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编码器连接,具体为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是器物的雏形制作,也是成型的最初阶段,陶艺的制作对陶艺拉坯机电机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通常在陶艺拉坯电机上安装磁性编码器,主要作用是转换机械运动到数字信号,从而方便计算机或者控制器进行处理和控制,提高了拉坯的精准度和效率,通常设置编码器支架对编码器进行安装固定;
2、现有的部分的连接结构通过支架将编码器安装到电机后部,长期振动会使编码器松动,使控制系统无法准确掌握电机转子的位置信息,导致电机的转动精度和稳定性,进而影响陶艺的拉坯制作;为此,提出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包括工作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电动机、传动轴、后端盖、编码器主体和铜套,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栓、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栓、连接孔和弹性销;
3、所述电动机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电动机的下表面安装有后端盖,所述电动机的下侧设有编码器主体,所述编码器主体的内侧壁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侧壁与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编码器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连接片,所述编码器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后端盖的下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侧壁插设有弹性销。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工作组件还包括轴承、磁铁、电路板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编码器主体的内侧壁与所述铜套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轴承。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铜套的内侧壁下侧安装有磁铁,所述编码器主体的内侧壁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霍尔传感器。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垫片、限位套、限位孔、限位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片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垫片。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铜套的外侧壁设有一对限位套。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前表面开设有一对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使连接片固定在编码器主体上,将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使连接片与后端盖固定连接,将弹性销插入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孔内,完成对编码器主体和电动机的连接,弹性销承载能力高、受变载与冲击性能好,电动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产生振动,连接片具有一定的弹性,振动时弹性销受力回弹,始终保持对连接孔的连接,不易发生偏移,从而不易使编码器松动,保障电动机转动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不易影响陶艺的拉坯制作。
1.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包括工作组件(10)和连接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10)包括电动机(11)、传动轴(12)、后端盖(13)、编码器主体(14)和铜套(15),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连接片(21)、第一螺纹孔(22)、第一螺栓(23)、第二螺纹孔(24)、第二螺栓(25)、连接孔(26)和弹性销(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10)还包括轴承(16)、磁铁(17)、电路板(18)和霍尔传感器(19),所述编码器主体(14)的内侧壁与所述铜套(15)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轴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15)的内侧壁下侧安装有磁铁(17),所述编码器主体(14)的内侧壁设有电路板(18),所述电路板(18)的上表面设有霍尔传感器(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还包括垫片(28)、限位套(29)、限位孔(210)、限位螺栓(211)和螺母(212),所述第二螺栓(25)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片(2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垫片(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15)的外侧壁设有一对限位套(2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艺拉坯机电机编码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29)的前表面开设有一对限位孔(210),所述限位孔(210)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211),所述限位螺栓(21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母(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