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13  25


本技术涉及电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


背景技术:

1、电锤是附有气动锤击机构的一种带安全离合器的电动式旋转锤钻。电锤是利用活塞运动的原理,压缩气体冲击钻头,不需要手使多大的力气,可以在混凝土、砖、石头等硬性材料上开6--100mm的孔,并且电锤在上述材料上开孔效率较高。

2、目前的电锤基本都需要安装锂电电池盒进行供电,以保证电锤开孔的长续航能力,然而现有的电锤的锂电池电池盒都是采用横向插置的方式进行拆卸,也就是说,由工作人员将锂电池电池盒横向插置到电锤主体的供电部,这种拆装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3、1、锂电电池盒横向拆装时,操作人员需要一手握持电锤本体,另一手将锂电电池盒向远处脱离,该动作会导致双手的开合角度过大,使得拆装时无法正常使力,降低了锂电电池盒拆卸的便捷性;

4、2、横向安装的锂电池电池盒同电锤主体的连接不稳定,当电锤使用时由于电机的存在会产生大幅度的震动,而大幅度的震动会带动锂电池电池盒上下左右摆动,目前横向安装的方式在电池发生摆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锂电池电池盒同电锤主体之间接触不良,进而出现打火、冒火起火等现象,进而影响电锤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锂电电池盒拆装的便捷性,以及电池安装稳定性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锂电池电池盒可便捷地同电锤本体进行拆装,同时也提高了锂电池电池盒同电锤本体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电锤的使用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包括电锤主体,所述电锤主体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底部的供电部以及手持部,供电部的边缘向外凸起形成限位边槽,限位边槽与供电部形成底部及边侧开口的容纳空间,且供电部远离主体部的一侧开设有底部开口的插接口,插接口内凹陷形成定位槽;

3、拆卸连接于容纳空间并与供电部呈电连接的锂电电池盒,其中锂电电池盒的边侧形成插接板,插接板上具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且锂电电池盒靠近电锤主体的边侧相对向内凹陷形成与限位边槽匹配的凹陷边槽;

4、当锂电电池盒位于容纳空间内时,插接板插接于插接口处,定位块扣设于定位槽中,且限位边槽包围凹陷边槽。

5、进一步的,供电部包括与主体部相接的第一供电部分和与手持部邻接的第二供电部分,第一供电部分以及第二供电部分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的表面边缘位置向外凸起形成限位边槽,且限位边槽上对应插接口的开口位置设有边槽开口。

6、进一步的,位于第二供电部分的限位边槽相对于容纳空间的内表面上间隔设置至少一筋条,锂电电池盒朝向第二供电部分的一侧的边缘位置开设有阶梯状的限位槽,当锂电电池盒置于容纳空间中时,筋条卡接于限位槽中。

7、进一步的,电锤主体一端连接有头壳,限位边槽延伸设置于头壳靠近第一供电部分的一侧,头壳上的限位边槽呈“u”型结构设置,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限位边槽呈“l”型设置,且头壳上的限位边槽与第一部分上的限位边槽呈首尾相连进行配合。

8、进一步的,凹陷边槽包括平行于限位边槽的边槽平面,当锂电电池盒容纳于容纳空间内时,边槽平面同限位边槽抵碰且锂电池电池盒的外表面平行于限位边槽的外表面。

9、进一步的,插接口的两侧设有滑槽,插接板的两侧设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呈移动配合。

10、进一步的,锂电电池盒内置有卡扣板,卡扣板一侧与定位块相连,另一侧具有按压部,且按压部位于锂电电池盒的外部。

11、进一步的,锂电电池盒内置有限位环,卡扣板靠近限位环的一侧具有限位桩,限位桩与限位环呈移动配合,且限位桩与限位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12、进一步的,锂电电池盒内部位于卡扣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中部位置与凹槽呈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推杆,推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于卡扣板靠近定位块的一侧。

13、进一步的,凹槽内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中部位置与凹槽呈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活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拉杆,拉杆连接至卡扣板靠近按压部的一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同于传统的横向插置锂电电池盒的方式,本方案革新了电锤本体上的容纳空间的形状和结构,以使得锂电电池盒自下向上的方式插入并容纳于容纳空间内,通过限位边槽与凹陷边槽的匹配,使得锂电电池盒插接至供电部一侧后,可通过限位边槽对锂电电池盒的外周进行限位固定,保证锂电电池盒稳定的置于容纳空间中,由于限位边槽对锂电电池盒的包围固定效果,使得电锤在使用中产生振动时,锂电电池盒在限位边槽的稳固下不会产生相对于电锤本体的晃动,进而保证了锂电电池盒与电锤本体之间的电接触良好,避免了电触点之间松动引起火星,进而产生器械起火的情况。

15、另外,本方案在将锂电电池盒连接至电锤的电锤主体上时,将插接板插接至插接口中,并使得定位块扣设在定位槽中,使得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可对插接板与插接口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提高锂电电池盒与电锤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插接口的开口位置朝向电锤主体的下侧,使得锂电电池盒的拆装是从电锤主体的下侧进行的,进而减小操作人员在对锂电电池盒进行拆装过程中双手的开合角度,提高锂电电池盒拆装过程中的稳定和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锤主体(1),所述电锤主体(1)包括主体部(101)、位于主体部(101)底部的供电部(102)以及手持部(103),供电部(102)的边缘向外凸起形成限位边槽(21),限位边槽(21)与供电部(102)形成底部及边侧开口的容纳空间(100),且供电部(102)远离主体部(101)的一侧开设有底部开口的插接口(3),插接口(3)内凹陷形成定位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供电部(102)包括与主体部(101)相接的第一供电部分和与手持部(103)邻接的第二供电部分,第一供电部分以及第二供电部分朝向容纳空间(100)的一侧的表面边缘位置向外凸起形成限位边槽(21),且限位边槽(21)上对应插接口(3)的开口位置设有边槽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电锤主体(1)一端连接有头壳(23),限位边槽(21)延伸设置于头壳(23)靠近第一供电部分的一侧,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限位边槽(21)呈“l”型设置,头壳(23)上的限位边槽(21)呈“u”型结构设置,且头壳(23)上的限位边槽(21)与电锤主体(1)上的限位边槽(21)呈首尾相连进行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供电部分的限位边槽(21)相对于容纳空间(100)的内表面上间隔设置至少一筋条(25),锂电电池盒(2)朝向第二供电部分的一侧的边缘位置开设有阶梯状的限位槽(24),当锂电电池盒(2)置于容纳空间(100)中时,筋条(25)卡接于限位槽(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凹陷边槽(22)包括平行于限位边槽(21)的边槽平面,当锂电电池盒(2)容纳于容纳空间(100)内时,边槽平面同限位边槽(21)抵碰且锂电电池盒(2)的外表面平行于限位边槽(21)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插接口(3)的两侧设有滑槽(7),插接板(5)的两侧设有滑块(8),且滑块(8)与滑槽(7)呈移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锂电电池盒(2)内置有卡扣板(9),卡扣板(9)一侧与定位块(6)相连,另一侧具有按压部(10),且按压部(10)位于锂电电池盒(2)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锂电电池盒(2)内置有限位环(11),卡扣板(9)靠近限位环(11)的一侧具有限位桩(12),限位桩(12)与限位环(11)呈移动配合,且限位桩(12)与限位环(1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锂电电池盒(2)内部位于卡扣板(9)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内置有第一连杆(15),第一连杆(15)的中部位置与凹槽(14)呈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1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推杆(16),推杆(16)远离第一连杆(15)的一端铰接连接于卡扣板(9)靠近定位块(6)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其特征在于:凹槽(14)内置有第二连杆(17),第二连杆(17)的中部位置与凹槽(14)呈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1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5)活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拉杆(18),拉杆(18)连接至卡扣板(9)靠近按压部(10)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电池可拆卸的电锤,包括电锤主体,所述电锤主体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底部的供电部以及手持部,供电部的边缘向外凸起形成限位边槽,限位边槽与供电部形成底部及边侧开口的容纳空间,且供电部远离主体部的一侧开设有底部开口的插接口,插接口内凹陷形成定位槽;拆卸连接于容纳空间的锂电电池盒,其中锂电电池盒的边侧形成插接板,插接板上具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且锂电电池盒靠近电锤主体的边侧相对向内凹陷形成与限位边槽匹配的凹陷边槽;当锂电电池盒位于容纳空间内时,插接板插接于插接口处,定位块扣设于定位槽中,且限位边槽包围凹陷边槽;本技术提高锂电电池盒拆装的便捷性以及同电锤主体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冬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创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4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