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锻炼装置,具体为一种腿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病人在进行腿部手术后的护理期间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以及锻炼下肢肌肉力量;现有技术中的腿部锻炼装置大多是通过患者自主进行锻炼,由于手术初期病人比较虚弱,自身无法完成锻炼,多是依靠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进行辅助锻炼,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腿部锻炼装置大多是通过患者自主进行锻炼,由于手术初期病人比较虚弱,自身无法完成锻炼,多是依靠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进行辅助锻炼,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底板的内部等距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外侧设有缓冲垫,所述底板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齿条配合使用的半齿轮。
4、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滑动板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5、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齿轮。
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座椅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放置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调节座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滑块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了固定箱、第二丝杆、滑动板和调节板实现了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功能,方便不同高度人员的使用;通过设置了转轴、转动板、放置座和调节座实现了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辅助锻炼的功能,方便使用。
1.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2),所述滑动板(12)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7),所述底板(1)的内部等距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所述转动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座(9),所述放置座(9)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座(8),所述调节座(8)的外侧设有缓冲垫,所述底板(1)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6),所述转轴(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齿条(16)配合使用的半齿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9),所述滑动板(12)与第二丝杆(1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0)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齿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与座椅(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13),所述调节座(8)与第一丝杆(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15),所述滑块(14)与双向丝杆(15)螺纹连接,所述底板(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15)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