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钻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5  28


本技术涉及钻床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台钻。


背景技术:

1、内螺纹柱是一种具有内部螺纹结构的柱状零件,对于小批量内螺纹柱的生产可以通过台钻进行加工,台钻加工内螺纹柱可采用先打孔后攻丝的工艺;其中,内螺纹柱的原材料为常见金属柱体。

2、台钻在生产内螺纹柱时,需要先通过定位工装对金属柱体进行定位操作,金属柱体完成定位操作后再进行打孔或攻丝操作;导致前后两个操作流程存在停顿期,流程间的停顿期会降低生产效率,影响操作进度。

3、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多工位、可连续作业的台钻,这种台钻可实现定位操作与打孔或攻丝操作的同步连续作业。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台钻,包括台钻主体,其上设置有工作台;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旋转定位机构和下料机构,其中,

4、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旋转台、夹持部和电机;

5、所述旋转台通过竖向转轴水平转动在工作台上,所述旋转台周向边缘间隔设置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槽;

6、所述夹持部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定位槽的两个对向槽壁上;

7、所述电机固定在工作台底部,其主轴与竖向转轴连接;

8、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立杆和直线驱动器;

9、所述立杆固定在工作台侧边;

10、所述直线驱动器竖向固定在立杆上。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两个对向的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垂直容置槽设置有两个柱形导向槽;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块,固定在夹持块背部的两个导向柱,以及套设在导向柱上的弹簧;

12、其中,夹持块活动设置在容置槽内,导向柱插设在柱形导向槽内,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夹持块背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置槽的槽壁上。

13、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在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下方设置有落料槽;所述工作台底部在落料槽下方设置有落料滑道。

14、优选的,还包括辅助定位机构,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气缸和定位块;所述气缸水平固定在工作台上,其驱动杆的轴线穿过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气缸驱动杆端部。

15、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器为气缸或推杆电机。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钻,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结构的配合设计,可实现台钻的连续打孔或攻丝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台钻,包括台钻主体,其上设置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旋转定位机构和下料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两个对向的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垂直容置槽设置有两个柱形导向槽;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块,固定在夹持块背部的两个导向柱,以及套设在导向柱上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在直线驱动器的驱动端下方设置有落料槽;所述工作台底部在落料槽下方设置有落料滑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定位机构,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气缸和定位块;所述气缸水平固定在工作台上,其驱动杆的轴线穿过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气缸驱动杆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器为气缸或推杆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台钻,涉及钻床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台钻,包括台钻主体,其上设置有工作台;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旋转定位机构和下料机构,其中,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旋转台、夹持部和电机;所述旋转台通过竖向转轴水平转动在工作台上,所述旋转台周向边缘间隔设置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夹持部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定位槽的两个对向槽壁上;所述电机固定在工作台底部,其主轴与竖向转轴连接;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立杆和直线驱动器;所述立杆固定在工作台侧边;所述直线驱动器竖向固定在立杆上。本技术,通过各结构的配合设计,可实现台钻的连续打孔或攻丝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毛可利,尹桂新,刘满章,方健,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中兴源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3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