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4  27


本公开涉及烹饪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一些养生壶在烹饪过程中容易出现糊底现象,且在壶身与壶底的连接区域有时也会出现卡渣现象,前述现象不仅影响了食物的烹饪效果,也严重提高了养生壶在使用后的清理难度,对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造成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有鉴于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养生壶,包括:

3、壶身组件,形成有敞口的连接端;

4、加热组件,包括承载部、发热部和连接部,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部,连接部围绕承载部布置,发热部嵌设于承载部内;

5、其中,连接端连接于连接部,凹槽部的槽口对应于连接端的敞口布置,以使加热组件与壶身组件围成烹饪腔。

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包括:

7、槽型件,连接于承载部,槽型件围绕承载部布置,沿凹槽部的深度方向,槽型件的一侧形成有连接槽,连接端设置于连接槽内;

8、粘接件,设置于连接槽内,连接端通过粘接件连接于槽型件。

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槽型件的一端连接于承载部,另一端与承载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槽型件与承载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沿凹槽部的深度方向,槽型件连接于承载部的一端的位置高度高于槽型件间隔于承载部的一端的位置高度。

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沿凹槽部的深度方向,槽型件的槽底的位置高度低于凹槽部的槽口的位置高度。

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还包括:

14、第一密封件,壶身组件包括有连接段,连接端形成于连接段,承载部至少部分穿设于连接端的敞口,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承载部穿设于连接端的敞口的部分和连接段之间。

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壶身组件远离连接端的一端形成有壶口,至少部分的连接段位于壶口与第一密封件之间,连接段覆盖第一密封件朝向于壶口的一侧。

1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槽型件与承载部为一体式结构。

1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包括:

18、第二密封件,壶身组件包括有连接段,连接端形成于连接段,承载部至少部分穿设于连接端的敞口,第二密封件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承载部穿设于连接端的敞口的部分和连接段之间;

19、箍圈,第二密封件的第二部分位于连接段背离于承载部的一侧,箍圈套设于第二部分。

2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还包括:

21、延伸件,连接于承载部,延伸件围绕承载部布置,沿凹槽部的深度方向,延伸件的位置高度低于连接段的位置高度;

22、其中,第二密封件覆盖延伸件。

2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壶身组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24、相比现有技术,本公开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包括有壶身组件和加热组件,其中,壶身组件形成有用于连接加热组件的连接端,连接端具有敞口,以便于壶身组件连接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有承载部、发热部和连接部,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部,且凹槽部的槽口对应于连接端的敞口布置,从而加热组件可以与壶身组件围成烹饪腔,以便于养生壶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烹饪腔盛装食材和用于烹煮食材的液体;发热部嵌设在凹槽部内部,从而在烹饪过程中,养生壶可以利用发热部提供烹饪所需的热量,并可以利用承载部将发热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烹饪腔内的液体和食材,且基于发热部的前述设置方式,承载部可以形成对发热部的包裹,从而能够减少发热部的热量损失,提升承载部的吸热量,进而在发热部的运行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承载部向烹饪腔内的传热量,有利于降低发热部的运行能耗和运行功率,提升产品的节能性。基于前述凹槽部的设置,养生壶一方面可以利用凹槽部的槽口与槽底之间的高度落差,引导食材在重力作用下向凹槽部的槽底运动,并利于食材在烹饪腔的中部区域靠近,能够降低食材在凹槽部槽口处停留的可能性,有利于令食材与凹槽部的槽口处保持距离,进而减小壶身组件与加热组件的连接区域出现卡渣现象的几率;另一方面,通过配合发热部的加热作用,凹槽部内侧可以形成强度相对较高的热场,有利于增强液体的沸腾效果,进而保持食材的运动状态,降低糊底现象的发生几率。连接部与承载部和壶身组件的连接端相连接,从而加热组件可以进一步通过连接部连接壶身组件,增强与壶身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并可以通过连接部进一步强化承载部与壶身组件之间的连接,降低烹饪腔底部区域出现泄露现象的可能性;同时,连接部围绕于承载部布置,从而连接部位于凹槽部外,能够避免烹饪腔内的食材和液体接触连接部,进而提高连接部相对于烹饪腔的隐蔽性,降低加热组件和壶身组件的连接区域出现卡渣问题的几率,相应地也能够进一步保证烹饪腔的清洁性,为养生壶烹饪效果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由此,养生壶基于前述设置能够降低烹饪过程中产生糊底或卡渣现象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保持烹饪腔内部的清洁性,减轻用户的清理负担,并有利于提升养生壶的能效,提高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养生壶,包括:壶身组件,形成有敞口的连接端;加热组件,包括承载部、发热部和连接部,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部,连接部围绕承载部布置,发热部嵌设于承载部内;其中,连接端连接于连接部,凹槽部的槽口对应于连接端的敞口布置,以使加热组件与壶身组件围成烹饪腔。本公开提供的养生壶在烹饪过程中有利于促进食材翻滚,并便于食材向凹槽部的中部区域靠近,避免食材堆积停留在烹饪腔的边角位置,降低糊底、卡渣等现象发生的几率,有助于减轻产品的清洗难度,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改善产品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徐尧,罗金柳生,杨柳斌,谷亮,马向阳,张素凌,裴胜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8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