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7  25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为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表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一般注塑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在注射成型时上模与下模闭合构成流道系统和塑料制品的模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模腔内,并在模腔内冷却成型,同时,熔融塑料也在流道系统中冷却成流道系统凝料,塑料制品成型后上模、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塑料制品从模腔顶出而离开模具,最后上模、下模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2、如图1所示,一种圆筒状的塑胶圆套管,其身上两侧设置有通孔,在该产品的注塑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上模或者下模设置两个相对的模仁镶件,以呈相对对接的方式来围设并成型该产品,此时就需要在对应的注塑模具上设置行位机构来带动两个相对的模仁镶件,同时由于该产品身上还需开设通孔,这就需要通过抽芯镶件来实现通孔的成型,以及需要在对应的注塑模具上设置另一行位机构来带动抽芯镶件,这就导致在该注塑模具上需设置两个行位机构来驱动模仁镶件和抽芯镶件,其存在着增加了投入成本、且整体结构过于复杂,且如何衔接两个行位机构的运行也使得产品的脱模过于繁琐,影响生产效率。

3、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包括有上模和相对应的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相互对接形成成型产品的模腔;

3、上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包括有固设在上模板上的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固设在上模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可滑动嵌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其中,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之间以及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之间分别相对设置,且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的下端透过上模分别与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滑动配合,以带动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

4、上模仁设置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模仁镶件和第二模仁镶件,且第一模仁镶件与第一行位固定连接,第二模仁镶件与第二行位固定连接,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对接之间共设有对应第一模仁镶件和第二模仁镶件的安装槽,在安装槽上且位于第一模仁镶件和第二模仁镶件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均设置有对接模腔的抽芯结构,第一模仁镶件和第二模仁镶件的两侧分别共设有对应抽芯结构的抽芯槽,其中,其一行位位于安装槽的上表面且分别在第一模仁镶件的两侧凸设有倾斜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第一斜凸块和第二斜凸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对应第一斜凸块和第二斜凸块的斜凹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均包括有斜导部和直导部,安装槽包括有开设在第一行位上的斜导槽和开设在第二行位上的直导槽,其中,斜导部与斜导槽对应,直导部与直导槽对应,且斜导槽与对应的第一斜凸块或第二斜凸块的倾斜角度一致。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斜导槽为开设在第一镶件或第二镶件的一角设置,以使直导槽呈延伸于斜导槽的一旁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位于安装槽的位置处分别固设有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可滑动嵌入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抽芯槽从靠近模腔的一端到远离模腔的一端逐渐扩大设置,抽芯结构的形状与抽芯槽的形状匹配。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上模仁开设有分别对应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滑槽,且滑槽的宽度满足第一镶件或第二镶件滑动的行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能够仅通过一个行位机构来同步带动第一模仁镶件和第二模仁镶件的相对分离模腔动作,以及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相对抽芯动作,从而无需再另赠行位机构来驱动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实现减少投入成本,简化模具的结构以及便于产品的脱模,利于生产效率。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模和相对应的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相互对接形成成型产品的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均包括有斜导部和直导部,安装槽包括有开设在第一行位上的斜导槽和开设在第二行位上的直导槽,其中,斜导部与斜导槽对应,直导部与直导槽对应,且斜导槽与对应的第一斜凸块或第二斜凸块的倾斜角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斜导槽为开设在第一镶件或第二镶件的一角设置,以使直导槽呈延伸于斜导槽的一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位于安装槽的位置处分别固设有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可滑动嵌入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抽芯槽从靠近模腔的一端到远离模腔的一端逐渐扩大设置,抽芯结构的形状与抽芯槽的形状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仁开设有分别对应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滑槽,且滑槽的宽度满足第一镶件或第二镶件滑动的行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圆套管的注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有上模和相对应的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相互对接形成成型产品的模腔;上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和上模板之间设置有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包括有固设在上模板上的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固设在上模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可滑动嵌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其中,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之间以及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之间分别相对设置,且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的下端透过上模分别与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滑动配合,以带动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实现减少投入成本,简化模具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可泰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