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31  9


本技术涉及冰箱散热,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


背景技术:

1、冰箱实现制冷工作的核心部件为蒸发冷凝器,通过蒸发冷凝器来实现制冷降温效果。蒸发冷凝器一般安装在冰箱背后底部,在其制冷工作运行过程中需要依靠在空气里辐射热量、自然冷却,散热效果越好,蒸发冷凝器的制冷工作效率越高;反之,冰箱背板离墙太近或空间狭小都会不利于蒸发冷凝器的散热,进而导致蒸发冷凝器的制冷工作效率降低,最终导致冰箱能耗过高。

2、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因制冷而产生的热量通过背板处的散热口进行散热处理,现有散热方式有自然散热以及辅助散热的方式,自然散热即通过散热口处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达到散热效果,该种方式散热效率较低,辅助散热则通过设置散热风扇进行辅助散热处理加速散热部位的空气流通而提高散热效,该种方式在使用时,仅仅依靠风冷的方式对于冰箱内的散热部位散热效率较低,导致冰箱内热量的堆积,影响冰箱制冷的同时对于相应设备的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流通槽,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架,所述导向框架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内设有风扇,所述导向框架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风扇的散热辅助机构,所述导向框架与散热外壳的相对侧壁设有用于对散热风扇进风冷却的冷却机构。

4、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开设在导向框架侧壁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气槽,所述散热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进气槽。

5、优选地,所述进气槽与进气口的内壁均设有防尘网。

6、优选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开设在散热框架两侧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冷却块,所述冷却块远离散热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固定连接导向框架。

7、优选地,所述导向框架的一侧贯穿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贯穿冷却块,两个所述散热外壳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8、优选地,所述导向框架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散热鳍片。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导向框架、散热外壳、风扇以及流通槽等结构,通过风扇的正反转,可实现在冰箱散热部位进行排风与进气过程,低效率散热时,可通过自然排风的方式进行散热处理,而温度较高时,通过冷凝管辅助冷凝风冷的方式对散热设备进行直吹降温处理,提高散热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进气槽、进气口、散热外壳、冷凝块以及冷凝管等结构,通过进气口以及进气槽在导向框架外进行排风负压吸入,增加风量的方式提升风扇排风的效率,进风时辅助进风提高风量的方式,辅助风扇的散热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流通槽(2),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架(3),所述导向框架(3)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散热外壳(7),所述散热外壳(7)内设有风扇(8),所述导向框架(3)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风扇(8)的散热辅助机构,所述导向框架(3)与散热外壳(7)的相对侧壁设有用于对散热风扇(8)进风冷却的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开设在导向框架(3)侧壁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气槽(4),所述散热外壳(7)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连通进气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4)与进气口(10)的内壁均设有防尘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开设在散热外壳(7)两侧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冷却块(11),所述冷却块(11)远离散热外壳(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板(9),所述贴合板(9)固定连接导向框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3)的一侧贯穿设有冷凝管(6),所述冷凝管(6)贯穿冷却块(11),两个所述散热外壳(7)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3)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散热鳍片(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冰箱背板,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流通槽,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架,所述导向框架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内设有风扇,所述导向框架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风扇的散热辅助机构,所述导向框架与散热外壳的相对侧壁设有用于对散热风扇进风冷却的冷却机构。本技术设置了导向框架、散热外壳、风扇以及流通槽等结构,通过风扇的正反转,可实现在冰箱散热部位进行排风与进气过程,低效率散热时,可通过自然排风的方式进行散热处理,而温度较高时,通过冷凝管辅助冷凝风冷的方式对散热设备进行直吹降温处理,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厉彦涛,王玫,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3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