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肢体受创一般是指肢体骨折,骨折患者需要骨科医生进行急救,肢体骨折患者救治时需要先固定患者的肢体,以对患者防造成二次伤害,但目前常见的固定装置大多是简单的固定夹板,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且不能调节,对患者肢体固定时不便根据患者伤口位置和伤口的长度调节固定构件的位置以及固定构件之间的距离,无法适应不同的伤者肢体,存在局限性,同时固定装置没有与担架或病床连接的结构,在运送患者的过程中,救护车的颠簸会让患者产生更多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调节不同长度的肢体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3、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支架、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架上的伸缩支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架上的夹持组件;
4、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所述左支撑块一侧侧面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对外套杆,所述右支撑块一侧侧面对应所述外套杆位置设置有内插杆,所述内插杆插设在所述外套杆中;
5、所述左支撑块和所述右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伸缩支撑板;
6、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底部均开设有贯穿的矩形插槽,所述矩形插槽中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
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
8、所述伸缩支撑板包括弧形外撑板,所述弧形外撑板侧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弧形内撑板;
9、所述左支撑块顶部靠近所述伸缩支撑板一侧开设有一对第一限位槽,所述右支撑块顶部靠近所述伸缩支撑板一侧开设有一对第二限位槽;
10、所述弧形外撑板侧面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插杆,所述第一限位插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11、所述弧形内撑板侧面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插杆,所述第二限位插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12、所述左支撑块、所述右支撑块、所述弧形外撑板和所述弧形内撑板顶面开设有对应的弧形放置槽;
13、优选的,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上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分为两段,两段绑带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架,两段绑带另一端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卡扣。
14、所述夹持组件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一侧架体设置在所述矩形插槽中,所述u形架另一侧架体端部开设有贯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有限位压板。
15、所述u形架上方、所述左支撑块侧面和所述右支撑块侧面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限位螺栓,两侧所述限位螺栓端部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抵在所述左支撑块和所述右支撑块上。
16、所述外套杆自由端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中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端部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抵在所述内插杆上。
17、所述左支撑块、所述右支撑块、所述弧形外撑板和所述弧形内撑板顶面的所述弧形放置槽表面设置有软层。
18、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调节所述伸缩支架的整体长度,之后根据伸缩支架的长度调节所述伸缩支撑板的长度,并将所述伸缩支撑板安装在所述伸缩支架上,之后将患者受伤的肢体缓慢放置在所述弧形放置槽,使用绑带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所述u形架插入所述矩形插槽中,调整所述u形架位置后拧紧所述限位螺栓进行固定,同时保持所述限位压板设置在担架或者床下方,拧紧所述第一螺杆完成所述伸缩支架的限位固定。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调节不同长度。
1.一种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支架、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架上的伸缩支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架上的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板包括弧形外撑板,所述弧形外撑板侧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弧形内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一侧架体设置在所述矩形插槽中,所述u形架另一侧架体端部开设有贯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有限位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上方、所述左支撑块侧面和所述右支撑块侧面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限位螺栓,两侧所述限位螺栓端部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抵在所述左支撑块和所述右支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杆自由端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中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端部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抵在所述内插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块、所述右支撑块、所述弧形外撑板和所述弧形内撑板顶面的所述弧形放置槽表面设置有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