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激光导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血管介入治疗主要采用机械方法使病变血管重新塑形,通过球囊扩张、支架,使狭窄血管或夹层血管,恢复正常管径,从而达到恢复供血的目的。当血管内出现球囊无法通过的狭窄斑块,需要先进行血管内斑块进行清除,如激光。
2、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激光导管为同轴结构设计,导丝腔与光纤腔径向上内外设置,比如公开号为cn115337102a公开的一种单束光纤内双光路激光能量可调的激光导管,激光导管的周向旋转,无法实现激光区域周向调整,局限了激光区域。如血管内一侧有斑块,激光导管很难偏于一侧消融斑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包括一激光导管,所述激光导管包括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内设置有导丝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腔偏心设置,且紧贴所述外导管的一侧,所述外导管内位于所述导丝腔的外侧区域穿设有光纤束;
4、所述导丝腔包括内导管以及环状联动件,所述内导管内安装有轴向排布的所述环状联动件,所述环状联动件的内侧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环状联动件与所述旋转轴联动;
5、以所述环状联动件的内腔为用于穿过导丝;
6、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外导管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套环,所述旋转套环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手柄上,所述手柄轴向上的两端均开口,所述旋转套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外导管以及所述旋转轴中的至少一个。
7、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激光导管的结构,便于通过旋转套环相对于手柄进行周向转动时,带动光纤束绕着旋转轴周向旋转,便于激光区域的周向调整。通过轴向排布的环状联动件,便于保证了导管的柔性。环状联动件又具有一定硬度,在旋转时,可以带动导管旋转。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套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旋转套环分别位于所述手柄轴向上的两端;
9、两个旋转套环分别为第一旋转套环以及第二旋转套环;
10、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导管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旋转轴的第二连接件;
11、所述第一旋转套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导管相连;
12、所述第二旋转套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13、所述第一旋转套环以及所述第二旋转套环通过连接杆相连。
14、便于提高对旋转驱动力。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有金属环。
16、便于外导管位置定位。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柄上安装有周向排布的限位槽;
18、所述外导管的外壁安装有用于嵌入所述限位槽的弹性卡扣。
19、便于外导管在周向转动过程中,弹性卡扣卡入限位槽产生卡顿,实现对旋转角度的定位;继续施加较大的力,所述弹性卡扣离开凹槽继续旋转,进而使得所述外导管发生旋转,改变激光区域,以改变斑块消融位置。
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壁沿着圆周方向设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的标记刻度线。
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光纤束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通过胶粘剂固定在所述外导管内。
22、位于所述手柄内的光纤束存在冗余长度,便于所述外导管进行旋转时光纤束具有伸缩空间与长度。
23、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24、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5、本实用新型偏心结构设计结合可以扩大激光区域的激光处理面积,并可以进行偏心斑块消融。用于提高血管内斑块消融后的管腔获得面积,从而达到管腔扩容的目的。
1.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包括一激光导管,所述激光导管包括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内设置有导丝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腔偏心设置,且紧贴所述外导管的一侧,所述外导管内位于所述导丝腔的外侧区域穿设有光纤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旋转套环分别位于所述手柄轴向上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有金属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安装有周向排布的限位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外壁沿着圆周方向设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的标记刻度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区域周向调整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通过胶粘剂固定在所述外导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