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9  43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时候会产生大量灰尘,需要用到除尘装置来将这些灰尘进行处理。

2、现有公开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8944663u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上方设置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一侧安装有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的下方安装有软管,所述除尘箱的另一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另一端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方安装有喷头,所述除尘箱的底部安装有集水管;该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通过集水管、高压泵和回水管的配合使用,在装置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灰尘进行降尘处理,打开抽水泵的开关将水箱中水抽出,对除尘箱内部进行喷洒,水流入集水管之中,被高压泵吸出,然后再从回水管重新抽到水箱中,让水流形成了一个循环,避免了水使用过后产生浪费,节约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

3、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点,其用于除尘的方式较为单一,仅能通过吸尘风机吸除空气中的灰尘,且吸尘口为固定结构,无法灵活调整角度。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具备喷洒范围更广、除尘角度更加灵活,除尘效果更好,装置适用性与实用性更强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1.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水箱,所述底座右侧底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设置有外壳支架,所述外壳支架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轴输出端连接有滚筒,所述底座底端边缘处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底座顶部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表面设置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增压水泵,所述第一增压水泵输入端通过水管贯穿密封箱与水箱相连,所述第一增压水泵输出端通过水管贯通水箱、底座与分流管相连,所述水箱侧壁靠近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器,所述水箱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顶端右侧边缘处凹槽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下端设置有旋转云台,所述旋转云台安装于固定盘顶部表面,所述从动齿轮上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筒,所述雾化筒通过第二软管与水箱贯通连接,且第二软管表面设置有第二增压水泵,所述底座顶部表面靠近水箱一侧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内设置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输出端接有高压水枪,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贯穿储物箱与水箱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表面设置有第三增压水泵。

6、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表面安装有喷嘴,且喷嘴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喷嘴等距离安装在分流管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左侧顶部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上端设置有握把,所述推杆上部右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滑轮,且滑轮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滑轮等距离安装在底座底端四个拐角处。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最左侧上表面焊接有推杆,所述滚筒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硬质毛刷。

10、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表面一端开有进水口。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架关于雾化筒中心竖直对称分布。

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与外壳支架接触处安装有密封轴承。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旋转云台的设计,通过将雾化筒固定在与旋转云台相连的转盘上,由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再由主动齿轮带动旋转云台上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了与旋转云台上端相连的转盘的转动,进而使得与转盘连接的雾化筒具有了一定的角度调节性,使得雾化筒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进行灵活的角度调整,不仅可以对装置正前方的位置进行喷洒除尘,而且还可以通过调整雾化筒的角度对装置两侧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喷洒除尘,扩大了雾化筒的喷洒范围,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以及除尘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分流管与喷嘴的设计,当装置使用时,通过增压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入到分流管中,再由喷嘴喷出,实现对地面的冲洗除尘效果,通过采用了滚筒刷的设计,通过调节与滚筒刷相连的液压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滚筒刷与地面的接触程度,在喷嘴对地面进行冲洗之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滚筒刷旋转可以进一步的对地面进行刷洗除尘,提高除尘效果,通过采用了高压水枪的设计,可以通过手持高压水枪对路面或者路面两侧以及路面两侧稍高处进行灵活的喷水除尘,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除尘范围以及除尘效果,通过在水箱内部设置加热器的设计,使得装置即便是在寒冷天气也能正常适用,避免了因寒冷导致水体结冰进而导致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右侧底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输出端设置有外壳支架(29),所述外壳支架(29)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8),所述第二电机(28)通过传动轴(30)输出端连接有滚筒(5),所述底座(1)底端边缘处设置有分流管(6),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底部表面设置有密封箱(8),所述密封箱(8)内部设置有第一增压水泵(7),所述第一增压水泵(7)输入端通过水管贯穿密封箱(8)与水箱(2)相连,所述第一增压水泵(7)输出端通过水管贯通水箱(2)、底座(1)与分流管(6)相连,所述水箱(2)侧壁靠近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器(3),所述水箱(2)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盘(17),所述固定盘(17)顶端右侧边缘处凹槽内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16),所述从动齿轮(16)下端设置有旋转云台(13),所述旋转云台(13)安装于固定盘(17)顶部表面,所述从动齿轮(16)上端设置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上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筒(14),所述雾化筒(14)通过第二软管(33)与水箱(2)贯通连接,且第二软管(33)表面设置有第二增压水泵(18),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靠近水箱(2)一侧设置有储物箱(22),所述储物箱(22)内设置有第一软管(26),所述第一软管(26)输出端接有高压水枪(24),所述第一软管(26)另一端贯穿储物箱(22)与水箱(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26)表面设置有第三增压水泵(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表面安装有喷嘴(32),且喷嘴(32)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喷嘴(32)等距离安装在分流管(6)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顶部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推杆(23),所述推杆(23)上端设置有握把(21),所述推杆(23)上部右侧设置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安装有滑轮(25),且滑轮(25)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滑轮(25)等距离安装在底座(1)底端四个拐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外表面均匀设置有硬质毛刷(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上表面一端开有进水口(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5)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架(15)关于雾化筒(14)中心竖直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0)与外壳支架(29)接触处安装有密封轴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水箱,所述底座底端边缘处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底座顶部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顶端右侧边缘处凹槽处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下端设置有旋转云台,所述从动齿轮上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筒,所述底座顶部表面靠近水箱一侧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内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输出端接有高压水枪,装置整体具备喷洒范围更广、除尘角度更加灵活,除尘效果更好,装置适用性与实用性更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肖会航,何黎,周杭,张红艳,段传宇,熊芮艺,王丽,董士慧,董秀华,许一帆,谭湘蕾,朱艳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万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8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