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超声波探伤装置是一种用于放置超声波探伤仪的设备箱,其在检测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上箱盖、下箱体、连接合页和超声波探伤仪,上箱盖和下箱体均设置有内腔,上箱盖和下箱体通过连接合页可旋转连接,上箱盖和下箱体内腔相通,连接合页顶端与上箱盖底端连接,连接合页底端与下箱体顶端连接,超声波探伤仪放置在下箱体内腔,超声波探伤仪顶端设置有显示屏;现有的超声波探伤装置使用时,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首先将超声波探伤仪、传感器、充电器和探头等装置放入到下箱体内腔底端,之后将上箱盖底端与下箱体顶端接触,然后将设备箱放至指定地点即可;现有的超声波探伤装置使用中发现,超声波探伤仪属于精密测量仪器,直接放置到下箱体内腔,与下箱体内腔底端直接碰撞可能导致仪器精度降低,甚至损坏,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在移动设备箱时,因显示屏等与上箱盖和下箱体内腔碰撞导致设备损坏,提高了实用性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上箱盖、下箱体、连接合页和超声波探伤仪,上箱盖和下箱体均设置有内腔,上箱盖和下箱体通过连接合页可旋转连接,上箱盖和下箱体内腔相通,连接合页顶端与上箱盖底端连接,连接合页底端与下箱体顶端连接,超声波探伤仪放置在下箱体内腔,超声波探伤仪顶端设置有显示屏;下箱体内腔设置有第一抗震隔层,第一抗震隔层底端与下箱体内腔底端连接,第一抗震隔层侧壁与下箱体内腔侧壁连接,第一抗震隔层顶端设置有超声波探伤仪槽、下超声波检测头槽、下传感器槽和下电源槽,上箱盖内腔设置有第二抗震隔层,第二抗震隔层顶端与上箱盖内腔顶端连接,第二抗震隔层侧壁与上箱盖内腔侧壁连接,第二抗震隔层底端设置有上超声波检测头槽、上传感器槽和上电源槽,当上箱盖底端与下箱体顶端接触时,上超声波检测头槽和下超声波检测头槽、上传感器槽和下传感器槽、上电源槽和下电源槽分别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上箱盖前端设置有把手,把手后端与上箱盖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下箱体右端设置有提手,提手左端与下箱体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还包括锁片,下箱体左端设置有脚轮,脚轮右端与下箱体左端连接,脚轮左端与地面接触,脚轮底端与锁片顶端连接,扳动锁片,可将脚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下箱体右端设置有拉杆,拉杆左端与下箱体右端可滑动连接,拉杆可深入到下箱体右端内侧,拉杆上有限位装置,拉到一定长度,拉杆将不再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上箱盖前端设置有上锁环,上锁环后端与上箱盖前端连接,下箱体前端设置有下锁扣,下锁扣后端与下箱体前端连接,当上箱盖底端与下箱体顶端接触时,扳动上锁环,可将上箱盖和下箱体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还包括底板、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下箱体底端设置有孔,底板顶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第一伸缩杆顶端与第二伸缩杆底端伸缩连接,第二伸缩杆可在第一伸缩杆内部上下伸缩,第二伸缩杆顶端与第三伸缩杆底端伸缩连接,第三伸缩杆可在第二伸缩杆内上下伸缩,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侧端均设置有卡槽,对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起定位作用,伸缩装置整体可隐藏至下箱体底端孔内,底板底端与下箱体底端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拉杆顶端设置有橡胶把套,橡胶把套套装在拉杆顶端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超声波探伤仪放置到超声波探伤仪槽内,探伤检测头放置到下超声波检测头槽内,传感器放置到下传感器槽内,充电器放置到下电源槽内,盖上上箱盖,上箱盖底端与下箱体顶端接触时,上超声波检测头槽扣压在探伤检测头上,上传感器槽扣压在传感器上,上电源槽扣压在充电器上,防止在移动设备箱时,因超声波探伤仪极其零部件与上箱盖和下箱体内腔碰撞导致设备损坏,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上箱盖;2、下箱体;3、连接合页;4、超声波探伤仪;5、显示屏;6、第一抗震隔层;7、超声波探伤仪槽;8、下超声波检测头槽;9、下传感器槽;10、下电源槽;11、第二抗震隔层;12、上超声波检测头槽;13、上传感器槽;14、上电源槽;15、把手;16、提手;17、脚轮;18、锁片;19、拉杆;20、上锁环;21、下锁扣;22、底板;23、第一伸缩杆;24、第二伸缩杆;25、第三伸缩杆;2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上箱盖1、下箱体2、连接合页3和超声波探伤仪4,上箱盖1和下箱体2均设置有内腔,上箱盖1和下箱体2通过连接合页3可旋转连接,上箱盖1和下箱体2内腔相通,连接合页3顶端与上箱盖1底端连接,连接合页3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连接,超声波探伤仪4放置在下箱体2内腔,超声波探伤仪4顶端设置有显示屏5;下箱体2内腔设置有第一抗震隔层6,第一抗震隔层6底端与下箱体2内腔底端连接,第一抗震隔层6侧壁与下箱体2内腔侧壁连接,第一抗震隔层6顶端设置有超声波探伤仪槽7、下超声波检测头槽8、下传感器槽9和下电源槽10,上箱盖1内腔设置有第二抗震隔层11,第二抗震隔层11顶端与上箱盖1内腔顶端连接,第二抗震隔层11侧壁与上箱盖1内腔侧壁连接,第二抗震隔层11底端设置有上超声波检测头槽12、上传感器槽13和上电源槽14,当上箱盖1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接触时,上超声波检测头槽12和下超声波检测头槽8、上传感器槽13和下传感器槽9、上电源槽14和下电源槽10分别连通;将超声波探伤仪4放置到超声波探伤仪槽7内,探伤检测头放置到下超声波检测头槽8内,传感器放置到下传感器槽9内,充电器放置到下电源槽10内,盖上上箱盖1,上箱盖1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接触时,上超声波检测头槽12扣压在探伤检测头上,上传感器槽13扣压在传感器上,上电源槽14扣压在充电器上,防止在移动设备箱时,因超声波探伤仪4极其零部件与上箱盖1和下箱体2内腔碰撞导致设备损坏,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上箱盖1前端设置有把手15,把手15后端与上箱盖1前端连接;操作人员手握把手15,便捷地打开上箱盖1,将设备放置到对用的槽内,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下箱体2右端设置有提手16,提手16左端与下箱体2右端连接;操作人员手握第一抗震隔层6,可以便捷地移动设备箱,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还包括锁片18,下箱体2左端设置有脚轮17,脚轮17右端与下箱体2左端连接,脚轮17左端与地面接触,脚轮17底端与锁片18顶端连接,扳动锁片18,可将脚轮17固定;通过设置脚轮17,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脚轮17与地面滑动来移动设备箱,节省了力气,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锁片18,可以将脚轮17固定,防止脚轮17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提高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下箱体2右端设置有拉杆19,拉杆19左端与下箱体2右端可滑动连接,拉杆19可深入到下箱体2右端内侧,拉杆19上有限位装置,拉到一定长度,拉杆19将不再向外延伸;操作人员手握拉杆19,将拉杆19拉出下箱体2,然后抬起下箱体2,使脚轮17与地面接触,设备箱可随操作人员的移动而移动,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上箱盖1前端设置有上锁环20,上锁环20后端与上箱盖1前端连接,下箱体2前端设置有下锁扣21,下锁扣21后端与下箱体2前端连接,当上箱盖1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接触时,扳动上锁环20,可将上箱盖1和下箱体2相对固定;当上箱盖1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接触时,扳动上锁环20,可将上箱盖1和下箱体2相对固定,防止在拉动设备箱时,设备从箱内掉出,提高了安全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还包括底板22、第二伸缩杆24和第三伸缩杆25,下箱体2底端设置有孔,底板22顶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3,第一伸缩杆23底端与底板22顶端连接,第一伸缩杆23顶端与第二伸缩杆24底端伸缩连接,第二伸缩杆24可在第一伸缩杆23内部上下伸缩,第二伸缩杆24顶端与第三伸缩杆25底端伸缩连接,第三伸缩杆25可在第二伸缩杆24内上下伸缩,第一伸缩杆23和第二伸缩杆24侧端均设置有卡槽26,对第二伸缩杆24和第三伸缩杆25起定位作用,伸缩装置整体可隐藏至下箱体2底端孔内,底板22底端与下箱体2底端平齐;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杆24和第三伸缩杆25的长度可调整下箱体2的水平高度,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拉杆19顶端设置有橡胶把套,橡胶把套套装在拉杆19顶端外壁;操作人员手握拉杆19,手与橡胶把套的摩擦力增大,使操作人员更方便地拉动设备箱,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在工作时,超声波探伤仪4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首先操作人员手握拉杆19顶端的橡胶把套将设置拉至指定工作区域,之后扳动上锁环20,手握把手15将下电源槽10打开,然后分别在超声波探伤仪槽7、下超声波检测头槽8、下传感器槽9和下电源槽10内取出超声波探伤仪4,超声波检测头,传感器和电源,之后将设备连接组装起来进行超声波检测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的超声波探伤仪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上箱盖(1)、下箱体(2)、连接合页(3)和超声波探伤仪(4),上箱盖(1)和下箱体(2)均设置有内腔,上箱盖(1)和下箱体(2)通过连接合页(3)可旋转连接,上箱盖(1)和下箱体(2)内腔相通,连接合页(3)顶端与上箱盖(1)底端连接,连接合页(3)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连接,超声波探伤仪(4)放置在下箱体(2)内腔,超声波探伤仪(4)顶端设置有显示屏(5);其特征在于,下箱体(2)内腔设置有第一抗震隔层(6),第一抗震隔层(6)底端与下箱体(2)内腔底端连接,第一抗震隔层(6)侧壁与下箱体(2)内腔侧壁连接,第一抗震隔层(6)顶端设置有超声波探伤仪槽(7)、下超声波检测头槽(8)、下传感器槽(9)和下电源槽(10),上箱盖(1)内腔设置有第二抗震隔层(11),第二抗震隔层(11)顶端与上箱盖(1)内腔顶端连接,第二抗震隔层(11)侧壁与上箱盖(1)内腔侧壁连接,第二抗震隔层(11)底端设置有上超声波检测头槽(12)、上传感器槽(13)和上电源槽(14),当上箱盖(1)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接触时,上超声波检测头槽(12)和下超声波检测头槽(8)、上传感器槽(13)和下传感器槽(9)、上电源槽(14)和下电源槽(10)分别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箱盖(1)前端设置有把手(15),把手(15)后端与上箱盖(1)前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箱体(2)右端设置有提手(16),提手(16)左端与下箱体(2)右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片(18),下箱体(2)左端设置有脚轮(17),脚轮(17)右端与下箱体(2)左端连接,脚轮(17)左端与地面接触,脚轮(17)底端与锁片(18)顶端连接,扳动锁片(18),可将脚轮(17)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箱体(2)右端设置有拉杆(19),拉杆(19)左端与下箱体(2)右端可滑动连接,拉杆(19)可深入到下箱体(2)右端内侧,拉杆(19)上有限位装置,拉到一定长度,拉杆(19)将不再向外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箱盖(1)前端设置有上锁环(20),上锁环(20)后端与上箱盖(1)前端连接,下箱体(2)前端设置有下锁扣(21),下锁扣(21)后端与下箱体(2)前端连接,当上箱盖(1)底端与下箱体(2)顶端接触时,扳动上锁环(20),可将上箱盖(1)和下箱体(2)相对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2)、第二伸缩杆(24)和第三伸缩杆(25),下箱体(2)底端设置有孔,底板(22)顶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3),第一伸缩杆(23)底端与底板(22)顶端连接,第一伸缩杆(23)顶端与第二伸缩杆(24)底端伸缩连接,第二伸缩杆(24)可在第一伸缩杆(23)内部上下伸缩,第二伸缩杆(24)顶端与第三伸缩杆(25)底端伸缩连接,第三伸缩杆(25)可在第二伸缩杆(24)内上下伸缩,第一伸缩杆(23)和第二伸缩杆(24)侧端均设置有卡槽(26),对第二伸缩杆(24)和第三伸缩杆(25)起定位作用,伸缩装置整体可隐藏至下箱体(2)底端孔内,底板(22)底端与下箱体(2)底端平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19)顶端设置有橡胶把套,橡胶把套套装在拉杆(19)顶端外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防止在移动设备箱时,因显示屏等与上箱盖和下箱体内腔碰撞导致设备损坏,提高了实用性;包括上箱盖、下箱体、连接合页和超声波探伤仪,上箱盖和下箱体均设置有内腔,上箱盖和下箱体通过连接合页可旋转连接,超声波探伤仪放置在下箱体内腔,超声波探伤仪顶端设置有显示屏;下箱体内腔设置有第一抗震隔层,第一抗震隔层底端与下箱体内腔底端连接,上传感器槽和上电源槽,当上箱盖底端与下箱体顶端接触时,上超声波检测头槽和下超声波检测头槽、上传感器槽和下传感器槽、上电源槽和下电源槽分别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刚;牛延庚;王少锋;王亚楠;冯新中;瞿桂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检测科技发展河北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