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接油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30  11


本技术属于铝箔制造,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动接油机构。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2、目前,在铝箔车间批量生产过程中,轧机入口喂料系统有两部分组成,位于上部的称为上喂料辊(上辊)、位于下部的称为下喂料辊(下辊),上喂料辊及其执行机构位于下喂料辊的上方,铝箔轧制过程中部分轧制油会溅到上辊及其执行机构上,并最终形成污油滴落在铝箔料的上表面,卷入到卷料里,影响铝箔料表面质量很不稳定,对相关产品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产生废料多,综合成材率低。

3、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接油机构,解决铝箔轧制过程中轧制油溅落到上辊后滴落到铝箔上,影响除油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接油机构,包括

3、上轧辊组件,所述上轧辊组件包括上辊及其执行机构;

4、集油部,用于对所述上轧辊组件内污油的收集;

5、一组驱动件,一组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上轧辊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集油部相对于所述上轧辊组件进行90°翻转,所述集油部从所述上轧辊组件的下方翻转至所述上轧辊组件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

6、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集油部与驱动件。

7、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连接件内有若干气动连接管道,所述气动连接管道设有能够调节所述气动连接管道内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阀。

8、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上轧辊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集油部的宽度。

9、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集油部的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

10、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集油部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

11、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驱动件为变轨气缸。

12、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驱动件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13、进一步的,上述的气动接油机构,所述驱动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上轧辊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

1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集油盒采用气动驱动安装方便,引气方便,集油部通过变轨气缸转向并提升到上辊的侧面,满足上辊伸出、缩回切不影响正常送料过程,不影响下辊的升降,变轨气缸与集油部的连接便捷,不产生新的油污,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避免轧制油污染铝箔料的情况,减少油斑的缺陷,提高铝箔料表面质量和成材率。

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有若干气动连接管道,所述气动连接管道设有能够调节所述气动连接管道内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轧辊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集油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部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部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变轨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接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上轧辊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接油机构,包括上轧辊组件,所述上轧辊组件包括上辊及其执行机构;集油部用于对所述上轧辊组件内污油的收集;一组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上轧辊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集油部相对于所述上轧辊组件进行90°翻转,所述集油部从所述上轧辊组件的下方翻转至所述上轧辊组件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集油部与驱动件,本技术提供的气动接油机构,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避免轧制油污染铝箔料的情况,减少油斑的缺陷,提高铝箔料表面质量和成材率。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岭,赵万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2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