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视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8  2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斜视钩。


背景技术:

1、常见的眼科疾病如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等都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现有的眼科斜视手术中需用到斜视钩,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因此就要牵拉眼球的四条直肌,使用斜视钩穿过眼外肌与巩膜之间的间隙并在肌肉下环套缝线,将肌肉环套后拉动缝线即可达到目的;

2、现有的斜视钩的钩头通常分为l形钩头和f头钩头,f头钩头型号的斜视勾在使用的过程中,将f头钩头套与直肌上,f头钩头两侧接触直肌,增加了钩头直肌之间摩擦力,可更好的防止直肌从钩头上滑出,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但是,现有f头钩头的斜视勾上的f头钩头通常固定设置,其间隙无法调节,由于不同病人直肌厚度不同,f头钩头间隙固定不能适配不同直肌缩短或截除量的患者进行手术,影响实用性,因此设计一种斜视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斜视钩,方便调节斜视勾上f头钩头之间的间隙,保证f头钩头接触到直肌,防止直肌从钩头上滑出,实用性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斜视钩,包括钩柄、钩头和第一钩体,所述钩柄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钩头,所述钩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钩体,所述钩头上活动连接有第二钩体。

4、进一步地,所述钩头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贯穿槽,所述钩头的外侧表面刻有刻度,所述第二钩体的内外两侧表面嵌入设置有嵌入槽,所述第二钩体的顶部螺纹设置有定位螺栓。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钩体的嵌入槽高度等于贯穿槽的高度,且嵌入槽套设置贯穿槽上。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螺栓为橡胶材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钩体靠近第二钩体的一侧表面呈扁平状,且第一钩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磨砂层。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钩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穿线孔。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钩体的外侧表面管处设置有进针槽。

10、进一步地,所述钩柄上还设有防滑条纹。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根据患者直肌的缩短或截除量,松开定位螺栓,沿着贯穿槽左右移动第二钩体,通过刻度观察第二钩体和第一钩体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钩体和第一钩体之间的距离等于需要手术患者直肌缩短或截除量,方便对不同量的直肌患者进行手术,医生手术时,钩头上的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勾于直肌上,直肌处于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均接触直肌,增加摩擦力,保证钩头对直肌进行牵拉,防止发生直肌从钩头上滑出,并在第二钩体上做进针槽,保证术者缝针安全。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磨砂层,通过将第一钩体的右侧设置呈扁平状,可增加第一钩体与直肌的接触面积,且第一钩体的右侧设置磨砂层,进一步正价第一钩体与直肌接触的摩擦力,保证钩头钩住直肌时的稳定性,第二钩体上设置有穿线孔可方便医生通过穿线孔进行穿线,并在手术过程中的缝合操作,钩柄上设置的防滑条纹可增加手与钩柄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钩柄打滑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斜视钩,包括钩柄(1)、钩头(2)和第一钩体(3),所述钩柄(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钩头(2),所述钩头(2)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钩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2)上活动连接有第二钩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视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体(4)的嵌入槽(401)高度等于贯穿槽(201)的高度,且嵌入槽(401)套设置贯穿槽(2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视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402)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视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体(3)靠近第二钩体(4)的一侧表面呈扁平状,且第一钩体(3)的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磨砂层(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视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体(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穿线孔(4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视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体(4)的外侧表面管处设置有进针槽(4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视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柄(1)上还设有防滑条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视钩,包括钩柄、钩头和第一钩体,钩柄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钩头,钩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钩体;本技术通过将钩头上的第二钩体设置呈活动与钩头上的贯穿槽内,根据患者直肌的缩短或截除量,松开定位螺栓,沿着贯穿槽左右移动第二钩体,通过刻度观察第二钩体和第一钩体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钩体和第一钩体之间的距离等于需要手术患者直肌缩短或截除量,方便对不同量的直肌患者进行手术,医生手术时,钩头上的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勾于直肌上,直肌处于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均接触直肌,增加摩擦力,保证钩头对直肌进行牵拉,防止发生直肌从钩头上滑出,并在第二钩体上做进针槽,保证术者缝针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郝艳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爱尔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0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