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栏架

专利2025-03-31  6


本申请涉及跨栏架,尤其是一种跨栏架。


背景技术:

1、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跨栏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一般跨栏跑中所用的跨栏,包括栏架横杆、固接在栏架横杆两端的栏架立以及固接在栏架立杆底端的底座连杆。在运动员进行跑动时,需要从栏架横杆上方跨过;

2、具体的,已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cn209714304u公开了一种田径跨栏架,通过将横杆收放至中竖杆的矩形通孔内,并可转动竖杆组件使得竖杆组件与底板平行,方便折叠放置,整套装置只需要一个手提袋即可提走,搬运方便,利用横杆之间的插接套设计及竖杆组件与底板的转动组合设计可很大程度的降低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避免运动员二次受伤,影响训练;

3、然而,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其整个跨栏架的高度不便于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参赛选手作出相对应的高度调整,进而增加了整个跨栏架使用的局限性,同时整个跨栏架的中的横杆安装在竖杆组件内部,进而会出现选手跨栏碰到横杆的情况,而由于横杆与竖杆组件无法脱离的情况,进而会存在横杆绊倒参赛选手的潜在危险情况。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跨栏架。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栏架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整个跨栏架的高度不便于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参赛选手作出相对应的高度调整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栏架,包括底座和调节块,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底座顶部与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外壁与调节块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底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第二扭动杆螺纹连接;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侧板、搭接板、转动杆、校准杆、第一扭动杆和第一横杆,所述调节块侧壁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顶部与搭接板底部贴合,所述搭接板底部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第一扭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动杆与侧板螺纹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侧壁设有两个横梁管插接通孔,且两个横梁管插接通孔呈对称分布。

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侧壁与密封板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侧壁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与底座侧壁的凹槽插接,且竖板侧壁的通孔与固定杆插接,所述固定杆一端与底座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与竖板侧壁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侧壁与贴合板侧壁的弧形槽贴合,所述贴合板侧壁与耳板固定连接,所述耳板侧壁与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侧壁与推进板贴合,所述推进板与第二扭动杆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扭动杆侧壁与两个推进板固定连接,且两个推进板呈对称分布。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扭动杆侧壁的通孔内壁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板底部与两个校准杆固定连接,且两个校准杆呈对称分布,所述校准杆与侧板滑动连接,所述校准杆侧壁可有刻度线。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扭动杆侧壁的通孔内壁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搭接板顶部与横梁管搭接,且横梁管为空心管,所述横梁管为组合杆,两个所述横梁管中的其中一个与嵌入板固定连接,且嵌入板与另一个横梁管内壁螺纹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组合杆,且立柱外壁设有刻度线。

13、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调节机构,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整个跨栏架的高度不便于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参赛选手作出相对应的高度调整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跨栏架,包括底座(1)和调节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底座(1)顶部与平板(2)固定连接,所述平板(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与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外壁与调节块(4)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4)底部与固定板(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6)与第二扭动杆(18)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壁设有两个横梁管(11)插接通孔,且两个横梁管(11)插接通孔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壁与密封板(20)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20)侧壁与竖板(2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1)与底座(1)侧壁的凹槽插接,且竖板(21)侧壁的通孔与固定杆(22)插接,所述固定杆(22)一端与底座(1)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23)与竖板(21)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侧壁与贴合板(12)侧壁的弧形槽贴合,所述贴合板(12)侧壁与耳板(13)固定连接,所述耳板(13)侧壁与连接柱(1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5)侧壁与推进板(17)贴合,所述推进板(17)与第二扭动杆(1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动杆(18)侧壁与两个推进板(17)固定连接,且两个推进板(17)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动杆(18)侧壁的通孔内壁与第二横杆(1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12)底部与两个校准杆(8)固定连接,且两个校准杆(8)呈对称分布,所述校准杆(8)与侧板(5)滑动连接,所述校准杆(8)侧壁可有刻度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动杆(9)侧壁的通孔内壁与第一横杆(1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搭接板(6)顶部与横梁管(11)搭接,且横梁管(11)为空心管,所述横梁管(11)为组合杆,两个所述横梁管(11)中的其中一个与嵌入板(24)固定连接,且嵌入板(24)与另一个横梁管(11)内壁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为组合杆,且立柱(3)外壁设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栏架,包括底座和调节块,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底座顶部与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外壁与调节块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底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第二扭动杆螺纹连接。通过贴合板的设置,随着第二扭动杆带动推进板螺纹推进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板滑动,使得在耳板与连接柱的作用下,进而带动贴合板滑动,而通过贴合板与立柱的贴合与分离,使得在调节调节块的高度时,较为方便,进而便于整个跨栏架的高度可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参赛选手作出相对应的高度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洪华斌,邵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14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2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