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6  24


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包装输送的,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瓶输送线。


背景技术:

1、在塑料瓶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传送带对塑料瓶进行输送并整理,方便进行下一道工序。而传统的传送带,只有简单的瓶底接触,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受到震动而倒下,不以利稳定输送。

2、中国专利“cn214878485u-一种用于塑料瓶生产线上的输送装置”,利用卡夹对塑料瓶进行夹紧输送,然而这种输送方式,还需要人工将塑料瓶从卡夹取下,这样会有损坏塑料瓶的风险,而且浪费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料瓶输送线,能够减少损坏塑料瓶的风险。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和气动夹爪。

3、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第一传送带,所述主动辊竖直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从动辊竖直放置在所述主动辊一侧,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侧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抵接,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配合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移动。

4、气动夹爪用于夹放塑料瓶,横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包括第一爪、第二爪、固定架、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爪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爪的连接端铰接,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爪铰接,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爪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爪的连接端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爪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和所述第二爪开合。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架,支撑输送机构,使得输送机构能平稳工作。

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动辊、从动辊,第一传送带,主动辊和从动辊配合带动第一传送带移动,便于配合气动夹爪输送塑料瓶,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8、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爪、第二爪、固定架、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和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收缩时,通过第一摇杆、第一爪和固定架的共同配合,和第二摇杆、第二爪和固定架的共同配合下,第一气缸收缩带动第一爪的连接端和第二爪的连接端后移,带动第一爪和第二爪的夹取端相互靠近,从而夹取塑料瓶;第一气缸伸出时,带动第一爪的连接端和第二爪的连接端前移,在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的铰接作用下,带动第一爪和第二爪的夹取端相互远离,从而松爪放开塑料瓶,全程不需要人工手动参与,减少人力成本,增加自动化程度,第一爪和第二爪的夹取力度一致,并可控可调,有利于以相同力度夹取塑料瓶,避免损坏塑料瓶,也可用于夹取不同直径大小的塑料瓶,实用性和适用性大大增加。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爪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用于抵接塑料瓶。

10、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滑垫,避免在夹取过程中打滑从而损坏塑料瓶,保证夹取质量。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滑垫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凸点。

12、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滑凸点,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滑垫的防滑性能,提高夹取质量。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转动组件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气缸横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转动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带靠近和远离所述输送机构。

14、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气缸、转动组件和第二传送带,转动组件驱动第二传送带移动,所述第二气缸带动转动组件和第二传送带靠近和远离输送机构,第二传送带设置为跟第一传送带的移动速率一致,第二传送带靠近并抵接气动夹爪上的塑料瓶,给予塑料瓶横向压力,减少塑料瓶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使得塑料瓶的运输更加平稳。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架、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内侧,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移动。

16、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架、第一辊和第二辊,连接架用于连接第一辊、第二辊和第二气缸,方便第二气缸带动第一辊、第二辊和第二传送带平移,第一辊和第二辊配合给第二传送带的平移提供动力。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架两端。

18、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第二气缸,可更加平稳推动连接架平移。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三气缸和推块,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块,所述第三气缸用于将塑料瓶推向气动夹爪。

20、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气缸和推块,自动将塑料瓶推向气动夹爪,实现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块的接触端设置为u型。

22、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块的接触端设置为u型,更加贴合塑料瓶的轮廓,使得塑料瓶的移动更加平稳,且对塑料瓶有一定的限位作用。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块的接触端设置有第二防滑垫。

24、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防滑垫,增加对塑料瓶的摩擦力,避免塑料瓶脱离推块。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滑垫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凸点。

26、有益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防滑凸点,进一步增强对塑料瓶的摩擦力和防滑性,保证在推动过程中塑料瓶不会脱离推块。

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爪(140)设置有第一防滑垫(200),所述第一防滑垫(200)用于抵接塑料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垫(200)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凸点(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220)、转动组件(230)和第二传送带(240),所述第二气缸(220)横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转动组件(23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240)移动,所述第二气缸(220)连接所述转动组件(230),所述第二气缸(220)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30)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40)靠近和远离所述输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30)包括连接架(250)、第一辊(260)和第二辊(270),所述连接架(250)连接所述第一辊(260)和所述第二辊(270),所述连接架(250)与所述第二气缸(220)连接,所述第一辊(260)和所述第二辊(270)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40)内侧,所述第一辊(260)和所述第二辊(27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24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2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气缸(220)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架(250)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一端设置有第三气缸(280)和推块(290),所述第三气缸(28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块(290),所述第三气缸(280)用于将塑料瓶推向气动夹爪(3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290)的接触端设置为u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290)的接触端设置有第二防滑垫(3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垫(300)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凸点(3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输送线,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和气动夹爪。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第一传送带,主动辊和从动辊配合带动第一传送带移动。气动夹爪横置在第一传送带上,包括第一爪、第二爪、固定架、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和第一气缸,第一爪的连接端与第二爪的连接端铰接,第一摇杆的一端与第一爪铰接,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架一端铰接,第二摇杆的一端与第二爪铰接,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架另一端铰接,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爪的连接端铰接,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爪铰接,第一气缸用于控制第一爪和第二爪开合。本技术的一种塑料瓶输送线,能够减少损坏塑料瓶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均,高永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市业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3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