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8  30


本技术涉及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碳化又称干馏、炭化、焦化,是指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或加热固体物质来制取液体或气体产物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不一定会涉及到裂解或热解,冷凝后收集产物。与通常蒸馏相比,这个过程需要更高的温度,使用干馏可以从炭或木材中提取液态的燃料;远红外粉是具有远红外辐射能力的粉状材料,又称远红外陶瓷粉。远红外粉的种类很多,许多物质都有较强的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能做成织物的粉是复合粉,这种粉的红外线辐射能力高,能满足保健需要。人体温度一般在36℃左右,只有在此温度下具有较高远红外辐射能力的材料才具有使用价值。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3824752u,提供了一种碳化装置,此专利在搅拌叶上设置弹性拨片,搅拌叶带动物料转动时挤压弹性拨片,在作用力撤除时,弹性拨片复位,弹动物料使得物料扬起,增大二氧化碳接触面,提高碳化效率。

3、现有的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在对其原料进行碳化后,还需要使用破碎设备将碳化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将其加工成细小的纳米颗粒,导致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加工步骤多,提高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的生产成本,并降低碳化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它可以实现通过在碳化筒内部的驱动组件下端安装两组碾压搅拌组件,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两组碾压搅拌组件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伸展并推出安装罩和碾压辊,碾压辊底部接触碳化筒内底部,将碳化筒内部的碳化料搅拌的同时将其碾压,提高碳化筒的功能性,且缩减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的生产步骤和生产成本。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包括碳化筒,所述碳化筒上端左侧设置有气管,所述碳化筒内上端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承、转杆、伺服电机和保护罩,所述轴承通过固定嵌设方式安装在碳化筒上端中部,所述转杆设置于轴承内部,所述保护罩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碳化筒上端中部,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保护罩内顶部,所述伺服电机下端中部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碾压搅拌组件,所述碾压搅拌组件包括限位筒、第一弹簧、连杆、安装罩和碾压辊,所述限位筒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板下端两侧,所述第一弹簧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限位筒内顶部,所述连杆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一弹簧下端,所述安装罩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杆下端,所述碾压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罩内部。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转杆和两个碾压搅拌组件转动,在默认状态下第一弹簧呈收缩状态,但在碾压搅拌组件快速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伸展,使安装罩和碾压辊下移,碾压辊底部接触碳化筒内底部,碾压辊在碳化筒内底部滚动对物料进行碾压加工。

6、进一步的,所述碳化筒前端上部设置有料斗,所述碳化筒前端上部设置有与碳化筒贯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中部内侧设置有与进料口贯通的卡槽,所述卡槽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卡槽内部前端设置有密封气囊,所述碳化筒前端上部设置有充气阀门,且充气阀门位于料斗右侧,所述充气阀门与密封气囊连接,所述卡槽内部插设有t型插板,使用时,通过将t型插板插入卡槽内可将进料口关闭,且启动充气阀门,对密封气囊内部充气,将卡槽与t型插板的空隙密封。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碾压辊上端均设置有倒t型槽,所述倒t型槽上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倒t型槽两侧上下端均卡设有与倒t型槽贯通的导向槽,所述倒t型槽下端设置有多个限位槽,使用时,通过倒t型槽和限位槽的设置,便于清理组件的收纳盒限位,通过导向槽的设置,可便于抵接控制件的限位。

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限位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簧和刮板,所述第二弹簧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限位槽内底部,所述刮板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二弹簧上端,使用时,在默认状态下,第二弹簧呈收缩状态,并控制刮板完全收纳至倒t型槽内部。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倒t型槽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抵接控制件,所述抵接控制件包括连接杆、连接块和半圆形凸起,所述连接杆插设于倒t型槽内部两侧,所述连接块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杆上下端中部,所述连接块卡设于导向槽内部,所述半圆形凸起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杆外侧,使用时,通过将连接块卡设在导向槽内部,可将抵接控制件固定在倒t型槽两侧,将抵接控制件限位。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刮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底部向内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多个所述连接杆内侧均设置有底部向外伸出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形状相匹配,使用时,连接杆内侧抵接刮板下端两侧,在碾压辊滚动时,当半圆形凸起转动至安装罩内侧,安装罩的内壁会挤压半圆形凸起至倒t型槽内部,同时,连接杆推动刮板向外移动,使刮板将安装罩内卡住的物料刮出。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在碳化筒内部的驱动组件下端安装两组碾压搅拌组件,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两组碾压搅拌组件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伸展并推出安装罩和碾压辊,碾压辊底部接触碳化筒内底部,将碳化筒内部的碳化料搅拌的同时将其碾压,提高碳化筒的功能性,且缩减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的生产步骤和生产成本。

14、(2)通过将t型插板插入卡槽内可将进料口关闭,且启动充气阀门,对密封气囊内部充气,将卡槽与t型插板的空隙密封,有效提高碳化筒的密封性。

15、(3)在默认状态下,第二弹簧呈收缩状态,并控制刮板完全收纳至倒t型槽内部。

16、(4)通过将连接块卡设在导向槽内部,可将抵接控制件固定在倒t型槽两侧,将抵接控制件限位。

17、(5)连接杆内侧抵接刮板下端两侧,在碾压辊滚动时,当半圆形凸起转动至安装罩内侧,安装罩的内壁会挤压半圆形凸起至倒t型槽内部,同时,连接杆推动刮板向外移动,使刮板将安装罩内卡住的物料刮出,方便安装罩的清理,避免碾压辊在滚动时发生卡顿。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包括碳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筒(1)上端左侧设置有气管(7),所述碳化筒(1)内上端安装有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轴承(61)、转杆(62)、伺服电机(63)和保护罩(64),所述轴承(61)通过固定嵌设方式安装在碳化筒(1)上端中部,所述转杆(62)设置于轴承(61)内部,所述保护罩(64)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碳化筒(1)上端中部,所述伺服电机(63)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保护罩(64)内顶部,所述伺服电机(63)下端中部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转杆(62)固定连接,所述转杆(62)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碾压搅拌组件(9),所述碾压搅拌组件(9)包括限位筒(91)、第一弹簧(92)、连杆(93)、安装罩(94)和碾压辊(95),所述限位筒(91)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板(8)下端两侧,所述第一弹簧(9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限位筒(91)内顶部,所述连杆(93)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一弹簧(92)下端,所述安装罩(94)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杆(93)下端,所述碾压辊(95)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罩(9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筒(1)前端上部设置有料斗(2),所述碳化筒(1)前端上部设置有与碳化筒(1)贯通的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中部内侧设置有与进料口(101)贯通的卡槽(102),所述卡槽(102)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卡槽(102)内部插设有t型插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2)内部前端设置有密封气囊(3),所述碳化筒(1)前端上部设置有充气阀门(4),且充气阀门(4)位于料斗(2)右侧,所述充气阀门(4)与密封气囊(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碾压辊(95)上端均设置有倒t型槽(951),所述倒t型槽(951)上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倒t型槽(951)两侧上下端均卡设有与倒t型槽(951)贯通的导向槽(953),所述倒t型槽(951)下端设置有多个限位槽(9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槽(95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簧(10)和刮板(11),所述第二弹簧(10)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限位槽(952)内底部,所述刮板(11)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第二弹簧(10)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倒t型槽(95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抵接控制件(12),所述抵接控制件(12)包括连接杆(121)、连接块(122)和半圆形凸起(123),所述连接杆(121)插设于倒t型槽(951)内部两侧,所述连接块(12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杆(121)上下端中部,所述连接块(122)卡设于导向槽(953)内部,所述半圆形凸起(123)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杆(121)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刮板(11)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底部向内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多个所述连接杆(121)内侧均设置有底部向外伸出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形状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属于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领域,一种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生产用碳化装置,包括碳化筒,碳化筒上端左侧设置有气管,碳化筒内上端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轴承、转杆、伺服电机和保护罩,轴承通过固定嵌设方式安装在碳化筒上端中部,转杆设置于轴承内部,它可以实现通过在碳化筒内部的驱动组件下端安装两组碾压搅拌组件,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两组碾压搅拌组件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伸展并推出安装罩和碾压辊,碾压辊底部接触碳化筒内底部,将碳化筒内部的碳化料搅拌的同时将其碾压,提高碳化筒的功能性,且缩减抗菌远红外纳米粉的生产步骤和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鄢军,石文军,沈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菌时代复合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70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