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3  35


本技术涉及渗滤池,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


背景技术:

1、渗滤池通常指的是用于处理水或其他液体的一种设备或结构,旨在通过渗透、过滤和分离等过程来清除悬浮物、颗粒物、细菌等杂质,从而提高水质或液体的质量,这种池子常常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生产等领域。

2、根据专利号为cn212246297u,涉及渗滤池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水生态修复生态渗滤池,包括渗滤池主体,所述渗滤池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面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底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重板的顶面右侧设置电机,同时配合电机左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来让主杆转动,从而利用横杆与连接片的来对渗滤池主体的内壁进行清理,把渗滤池主体内壁上的杂质给刮掉,进而避免了杂质残留在渗滤池主体的内壁上影响渗滤池主体的过滤效果。

3、现有的生态渗滤池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1、现有的渗滤池可通过竹炭等吸附物质对污水进行吸附处理,但是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自行对竹炭进行填料出料,从而在渗滤池处理过后清理较为麻烦,浪费时间,同时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5、2、现有的渗透池在处理污水时,通常只有单种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在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较差,使处理后的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自动上下料,以及单种污水处理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内部设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顶部分别设有过滤板与吸附箱,且过滤板位于吸附箱的末端,所述水池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阵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进料箱,所述吸附箱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柱。

3、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水池内的倾斜板可将污水排放进水池时可通过倾斜板自行流入水池内进行渗滤处理,从而可节省渗滤的时间,利用过滤板可对污水进行一次过滤,利用吸附箱内的出水孔可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使污水过滤的效果更好,同时利用吸附箱内的竹炭等物质对污水产生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可提高污水渗滤后的水质,利用转动杆与进料箱可对吸附箱自行将竹炭等物质进行填料,从而无需工作人员自行填料,利用升降柱可将吸附箱自行抬起并通过出料口回收。

4、优选的,所述吸附箱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吸附箱的两端底部阵列贯穿设有出水孔,所述吸附箱的内部设有倾斜面。

5、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吸附箱内的出料口可将吸附箱内的竹炭等物质排出,利用出水孔可对污水再次进行过滤处理,利用吸附箱内的倾斜面将竹炭等物质自行流入出料口处排出,从而无需工作人员自行将竹炭等物质排出。

6、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底面与水池的顶面连接。

7、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支撑杆可将升降柱进行安装支撑,利用支撑架可将支撑杆支撑,从而可将升降柱进行支撑。

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转动杆连接。

9、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转动电机可带动转动杆转动,且转动杆通过连接杆与进料箱连接,从而可自行将进料箱对吸附箱自行填料。

10、优选的,所述水池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水池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

11、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进水管可将污水流入水池内,利用出水管可将渗滤后的污水进行排放利用等处理。

12、优选的,所述水池的一侧设有回收箱,且回收箱的位置与吸附箱的位置齐平。

13、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回收箱可将竹炭等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回收箱为位置与吸附箱的位置齐平,从而防止吸附箱内的竹炭等物质掉落至其他位置处。

14、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支撑板的顶部。

15、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安装板可将转动电机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转动电机掉落。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升降柱与转动电机可将吸附箱自动将竹炭进行回收和填料,由于升降柱的升降端与吸附箱的顶部连接,且吸附箱内部为倾斜面,一侧设有出料口,从而当升降柱将吸附箱升起至水池顶部时可通过倾斜面将竹炭自行落入回收箱内回收,同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可将进料箱内的竹炭填入到吸附箱内,从而无需工作人员自行对竹炭进行上下料,利用水池内的倾斜板可将污水排放进水池时可通过倾斜板自行流入水池内进行渗滤处理,从而可节省渗滤的时间,无需通过排放大量的污水冲击进行渗滤,相对比现有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无需工作人员自行将竹炭进行填料和放料,节省时间。

18、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过滤板可对污水进行一次过滤处理,且吸附箱的两端设有部分出水孔,可对污水再次过滤,从而使污水过滤处理的效果更好,同时可通过吸附箱内部的竹炭等物质可对污水内的颗粒物等杂质进行吸附处理,由于吸附箱两端部分有出水孔,当污水进入吸附箱时,污水只能在出水孔排出,且竹炭等物质位于吸附箱的底部,从而时竹炭吸附的效果更好,相对比现有的生态渗滤池,利用多种过滤方式,大大提高了污水过滤的效果,同时利用竹炭等物质可对污水内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可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更好,且可使处理后的污水回收利用率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内部设有倾斜板(3),所述倾斜板(3)的顶部分别设有过滤板(2)与吸附箱(11),且过滤板(2)位于吸附箱(11)的末端,所述水池(1)的一侧设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设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表面阵列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侧设有进料箱(6),所述吸附箱(11)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11)的一侧设有出料口(17),所述吸附箱(11)的两端底部阵列贯穿设有出水孔(13),所述吸附箱(11)的内部设有倾斜面(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16)的顶部设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形状为l形,所述支撑杆(14)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5),且支撑架(15)的底面与水池(1)的顶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的一侧设有转动电机(8),且转动电机(8)的驱动端与转动杆(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一侧设有进水管(4),所述水池(1)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一侧设有回收箱(7),且回收箱(7)的位置与吸附箱(11)的位置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8)的底部设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位于支撑板(9)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生态修复用生态渗滤池,涉及渗滤池技术领域,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内部设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顶部分别设有过滤板与吸附箱,所述水池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阵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进料箱,所述吸附箱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柱,利用过滤板可对污水进行一次过滤,利用吸附箱内的出水孔可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使污水过滤的效果更好,同时利用吸附箱内的竹炭等物质对污水产生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可提高污水渗滤后的水质,利用转动杆与进料箱可对吸附箱自行将竹炭等物质进行填料,从而无需工作人员自行填料。

技术研发人员:周今华,郑智睿,周玉琼,熊斌,朱润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绿青蓝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5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