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8  35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主要涉及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1、加湿装置(湿化器)是家用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有效地提高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舒适度。加热后湿润的气流不但能减少鼻腔干燥所带来的副作用(如鼻塞、出血等),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鼻腔内阻力,有效地保证了面罩内压力的稳定性,提高治疗效果和适应性性,对于长期戴机治疗的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2、然而消费市场上的加湿装置由加湿仓、加热板和水箱等诸多部件组成,其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且水箱大多为不可拆卸、不可清洗式,水箱在长时间的使用状态下会形成水垢,影响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用矿泉水瓶来替代原始的水箱,并利用了大气压强来控制水瓶进水,使得加热腔中的水位始终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加热板的加热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加湿装置,本便捷式加湿装置体积更小,更加便于携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

3、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包括上壳、底壳和转接头,所述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中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通过卡槽以及紧固件的配合固定在上壳和底壳中,所述防水板一侧安装有加热板,所述防水板与加热板之间合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所述上壳外顶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上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头中安装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内壁上设置有螺纹。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上壳内顶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功能腔室,至少包括进水腔、进气腔和泄压腔,所述进水腔与连接头接通,所述转接头部分位于进水腔中,所述进水腔与泄压腔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接通进水腔与泄压腔,且所述连通孔设置于靠近上壳内顶部位置处。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中还安装有功能板,所述功能板安装于功能腔室的下方,所述功能板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气槽和泄压柱,所述进水口、进气槽、泄压柱与进水腔、进气腔、泄压腔一一对应且配合使用。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泄压柱为两端皆开口的中空主体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加热腔、泄压腔接通,所述泄压柱的最低端始终低于防水板的最顶端。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小孔径进水管,所述小孔径进水管底部部分位于加热腔中,所述小孔径进水管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加热腔接通。

8、优选地,所述功能板、泄压柱和小孔径进水管为一体式结构。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内部设置有若干台阶,所述台阶与台阶之间形成间隙,且台阶与其下方的隔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台阶下方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侧开口,另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台阶下方设置有止位凸起,所述转接头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块。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转接头外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转接头外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转接头一端呈阶梯状。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上壳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腔接通,所述出气管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所述上壳顶部还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加湿装置上设置有转接头,转接头内部设置有螺纹,矿泉水瓶可通过转接头安装在加湿装置上,并利用大气压强来控制进液量,使得加热腔中的水位始终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加热板的加热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加湿装置,节省了水箱部件,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便加于携带。

16、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列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包括上壳和底壳,所述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中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一侧安装有加热板,所述防水板与加热板之间合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所述上壳外顶部设置有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安装于连接头中,所述转接头内壁上设置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功能腔室,至少包括进水腔、进气腔和泄压腔,所述进水腔与泄压腔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中还安装有功能板,所述功能板安装于功能腔室的下方,所述功能板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气槽和泄压柱,所述进水口、进气槽、泄压柱与进水腔、进气腔、泄压腔一一对应且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柱为两端皆开口的中空主体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加热腔、泄压腔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小孔径进水管,所述小孔径进水管底部部分位于加热腔中,所述小孔径进水管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加热腔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内部设置有若干台阶,所述台阶与台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台阶下方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侧开口,另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台阶下方设置有止位凸起,所述转接头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外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转接头外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出气管与均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顶部还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泄压柱和小孔径进水管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节流便携式加湿装置,包括上壳、底壳和转接头,所述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中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通过卡槽以及紧固件的配合固定在上壳和底壳中,所述防水板一侧安装有加热板,所述防水板与加热板之间合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上壳和底壳合围而成的内腔接通,所述上壳外顶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上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头中安装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本技术相比传统的加湿装置,节省了水箱部件,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便加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沈帅帅,赵丽萍,周林炯,周世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赛呼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8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