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3


本实用新型涉及镍铁合金矿热炉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



背景技术:

镍铁矿热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炉料均匀的投入矿热炉内,传统的加料方式是人工加料或是利用多根料管直接下料;前者人工加料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工,并且工人需要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后者利用多根料管直接下料,由于料管没有布料功能,因此炉料会堆积,不能均匀布料,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布料。

目前市场上针对矿热炉的加料也开发了相应的布料装置:中国专利cn109297307a公开了一种半闭式矿热炉自动布料装置,该专利通过给料机振动,料仓内的炉料经过料管和喉管进入溜槽内,溜槽旋转机构控制溜槽水平旋转,回转接头用于支撑溜槽的旋转,溜槽倾动机构带动溜槽竖直倾动,使炉料分布到不同的环面上,实现均匀布料;通过控制旋转角度和倾动程度,定位准确,便于实现自动控制,进而实现了半封闭式矿热炉的自动补料,释放劳动力,降低生产劳动力成本,提高设备自动化操作,同时满足电炉经济指标的要求;烟气密封机构可以减少矿热炉的烟气泄漏,提高矿热炉的运转率。然而该专利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第一:由于布料不是连续进行的,在停止下料时,矿热炉的烟气以及炉料下落自身的粉尘会沿着料管上升,上升的烟气和粉尘会冲击振动给料机及炉顶料仓;

第二:单根料管的长度过长,炉料在料管中下落时,由于重力加速度和下落高度的影响,下落高度越高速度越快,炉料对料管内壁的摩擦越大,对料管底部的冲击越大,造成料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延长设备使寿命,并且避免烟气粉尘回流冲击振动给料机及炉顶料仓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主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炉顶料仓、电振给料机、n级料管,其中n>=2,n为正整数、转筒和下料铲;所述炉顶料仓和电振给料机的进口之间设置给料缓冲管,所述电振给料机的出口与第一级料管的顶部之间设置空气射入装置;相邻两级料管之间设置抗磨弯头;最后一级料管与转筒之间设置过渡弯头。

作为优选,所述给料缓冲管包括与炉顶料仓底部连通的倾斜段及与电振给料机连通的垂直段。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射入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设置进气管,所述套筒与进气管之间还设置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锥状,所述喷射口与套筒连通处的宽度至少为套筒圆周的1/4。

作为优选,所述抗磨弯头倾斜向下设置,抗磨弯头的上端与第n-1级料管的侧壁下部连通,下端与第n级料管的侧壁上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抗磨弯头与第n级料管的侧壁上部之间还设置转折段。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外周圈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下料铲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的上端还设置转耳,所述转耳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设置n级料管,料管与料管之间设置抗磨弯头,可以有效的缓解炉料下落速度过快,避免炉料对料管内壁的过度摩擦以及对料管底部的冲击,有效延长料管的使用寿命;

第二:设置空气射入装置,利用喷射口形成气帘,有效防止上升的烟气和粉尘会冲击振动给料机和炉顶料仓;

第三:炉顶料仓和电振给料机之间设置给料缓冲管,可以减缓炉料下落时对电振给料机产生的冲击,延长电振给料机的使用寿命;

第四:整个布料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布料通过给料缓冲管、抗磨弯头和过渡弯头的设置,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空气射入装置有效的避免了烟气和粉尘的回流;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实现了自动均匀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空气射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耳与第二液压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炉顶料仓、2是电振给料机、3是料管、3.1是第一级料管、3.2是第二级料管、4是转筒、5是下料铲、6是给料缓冲管、6.1是倾斜段、6.2是垂直段、7是空气射入装置、7.1是套筒、7.2是进气管、7.3是喷射口、8是抗磨弯头、8.1是转折段、9是过渡弯头、10是第一液压缸、11是拉杆、12是转耳、13是第二液压缸、14是冷水套、15是冷源进出口、16是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主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炉顶料仓1、电振给料机2、n级料管3,其中n>=2,n为正整数、本实施例中料管3为两级,分别为第一级料管3.1和第二级料管3.2、转筒4和下料铲5;所述炉顶料仓1和电振给料机2的进口之间设置给料缓冲管6,所述电振给料机2的出口与第一级料管3.1的顶部之间设置空气射入装置7;所述第一级料管3.1与第二级料管3.2之间设置抗磨弯头8;所述第二级料管3.2与转筒4之间设置过渡弯头9。

作为优选,所述给料缓冲管6包括与炉顶料仓1底部连通的倾斜段6.1及与电振给料机2连通的垂直段6.2。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射入装置7包括套筒7.1,所述套筒7.1的侧壁设置进气管7.2,所述套筒7.1与进气管7.2之间还设置喷射口7.3,所述喷射口7.3为锥状,所述喷射口7.3与套筒7.1连通处的宽度至少为套筒7.1圆周的1/4;套筒7.1与料管3和电振给料机2的出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法兰连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只要确保密封即可,而进气管7.2另一端则可以连接风机(图中未标出),风机可固定在套筒7.1的一侧,此为现有技术。

作为优选,所述抗磨弯头8倾斜向下设置,抗磨弯头8的上端与第一级料管3.1的侧壁下部连通,下端与第二级料管3.2的侧壁上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抗磨弯头8与第二级料管3.2的侧壁上部之间还设置转折段8.1。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4外周圈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10,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下端设置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另一端与下料铲5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4的上端还设置转耳12(参考图4),所述转耳1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可以固定在固定支架16上,此为现有技术。

在转筒4的外周圈还设置冷水套14,冷水套14的侧壁设置冷源进出口15,对转筒4及下料铲5进行冷却,同时下料铲5的头部可以使用耐热铸钢。

本装置工作原理:需要加炉料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振给料机2给料,炉料沿着料管3下落至下料铲5,控制系统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13从而控制下料铲5均匀下料,控制系统可以是plc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13此为现有技术。

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炉顶料仓、电振给料机、n级料管,其中n>=2,n为正整数、转筒和下料铲;所述炉顶料仓和电振给料机的进口之间设置给料缓冲管,所述电振给料机的出口与第一级料管的顶部之间设置空气射入装置;相邻两级料管之间设置抗磨弯头;最后一级料管与转筒之间设置过渡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缓冲管包括与炉顶料仓底部连通的倾斜段及与电振给料机连通的垂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射入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设置进气管,所述套筒与进气管之间还设置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锥状,所述喷射口与套筒连通处的宽度至少为套筒圆周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弯头倾斜向下设置,抗磨弯头的上端与第n-1级料管的侧壁下部连通,下端与第n级料管的侧壁上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弯头与第n级料管的侧壁上部之间还设置转折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外周圈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下料铲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上端还设置转耳,所述转耳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液压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高功率镍铁合金矿热炉用全自动布料器,主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炉顶料仓、电振给料机、N级料管(N>=2,N为正整数)、转筒和下料铲;所述炉顶料仓和电振给料机的进口之间设置给料缓冲管,所述电振给料机的出口与第一级料管的顶部之间设置空气射入装置;所述相邻两级料管之间设置抗磨弯头;所述最后一级料管与转筒之间设置过渡弯头,本布料器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延长设备使寿命,并且避免烟气粉尘回流冲击振动给料机及炉顶料仓。

技术研发人员:李炯;郭恩宇;李志千;杨天庆;周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益辉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