,所述右传动带61传动连接于右传动轮71上,所述左传动轮70及右传动轮71内设有超越离合器(未图示)且分别安装于后轮轴8上,所述后轮轴8上安装有一个后车轮80,所述后车轮80与后轮轴8之间设有变速器(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中摆动直线踩踏机构的工作原理为:骑行时,骑行者左脚踩着左踩踏板组件40,右脚踩着右踩踏板组件41进行前后方向直线踩踏,左踩踏板组件40将动力传递给左推拉杆50,右踩踏板组件41将动力传递给右推拉杆51,由于左推拉杆50与左传动带60的主动端600固定连接,左传动带60与左传动轮70传动连接,右推拉杆51与右传动带61的主动端610固定连接,右传动带61与左传动轮71传动连接,因此带动左传动轮70及右传动轮71转动,由于左传动轮70、右传动轮71与后轮轴8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因此向前踩踏时,后车轮80跟着向前行进,向后踩踏时,在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下后车轮80不会向后行进,左传动轮70、右传动轮71相对于后轮轴8在空转,通过变速器可调节后车轮的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实现了直线踩踏,从而避免了圆周踩踏出现死点,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双脚可以同时将动力传递给后车轮,因此可以实现车辆的快速启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后车轮8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后车轮80与后轮轴8之间设有变速器,所述左传动轮70及右传动轮71内均设有超越离合器,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车轮8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左传动轮70及右传动轮71内不仅设有超越离合器(未图示),且所述左传动轮70与后轮轴8之间、所述右传动轮71与后轮轴8之间设有变速器(未图示),所述后车轮80与后轮轴8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未图示),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摆杆轴、左摆杆、右摆杆、左踩踏板组件、右踩踏板组件、左推拉杆、右推拉杆、左传动带、右传动带、左传动轮、右传动轮及后轮轴,所述左踩踏板组件安装于左摆杆上,所述右踩踏板组件安装于右摆杆上,所述摆杆轴安装于车架上并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左摆杆的一端安装于摆杆轴的左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所述左摆杆的另一端与左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右摆杆的一端安装于摆杆轴的右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所述右摆杆的另一端与右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左传动带包括主动端及随动端,所述左传动带的主动端与左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带的随动端与左推拉杆弹性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左传动轮上,所述右传动带包括主动端及随动端,所述右传动带的主动端与右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带的随动端与右推拉杆弹性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右传动轮上,所述左传动轮及右传动轮内设有超越离合器且分别安装于后轮轴上,所述后轮轴上安装有后车轮,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或变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后车轮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变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后车轮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轮及右传动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变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摆杆及右摆杆均包括主体部及与摆杆轴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主体部及安装部均呈管状设置,所述安装部与主体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套设于摆杆轴上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纵梁及竖梁,所述竖梁固定安装于纵梁的前上方,所述摆杆轴与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摆杆与左推拉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摆杆与右推拉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动直线踩踏机构,包括:车架、摆杆轴、左摆杆、右摆杆、左踩踏板组件、右踩踏板组件、左推拉杆、右推拉杆、左传动带、右传动带、左传动轮、右传动轮及后轮轴,所述左摆杆的一端安装于摆杆轴的左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所述左摆杆的另一端与左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右摆杆的一端安装于摆杆轴的右端并可相对于摆杆轴作相对摆动,所述右摆杆的另一端与右推拉杆活动连接,所述左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左传动轮上,所述右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右传动轮上,所述左传动轮及右传动轮内设有超越离合器且分别安装于后轮轴上,所述后轮轴上安装有后车轮,所述后车轮与后轮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或变速器,从而可实现车辆的轻松骑行。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