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隧道、煤矿支护,具体涉及一种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1、岩溶作用也被称为喀斯特,它是含二氧化碳的地表及地下水长期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使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积而形成的各种溶槽、落水洞、塌陷、漏斗、溶洞等岩溶现象的总称。
2、由于岩溶地区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基岩表面不平整性、地下水、暗河、暗流等工程地质特性,导致常常出现岩溶地区岩层的稳定性问题。不仅仅是路基、地铁、公路隧道等浅层施工遇到了这些问题。
3、现有技术当中,锚杆作为支护工程中的常用设备,利用锚杆将破碎的岩块连接成整体,使破碎岩体能够处于稳定、安全的状态,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
4、然而,使用传统的岩石力学和巷道支护理论,很难对这类型围岩起到有效的支护控制作用,在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条件下,使得巷道稳定性维护变得举步维艰,并且其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注浆锚杆,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浆锚杆,插设在围岩中,包括:
3、锚杆,其具有中空结构;
4、导管,插设在所述锚杆的中空结构内壁上,且所述导管的底端伸出至所述锚杆的外部;
5、橡胶软壳,连接在所述锚杆的底部,且所述橡胶软壳将所述导管的底端封闭在内部。
6、可选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锚杆底端的连接件,所述导管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锚杆上。
7、可选地,所述锚杆的一端设有锚头,且所述锚头与所述锚杆一体连接。
8、可选地,所述锚杆位于岩壁外一侧的顶部设有注浆口,所述锚杆位于岩壁外一侧的底部设有排浆口,所述注浆口用于注入注浆液,所述排浆口用于排出所述锚杆内部的注浆液。
9、可选地,所述橡胶软壳包括软壳套接头和一体连接在所述软壳套接头上的橡胶胶囊。
10、可选地,所述橡胶胶囊为双层结构。
11、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帽结构。
12、可选地,所述导管的直径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径相等。
13、可选地,所述橡胶胶囊的厚度为2-5c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计一种注浆锚杆,注浆锚杆包括锚杆、导管和橡胶软壳,为对围岩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主动地加固围岩,在围岩上设置锚杆作为支护组件,在向围岩打入锚杆的过程中,锚杆利用导管从头部开始注浆,导管安装在锚杆的内壁中,通过导管进行注浆,在注浆的过程中,锚杆前方的橡胶软壳会逐渐变大,利用连接件使得橡胶软壳与锚杆紧密连接,保证注浆锚杆的锚固效果,本实用新型以经济、环保、高效的方式提升锚杆在岩溶地区的锚固力。
1.一种注浆锚杆,插设在围岩(1)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锚杆(2)底端的连接件(5),所述导管(3)通过所述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锚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的一端设有锚头,且所述锚头与所述锚杆(2)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位于岩壁外一侧的顶部设有注浆口,所述锚杆(2)位于岩壁外一侧的底部设有排浆口,所述注浆口用于注入注浆液,所述排浆口用于排出所述锚杆(2)内部的注浆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软壳(4)包括软壳套接头(41)和一体连接在所述软壳套接头(41)上的橡胶胶囊(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胶囊(42)为双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螺栓螺帽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的直径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胶囊(42)的厚度为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