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器皿多数为杯状结构的设计,使得器皿在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对内径进行清洗,而且要保证清洗的效率,避免残渣滞留在器皿的内部,然而现有的清洗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

现在的器皿清洗方式要么采用抹布进行清洗,要么采用专门的清洗刷进行清洗,然而这两种清洗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抹布和清洗刷都是要人工进行操作的,清洗效率较低,耗时较长,且很难清洗干净。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抹布和清洗刷很难对器皿内部清洗干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联轴器连接主轴,所述主轴依次贯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方的传动壳体,与所述传动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方的震动壳体,与所述震动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端盖后末端安装有套管,且套管的外侧安装有毛刷嵌套安装在所述套管的外圆周上;

凸轮,所述凸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所述主轴的外圆周上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壳体内部,所述凸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震动杆,所述震动杆和凸轮构成往复震动结构,所述震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震动壳体的下表面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固定安装在固定端盖上,夹持块的下方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夹持块夹持待清理的实验器皿。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和限位槽,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端盖中心,主轴贯穿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槽关于第一端盖的中心线对称左右两侧设置2个,所述震动杆贯穿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槽内部构成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宽度小于第一通孔与主轴的直径之差。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滑块,且连接杆与滑块构成“t”形结构,并且连接杆和滑块为一体化结构,而且连接杆关于第一端盖的中心线对称前后设置2个。

进一步,所述震动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并且震动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而且滑槽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卡件,所述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连接,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两者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震动壳体的上表面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圆心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安装槽的内部通过弹簧构成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夹持块为一体化结构,且夹持块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端盖的上表面等角度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与安装槽呈对应关系,并且限位孔的宽度小于限位块的最大长度,而且限位块呈“t”形结构设计。

进一步,所述套管与主轴构成凹凸配合,且毛刷呈圆柱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有主轴和毛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毛刷进行转动,从而便捷的对器皿内部进行清洗,增加了装置清洗的效率;

2、设置有凸轮和震动壳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凸轮被主轴带动旋转,从而导致凸轮对震动杆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震动杆和震动壳体进行往复的震动运动,从而带动器皿进行活动,从而使得器皿更好的与旋转过程中的毛刷进行接触,进一步增加额装置的实用性和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震动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块和限位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震动壳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电机;3、传动壳体;4、第一端盖;41、第一通孔;42、限位槽;5、主轴;6、凸轮;7、连接杆;71、滑块;8、震动壳体;81、滑槽;82、第二通孔;83、安装槽;84、弹簧;85、限位卡件;9、震动杆;10、固定端盖;101、限位孔;11、夹持块;12、限位块;13、套管;1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包括安装座1、电机2、传动壳体3、第一端盖4、主轴5、凸轮6、连接杆7、震动壳体8、震动杆9、固定端盖10、夹持块11、限位块12、套管13和毛刷14,安装座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且安装座1的上方螺栓安装有传动壳体3,并且传动壳体3的上端面螺钉安装有第一端盖4,电机2的输出端联轴器连接有主轴5,且主轴5的下方外侧键连接有凸轮6,并且凸轮6设置在传动壳体3的内部,第一端盖4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杆7,且第一端盖4的正上方设置有震动壳体8,并且震动壳体8的下表面安装有震动杆9,震动杆9的下端贯穿第一端盖4置于凸轮6的外侧,震动壳体8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端盖10,且固定端盖10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11,并且夹持块11的下方安装有限位块12,主轴5的末端安装有套管13,且套管13的外侧安装有毛刷14。

第一端盖4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41和限位槽42,且限位槽42关于第一端盖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并且限位槽42与震动杆9呈对应关系,而且震动杆9贯穿限位槽42,同时震动杆9在限位槽42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槽42的内部宽度小于第一通孔41与主轴5的直径之差,并且主轴5贯穿第一通孔41,上述结构的设计,保证了震动杆9正常的活动,避免震动杆9与第一端盖4接触。

连接杆7的末端安装有滑块71,且连接杆7与滑块71构成“t”形结构,并且连接杆7和滑块71为一体化结构,而且连接杆7关于第一端盖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上述结构的设计,确保了震动壳体8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震动壳体8设置有滑槽81、第二通孔82、安装槽83、弹簧84和限位卡件85,且震动壳体8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81,并且震动壳体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82,而且滑槽8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卡件85,同时滑槽81与滑块71构成滑动连接,且第二通孔82与第一通孔41两者直径相同,上述结构的设计,确保了震动壳体8震动的稳定性,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避免了震动过程中的震动壳体8与主轴5相接触,确保了装置的安全性。

震动壳体8的上表面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83,且安装槽8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弹簧84和限位块12,并且限位块12在安装槽83的内部通过弹簧84构成滑动结构,同时限位块12与夹持块11为一体化结构,且夹持块11呈弧形结构,震动壳体8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震动杆9,且震动壳体8通过震动杆9和凸轮6构成往复震动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有效的对器皿进行夹持,增加器皿的牢固性。

固定端盖10的表面等角度设有限位孔101,且限位孔101与安装槽83呈对应关系,并且限位孔101的宽度小于限位块12的最大长度,而且限位块12呈“t”形结构设计,上述结构的设计,确有效的对限位块12进行限制,避免限位块12脱离装置。

套管13与主轴5构成凹凸配合,且毛刷14呈圆柱体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便于套管13的拆卸,从而使得装置在生产过程中能生产多种规格的毛刷14,便于装置更好的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时,首先,如图1-2所示,将装置通过安装座1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使用时装置水平固定,使得毛刷14的中心线与地面相互垂直,其工作效果更好。

而后将电机2的电源与电网进行连接,同时用清洗水将毛刷14弄湿,而后将器皿如图3-4所示卡在夹持块11内部,同时夹持块11在限位块12和弹簧84的作用下对器皿进行夹持,从而使得毛刷14置于器皿的内部,而后如图2所示,打开电机2,使得电机2通过联轴器带动主轴5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主轴5带动凸轮6和套管1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毛刷14旋转,有效的对器皿内部进行清洗。

同时凸轮6在转动的过程中,如图2和图5-7所示,凸轮6带动震动杆9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震动杆9带动震动壳体8进行往复运动,同时连接杆7、滑块71和滑槽81有效的保证了震动壳体8的稳定震动,从而使得震动壳体8带动器皿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器皿更好的与旋转中的毛刷14接触,从而增加装置的清洗效果,而且限位卡件85确保了震动壳体8的正常使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内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联轴器连接主轴(5),所述主轴(5)依次贯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方的传动壳体(3),与所述传动壳体(3)固定连接的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方的震动壳体(8),与所述震动壳体(8)固定连接的固定端盖(10)后末端安装有套管(13),且套管(13)的外侧安装有毛刷(14)嵌套安装在所述套管(13)的外圆周上;

凸轮(6),所述凸轮(6)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所述主轴(5)的外圆周上且设置在所述传动壳体(3)内部,所述凸轮(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震动杆(9),所述震动杆(9)和凸轮(6)构成往复震动结构,所述震动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震动壳体(8)的下表面上;

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固定在第一端盖(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夹持块(11),所述夹持块(11)固定安装在固定端盖(10)上,夹持块(11)的下方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夹持块(11)夹持待清理的实验器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41)和限位槽(42),所述第一通孔(41)设置在第一端盖(4)中心,主轴(5)贯穿第一通孔(41),所述限位槽(42)关于第一端盖(4)的中心线对称左右两侧设置2个,所述震动杆(9)贯穿限位槽(42)与所述限位槽(42)内部构成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42)的内部宽度小于第一通孔(41)与主轴(5)的直径之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末端安装有滑块(71),且连接杆(7)与滑块(71)构成“t”形结构,并且连接杆(7)和滑块(71)为一体化结构,而且连接杆(7)关于第一端盖(4)的中心线对称前后设置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壳体(8)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81),并且震动壳体(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82),而且滑槽(8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卡件(85),所述滑槽(81)与滑块(71)构成滑动连接,第二通孔(82)与第一通孔(41)两者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壳体(8)的上表面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83),所述安装槽(83)远离圆心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84),所述弹簧(8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在安装槽(83)的内部通过弹簧(84)构成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2)与夹持块(11)为一体化结构,且夹持块(11)呈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盖(10)的上表面等角度设有限位孔(101),且限位孔(101)与安装槽(83)呈对应关系,并且限位孔(101)的宽度小于限位块(12)的最大长度,而且限位块(12)呈“t”形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与主轴(5)构成凹凸配合,且毛刷(14)呈圆柱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端盖、连接杆、震动壳体、固定端盖和毛刷,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且安装座的上方螺栓安装有传动壳体,并且传动壳体的上端面螺钉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杆,所述震动杆的下端贯穿第一端盖置于凸轮的外侧,所述震动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端盖,且固定端盖的上方设置有夹持块,并且夹持块的下方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主轴的末端安装有套管,且套管的外侧安装有毛刷。该实验器皿用振动清理装置设置有主轴和毛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毛刷进行转动,从而便捷的对器皿内部进行清洗,增加了装置清洗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刚;易举松;曹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