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额定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便携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等领域。通常铝壳电池在完成注液之后需插入密封弹性本体,再进行焊密封钉接。但目前市面上的密封弹性本体与注液孔采用过盈配合,存在向外松退的风险,若顶到密封钉,则会造成密封钉焊接不良。
2、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在插入注液孔后可防止密封弹性结构往外松动,可避免密封钉焊接的不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包括,
4、密封弹性本体,其为密封连接注液孔的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包括水平部和自所述水平部垂直向下延伸的垂直部;
5、凹孔,其横向设于所述垂直部且在所述垂直部侧形成开口,
6、螺纹孔,其横向地设于所述凹孔相反于所述开口的底部,
7、活动块,其横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凹孔中,所述活动块包括,
8、第一壁,其为具有第一长度的水平壁,所述第一壁靠近开口的端部具有第一倾斜边,
9、第二壁,其为具有第二长度的水平壁,所述第二壁靠近开口的端部具有第二倾斜边,
10、底壁,其连接所述第一壁远离第一倾斜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远离第二倾斜边的一端,第一壁、底壁和第二壁围合成凹槽,
11、通孔,其横向穿设于所述底壁,
12、螺栓,其依次穿设所述通孔和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活动块和密封弹性本体,
13、弹簧,其设于所述凹孔且位于所述凹孔底部与所述底壁之间。
1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凹孔的形状为圆柱或方形。
1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凹孔位于注液孔下部1~5mm。
1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第一壁的第一长度是凹孔深度的0.3~0.8倍。
17、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18、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垂直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中点位置,所述垂直部为圆锥结构。
19、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共线构成斜壁。
20、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的倾斜角度均为30-60度。
2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注液孔为沉孔结构,所述水平部的高度小于沉孔的深度。
2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中,所述凹孔的顶表面平齐于注液孔的底端。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活动块,在插入注液孔后可防止密封弹性本体往外松动,可避免密封钉焊接的不良。
1.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的形状为圆柱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位于注液孔下部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的第一长度是凹孔深度的0.3~0.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垂直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中点位置,所述垂直部为圆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共线构成斜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的倾斜角度均为30-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为沉孔结构,所述水平部的高度小于沉孔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的顶表面平齐于注液孔的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