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种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部分。
水稻种植是农业粮食种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稻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常需要将培育出的秧苗转运至水田进行种植,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秧苗堆积后利用移动装置进行搬运,秧苗之间挤压堆积并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情况下,易产生缺水而导致死亡,给生产过程中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包括推车,所述推车的顶部外壁固定有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内壁固定有放置座,且放置座底部与运输箱之间构成有蓄水腔,蓄水腔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放置座的顶部固定有多个隔板,且运输箱内位于放置座上方通过隔板构成有多个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底部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海绵条,所述海绵垫的顶部放置有垫板,且垫板的顶部开设有网孔。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两侧内壁与收纳腔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收纳腔和蓄水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通槽一侧内壁的顶端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隔板外壁顶部与收纳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孔。
优选的,所述隔板外壁底端与收纳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导流槽,且导流槽的底端与蓄水腔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内壁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限位块,且放置座底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分别与四个限位块的顶部靠接,运输箱底部和顶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推车顶部外壁与卡槽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的顶部设置有四个连接件,且连接件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卡槽之间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装置在推车上固定有运输箱,运输箱内通过放置座和隔板构成有多个收纳腔以将秧苗分别放置,避免秧苗堆积挤压而损坏,收纳腔内放置秧苗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挤压带有网孔的垫板并与海绵垫顶部接触,海绵垫通过底部的海绵条与蓄水腔内的水接触从而保持湿润,以此使收纳腔内的秧苗保持湿润状态,可避免秧苗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缺水死亡,且避免需要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浇水来保持秧苗的湿润,降低劳动强度。
2、运输箱两侧内壁与收纳腔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分别与收纳腔和蓄水腔连通,通过连通槽顶端的透气孔和隔板上的穿孔保证秧苗在运输过程中的透气性,增强对秧苗的存放运输效果,且在隔板底部与收纳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蓄水腔连通的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和连通槽方便在放置秧苗前,直接从运输箱顶部注水是水流入到蓄水腔内。
3、进一步的,在运输箱内壁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限位块,放置座底部与限位块靠接而放置在运输箱内,垫板依靠自身重力压在海绵垫上,方便进行运输箱的拆卸,并且运输箱顶部和底部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通过连接件两端与卡槽的卡接可在推车上固定多个运输箱,拆卸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实际运输效果,且方便适应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的运输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车、2运输箱、3放置座、4隔板、5收纳腔、6蓄水腔、7海绵垫、8垫板、9海绵条、10连通槽、11透气孔、12穿孔、13导流槽、14卡槽、1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包括推车1,推车1设置有底座,且底座底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移动轮,底座顶部外壁的一端固定有扶手,推车1的顶部外壁固定有运输箱2,运输箱2的内壁固定有放置座3,且放置座3底部与运输箱2之间构成有蓄水腔6,蓄水腔6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放置座3的顶部固定有多个隔板4,且运输箱2内位于放置座3上方通过隔板4构成有多个收纳腔5,收纳腔5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底部放置有海绵垫7,海绵垫7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海绵条9,且海绵条9的底端伸至蓄水腔6的底端,海绵垫7的顶部放置有垫板8,且垫板8的顶部开设有网孔。
本实用新型中,运输箱2两侧内壁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10,且连通槽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收纳腔5和蓄水腔6连通,连通槽10一侧内壁的顶端开设有透气孔11,隔板4外壁顶部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孔12,隔板4外壁底端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导流槽13,且导流槽13的底端与蓄水腔6之间连通。
工作原理:装置在推车1上固定有运输箱2,运输箱2内通过放置座3和隔板4构成有多个收纳腔5以将秧苗分别放置,避免秧苗堆积挤压而损坏,收纳腔5内放置秧苗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挤压带有网孔的垫板8并与海绵垫7顶部接触,海绵垫7通过底部的海绵条9与蓄水腔6内的水接触从而保持湿润,以此使收纳腔5内的秧苗保持湿润状态,可避免秧苗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缺水死亡,且避免需要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浇水来保持秧苗的湿润,降低劳动强度;
运输箱2两侧内壁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10分别与收纳腔5和蓄水腔6连通,通过连通槽10顶端的透气孔11和隔板4上的穿孔12保证秧苗在运输过程中的透气性,增强对秧苗的存放运输效果,且在隔板4底部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蓄水腔6连通的导流槽13,通过导流槽13和连通槽10方便在放置秧苗前,直接从运输箱2顶部注水是水流入到蓄水腔6内。
实施例2
参照图2-3,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运输箱2内壁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限位块,且放置座3底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分别与四个限位块的顶部靠接,运输箱2底部和顶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14,推车1顶部外壁与卡槽14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卡块,运输箱2的顶部设置有四个连接件15,且连接件15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卡槽14之间相适配。
工作原理:进一步的,在运输箱2内壁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限位块,放置座3底部与限位块靠接而放置在运输箱1内,垫板8依靠自身重力压在海绵垫7上,方便进行运输箱2的拆卸,并且运输箱2顶部和底部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14,通过连接件15两端与卡槽14的卡接可在推车1上固定多个运输箱2,拆卸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实际运输效果,且方便适应实际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包括推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的顶部外壁固定有运输箱(2),所述运输箱(2)的内壁固定有放置座(3),且放置座(3)底部与运输箱(2)之间构成有蓄水腔(6),蓄水腔(6)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放置座(3)的顶部固定有多个隔板(4),且运输箱(2)内位于放置座(3)上方通过隔板(4)构成有多个收纳腔(5),所述收纳腔(5)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底部放置有海绵垫(7),所述海绵垫(7)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海绵条(9),所述海绵垫(7)的顶部放置有垫板(8),且垫板(8)的顶部开设有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2)两侧内壁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槽(10),且连通槽(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收纳腔(5)和蓄水腔(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10)一侧内壁的顶端开设有透气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外壁顶部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外壁底端与收纳腔(5)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导流槽(13),且导流槽(13)的底端与蓄水腔(6)之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2)内壁的四角位置均固定有限位块,且放置座(3)底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分别与四个限位块的顶部靠接,运输箱(2)底部和顶部外壁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14),推车(1)顶部外壁与卡槽(14)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2)的顶部设置有四个连接件(15),且连接件(15)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卡槽(14)之间相适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