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冲洗尿管。
背景技术:
1、在临床实践中,常有患者因为病情重或自主排尿困难,长期使用尿管,留置尿管时间可长达月余甚至数月。护理过程中常会观察到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更换尿管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尿管壁附着大量脓性分泌物。
2、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导尿管前段具有水囊,其作用是卡顿在尿道内口,固定尿管并阻止尿液从尿道渗出,使尿液从导尿管中引出。这样设计的弊端是尿道段长期缺乏尿液冲刷,易引起感染。既往尿管及专利设计多关注于膀胱炎及膀胱冲洗,较少关注尿道炎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冲洗尿管,设计有冲刷管,在留置尿管时,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冲刷管对尿道进行冲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冲洗尿管,包括:
4、管体,所述管体具有插入端以及导流端;
5、水囊,所述水囊套设在所述管体的外部,所述水囊位于所述插入端的一侧;以及
6、冲刷管,所述冲刷管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冲刷管的出液口位于所述水囊与所述导流端之间,用于冲刷位于所述水囊后段的尿道;所述冲刷管的第一注液口沿所述管体向外延伸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刷管具有置入尿道的置入段以及延伸出尿道外的外留段,所述置入段嵌入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管体的外缘为圆滑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出液口的孔端面与所述管体的外缘相互齐平。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水囊连接,另一端的第二注液口沿所述管体向外延伸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液管嵌入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外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水囊设置在所述收纳槽的内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水囊位于所述收纳槽的内部,且所述水囊的外缘与所述管体的外缘相互齐平。
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4、使用本尿管留置在患者的尿道时,在正常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尿液在水囊的堵塞作用下,通过管体的插入端导流进入到尿管的内部,最后通过管体的导流端流出,以此实现尿液导流的作用。在长期护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尿道段长期缺乏尿液冲刷,导致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冲刷管对位于水囊后段的尿道进行冲刷清洗,清洗过程中,仅需通过冲刷管的第一注液口注入生理盐水即可,生理盐水进入到冲刷管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此时生理盐水即可对位于水囊后段的尿道进行冲刷清洗,减少尿道感染的情况发生,整体使用实用性较高。
1.一种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管具有置入尿道的置入段以及延伸出尿道外的外留段,所述置入段嵌入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管体的外缘为圆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出液口的孔端面与所述管体的外缘相互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水囊连接,另一端的第二注液口沿所述管体向外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嵌入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水囊设置在所述收纳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冲洗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水囊位于所述收纳槽的内部,且所述水囊的外缘与所述管体的外缘相互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