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镀行业生产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
背景技术:
1、随着电镀行业技术的不断成熟,电镀工件的形状、数量、大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在进行大量工件电镀时,一般采用竖旋转挂具进行电镀,挂具上的挂钩可以一次性电镀大量的工件,但是这种电镀方式对于工件的形状有一定的要求,当工件带有盲孔的,就会很容易出现排液、排气不方便的问题,影响工件电镀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在电镀时使得工件在转动中能顺利排出液体和气体,大大提升工件电镀品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它包括pp主机架、铜棒、安装法兰、挂具体、过渡齿轮、电机、pp小齿轮、连接轴一、轴套一、连接轴二和轴套二;所述挂具体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大齿轮、圆柱挂具和筒壁,所述大齿轮设置于圆柱挂具的左端,所述筒壁设置于圆柱挂具的右端,所述圆柱挂具设置有用于绝缘的粉胶层,所述挂具焊接有用于挂载工件的挂钩,所述挂钩的头部剥胶处理用于给工件导电;所述大齿轮通过连接轴一和轴套一与pp主机架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筒壁通过连接轴二和轴套二与pp主机架右侧转动连接;所述pp主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电杆,位于pp主机架的左侧的导电杆与连接轴一连接,位于pp主机架的右侧的导电杆与连接轴二连接;所述铜棒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pp主机架的上部,pp主机架还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pp小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pp小齿轮与所述过渡齿轮啮合,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铜棒与导电杆电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杆的末端设置有线耳,所述铜棒与线耳电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挂具体还包括pp螺丝,所述大齿轮与圆柱挂具之间通过pp螺丝连接在一起,所述筒壁与圆柱挂具之间通过pp螺丝连接在一起。
5、进一步的,所述pp主机架的顶部设置有pp盒,pp盒设置有pp盖。
6、进一步的,它还包括齿轮固定板和齿轮固定轴,所述过渡齿轮通过齿轮固定板和齿轮固定轴安装于所述pp主机架。
7、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杆的外部套设有胶管。
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中挂具体采用圆柱挂具,圆柱挂具上焊接挂钩,挂具体水平旋转;使得工件的盲孔在旋转一周过程中,有时盲孔朝上,有时盲孔朝下,从而在转动过程中排出难以排出的液体和气体,大大提升工件电镀品质。
1.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p主机架(3)、铜棒(1)、安装法兰(2)、挂具体(10)、过渡齿轮(11)、电机(14)、pp小齿轮(17)、连接轴一(25)、轴套一(29)、连接轴二(30)和轴套二(31);所述挂具体(10)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大齿轮(40)、圆柱挂具(50)和筒壁(60),所述大齿轮(40)设置于圆柱挂具(50)的左端,所述筒壁(60)设置于圆柱挂具(50)的右端,所述圆柱挂具(50)设置有用于绝缘的粉胶层,所述圆柱挂具(50)焊接有用于挂载工件的挂钩(70),所述挂钩(70)的头部剥胶处理用于给工件导电;所述大齿轮(40)通过连接轴一(25)和轴套一(29)与pp主机架(3)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筒壁(60)通过连接轴二(30)和轴套二(31)与pp主机架(3)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pp主机架(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电杆(24),位于pp主机架(3)左侧的导电杆(24)与连接轴一(25)连接,位于pp主机架(3)右侧的导电杆(24)与连接轴二(30)连接;所述铜棒(1)通过安装法兰(2)安装于pp主机架(3)的上部,pp主机架(3)还安装有所述电机(14),所述pp小齿轮(17)安装于所述电机(14)的电机轴上,所述pp小齿轮(17)与所述过渡齿轮(11)啮合,所述过渡齿轮(11)与所述大齿轮(40)啮合;所述铜棒(1)与导电杆(2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24)的末端设置有线耳(32),所述铜棒(1)与线耳(3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具体(10)还包括pp螺丝(33),所述大齿轮(40)与圆柱挂具(50)之间通过pp螺丝(33)连接在一起,所述筒壁(60)与圆柱挂具(50)之间通过pp螺丝(33)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p主机架(3)的顶部设置有pp盒(8),pp盒(8)设置有pp盖(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齿轮固定板(12)和齿轮固定轴(13),所述过渡齿轮(11)通过齿轮固定板(12)和齿轮固定轴(13)安装于所述pp主机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平旋转挂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24)的外部套设有胶管(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