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片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具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具板的表面进行贴片保护,以免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对模具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防护片在使用前堆放在一起,片与片之间容易附着在一起,需要将其之间分离开,现有分离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操作进行分离,分离操作费事,降低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片装置,包括两个机架,两个所述机架的顶面中部均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夹持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夹持机构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分片机构,位于两个所述机架的后端中间设置有一个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载料台,分片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吸盘、感应器和离子风嘴,所述离子风嘴的活塞端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吸盘,所述第二气缸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前端一侧连接有离子风嘴。
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第一气缸、导向杆、顶板、夹持块,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面,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端相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块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前面且等距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立柱、丝杆、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滑板,所述立柱呈镂空结构,且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电机安装在立柱的背部且其输出轴处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套接有皮带,立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的内部与丝杆螺纹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呈“u”形结构,且其背部设有圆形凹槽并于丝杆螺纹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前端与载料台相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机架、夹持机构、上料机构之间的配合对防护片进行运上料运动以及固定夹持工作,使堆积的防护片位于镂空的状态,然后再利用设置的分片机构对堆积的防护片进行分片处理,实现了自动化分片的操作,代替了手动操作的方式,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一种分片装置,包括两个机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架(1)的顶面中部均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夹持机构(2),其中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分片机构(3),位于两个所述机架(1)的后端中间设置有一个上料机构(4),所述上料机构(4)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载料台(5),分片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1)、第三气缸(32)、吸盘(33)、感应器(34)和离子风嘴(35),所述离子风嘴(35)的活塞端连接有第三气缸(32),所述第三气缸(32)与所述第二气缸(31)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气缸(32)的活塞端连接有吸盘(33),所述第二气缸(3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34),所述感应器(34)的前端一侧连接有离子风嘴(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第一气缸(21)、导向杆(22)、顶板(23)、夹持块(24),所述第一气缸(21)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顶面,两个所述导向杆(22)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21)的两侧,所述顶板(2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气缸(21)的活塞端相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板(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杆(22)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块(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块(24)固定安装在顶板(23)的前面且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立柱(41)、丝杆(42)、电机(43)、第一皮带轮(44)、第二皮带轮(45)和滑板(46),所述立柱(41)呈镂空结构,且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42),丝杆(42)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5),电机(43)安装在立柱(41)的背部且其输出轴处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4),第一皮带轮(44)和第二皮带轮(45)之间套接有皮带,立柱(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46),且滑板(46)的内部与丝杆(4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6)呈“u”形结构,且其背部设有圆形凹槽并于丝杆(4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6)的前端与载料台(5)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