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在边坡区段发生铁路行车事故而进行救援时,由于线路边坡条件的限制,救援机具及工具往往不易从边坡下拉运救援机具及工具到达救援作业点,一般是采用人工搬抬的方式运输救援机具及工具。若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现场地面变得特别湿滑,救援人员甚至连较轻的机具都难以抬到线路上,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耗费人力,作业效率低,延误救援时间。为了满足行车事故救援工作快速、安全、高效的要求,减小事故影响范围,适应提高抢险救援效率的铁路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解决目前不易从边坡下拉运救援机具及工具到达救援作业点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包括电动卷扬机、起重滑车、边坡运输篮、连接绳及卷扬机固定装置,所述卷扬机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以及两个牵引钩,电动卷扬机固定于支架内部,支架通过两个牵引钩与边坡线路的钢轨轨底相钩连;所述起重滑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车吊钩,起重滑车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滑轮,滑车吊钩通过连接绳与边坡运输篮相连接,电动卷扬机上的卷扬机钢丝绳绕过滑轮后与支架相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方形的框架式结构,包括“口”字型的上部框架以及底部框架,上部框架与底部框架四个角处通过四根竖梁相固定连接;左侧的两个竖梁以及右侧的两个竖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斜梁,斜梁的一端与前侧的竖梁下端相固定连接,斜梁的另一端与后侧的竖梁上端相固定连接,通过斜梁来增加结构强度;在底部框架的下端面四个角处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脚,支架通过支撑脚与地面相接触;后侧的两根竖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竖直的、前后贯通的固定槽。
5、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钩包括主体杆、固定爪和固定钩,所述主体杆为直线杆状结构,主体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钩,主体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为u形杆状结构,固定爪包括一个横向段以及两个纵向段,横向段与纵向段保持垂直,两个纵向段的一端分别与横向段的两端相固定连接,主体杆的端部与横向段的中部相固定连接,两个纵向段位于横向段朝向主体杆的一侧。
6、进一步的,支架后侧的两个竖梁分别与两个牵引钩的固定爪相固定,主体杆靠近固定爪的一端端部插接于竖梁的固定槽内部,固定爪的横向段与竖梁的前侧面相接触,固定爪的两个纵向段分别位于竖梁的左右两侧。两个牵引钩的固定钩均与边坡线路的钢轨轨底相钩连。
7、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卷扬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卷扬机固定装置的支架的底部框架上。
8、进一步的,边坡运输篮为上端开口的方形框架结构,在边坡运输篮的后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钩环。
9、进一步的,边坡运输篮上的两个钩环通过连接绳相连接,滑车吊钩与连接绳的中部相钩连。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卷扬机的卷扬机钢丝绳末端固定设置有末端吊钩,卷扬机钢丝绳向上绕过起重滑车的滑轮后,卷扬机钢丝绳末端的末端吊钩与卷扬机固定装置的支架的上部框架相钩连。
1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包括电动卷扬机、起重滑车、边坡运输篮、连接绳及卷扬机固定装置。在边坡区段发生铁路行车事故时,仅将电动卷扬机与卷扬机固定装置搬于边坡线路旁,电动卷扬机通过卷扬机固定装置安装固定在线路钢轨上,以保持整体结构稳定。起重滑车与边坡运输篮则置于边坡下,起重滑车通过卷扬机钢丝绳与边坡运输篮连接。将电动卷扬机的卷扬机钢丝绳伸出与边坡下起重滑车卷绕后,末端吊钩连接卷扬机固定装置支架。控制电动卷扬机即可将装入救援机具等载重的边坡运输篮提升至线路上。
13、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分件组合形式设计,针对性强、安装方便、便于搬运、快速作业,能够有效节约边坡线路区间行车事故救援设备的搬运时间,为铁路边坡线路区间发生行车事故后快速开展救援工作提供设备保障,其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卷扬机(1)、起重滑车(2)、边坡运输篮(3)、连接绳(4)及卷扬机固定装置(5),所述卷扬机固定装置(5)包括支架(501)以及两个牵引钩(502),电动卷扬机(1)固定于支架(501)内部,支架(501)通过两个牵引钩(502)与边坡线路的钢轨轨底相钩连;所述起重滑车(2)一端固定设置有滑车吊钩(202),起重滑车(2)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滑轮(201),滑车吊钩(202)通过连接绳(4)与边坡运输篮(3)相连接,电动卷扬机(1)上的卷扬机钢丝绳(101)绕过滑轮(201)后与支架(50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01)为方形的框架式结构,包括“口”字型的上部框架以及底部框架,上部框架与底部框架四个角处通过四根竖梁相固定连接;左侧的两个竖梁以及右侧的两个竖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斜梁,斜梁的一端与前侧的竖梁下端相固定连接,斜梁的另一端与后侧的竖梁上端相固定连接,通过斜梁来增加结构强度;在底部框架的下端面四个角处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脚,支架(501)通过支撑脚与地面相接触;后侧的两根竖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竖直的、前后贯通的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502)包括主体杆、固定爪和固定钩,所述主体杆为直线杆状结构,主体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钩,主体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为u形杆状结构,固定爪包括一个横向段以及两个纵向段,横向段与纵向段保持垂直,两个纵向段的一端分别与横向段的两端相固定连接,主体杆的端部与横向段的中部相固定连接,两个纵向段位于横向段朝向主体杆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501)后侧的两个竖梁分别与两个牵引钩(502)的固定爪相固定,主体杆靠近固定爪的一端端部插接于竖梁的固定槽内部,固定爪的横向段与竖梁的前侧面相接触,固定爪的两个纵向段分别位于竖梁的左右两侧;两个牵引钩(502)的固定钩均与边坡线路的钢轨轨底相钩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卷扬机(1)通过螺栓固定于卷扬机固定装置(5)的支架(501)的底部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边坡运输篮(3)为上端开口的方形框架结构,在边坡运输篮(3)的后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钩环(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边坡运输篮(3)上的两个钩环(301)通过连接绳(4)相连接,滑车吊钩(202)与连接绳(4)的中部相钩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边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卷扬机(1)的卷扬机钢丝绳(101)末端固定设置有末端吊钩(102),卷扬机钢丝绳(101)向上绕过起重滑车(2)的滑轮(201)后,卷扬机钢丝绳(101)末端的末端吊钩(102)与卷扬机固定装置(5)的支架(501)的上部框架相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