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鹿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
背景技术:
现有马鹿养殖圈舍,在进行清粪处理时,饲养人员必须进入圈舍内才能清理,容易带来以下几个问题,鹿生性胆小,饲养人员进入圈舍会让鹿受惊吓,乱跳乱撞,尤其是在在母鹿产仔季节,受孕母鹿容易流产,公鹿生茸季节,公鹿容易碰伤鹿茸,而且在公鹿发情季节,鹿野性很强容易蹄伤或顶伤饲养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干净卫生,便于清粪的鹿饲养圈舍。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包括由墙体和顶棚构成的圈舍本体,所述圈舍本体的其中一面墙体的底部设有排粪口,所述排粪口的长度与所在墙体的长度一致,所述排粪口处设有集粪槽,所述集粪槽位于圈舍本体外部,所述排粪口正对的另一面墙体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沿所在墙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位于所在墙体的下部,所述输水管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圈舍本体的底部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且靠近输水管一侧高于靠近排粪口一侧,所述墙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圈舍本体的底部与水平面呈5-1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位于圈舍本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通风口处设有防护网。
进一步地,所述排粪口高10-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圈舍底部采取倾斜设置,并在水流冲刷的作用下将粪便排出圈舍,工作人员清粪时不进入圈舍内部不与马鹿接触,不对马鹿产生惊扰,减少了细菌的传染,干净卫生;操作简单便捷,大大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圈舍本体,2-墙体,3-顶棚,4-排粪口,5-集粪槽,6-输水管,7-出水口,8-阀门,9-通风口,10-风机,11-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包括由墙体2和顶棚3构成的圈舍本体1,具体地,由四面墙体2构成,圈舍本体1的其中一面墙体2的底部设有排粪口4,圈舍内马鹿的粪便可从排粪口4排出,排粪口4的长度与所在墙体1的长度一致,排粪口4处设有集粪槽5,集粪槽5位于圈舍本体1的外部,圈舍外设有与集粪槽5相连通的集粪池,排粪口4正对的另一墙体2设有输水管6,输水管6的一端伸出圈舍本体1外部,并与水源相连接,水源可选用自来水管道等,输水管6沿所在墙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位于墙体2的下部,输水管6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水口7,输水管6上设有阀门8,阀门8位于圈舍本体1的外部,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控制,圈舍本体1的底部呈倾斜设置且靠近输水管6一侧高于靠近排粪口4一侧,具体地,圈舍本体1的底部与水平面呈5-10度夹角,这种结构可使出水口7流出的水流将粪便冲向排粪口4,墙体2上还设有通风口9,通风口9处设有风机10,通风口9可加强圈舍内的通风,同时在冲刷完粪便后,开启风机10可加速圈舍地面的晾干,保持圈舍内的干燥,防止其过于潮湿并滋生细菌,通风口9处设有防护网11,防止风机10的叶片对马鹿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定期观测圈舍内马鹿的粪便情况,当需要清理粪便时,开启输水管6上的阀门,水流从输水管6上的出水口7流出至圈舍本体1的底部,并对整个圈舍本体1的底部进行冲刷,应圈舍底部倾斜设置其表面的马鹿粪便被冲刷至较低一侧,并从排粪口4排出至圈舍本体1外部的集粪槽5内,完成圈舍内部的清粪,粪便由集粪槽5流入集粪池内进行集中处理;开启风机10,加强圈舍本体1内的通风,使的圈舍内部尽快干燥,防止其内部滋生病菌等影响马鹿健康;其整个清粪过程工作人员不必进入圈舍内部,在圈舍外部即可完成操作,既保护了工作人员,又不对马鹿产生惊扰。
1.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墙体和顶棚构成的圈舍本体,所述圈舍本体的其中一面墙体的底部设有排粪口,所述排粪口的长度与所在墙体的长度一致,所述排粪口处设有集粪槽,所述集粪槽位于圈舍本体外部,所述排粪口正对的另一面墙体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沿所在墙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位于所在墙体的下部,所述输水管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圈舍本体的底部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且靠近输水管一侧高于靠近排粪口一侧,所述墙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舍本体的底部与水平面呈5-10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位于圈舍本体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防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粪的马鹿饲养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粪口高10-15c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