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锭子装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锭子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棉纺锭子纺纱机上加拈卷绕的主要部件之一,是以两点支承的细长回转轴为主体的组合件,棉纺锭子主要由锭子杆、锭盘和锭脚组成,棉纺锭子使用时,棉纺锭子锭杆容易缠绕或沾粘纺织纤维,在棉纺锭子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棉纺锭子进行清洗,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棉纺锭子清洗装置仅能够对棉纺锭子进行单一清洗,效率不高,且清洗棉纺锭子时,棉纺锭子是固定的,难以保证棉纺锭子得到全面的清洗,导致清洗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清洗锭子效率不高和清洗质量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锭子装夹机构,能够一次清洗多个锭子,且清洗质量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包括机架,还包括装夹筒;

所述机架包括基座和固定板,所述基座是中空长方体,所述固定板是位于基座上侧的长方形板体,固定板通过立柱连接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装夹筒;

所述装夹筒位于基座和固定板之间,所述装夹筒为中空圆柱体,装夹筒内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侧面上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驱动杆,所述装夹筒筒壁上自上而下对应多排驱动杆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第一圆形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设置有装夹环;

所述装夹环包括固定环和与固定环连接的从动筒,所述固定环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的圆形板体,固定环穿设在第一圆形通孔内与装夹筒转动连接,固定环的内部沿圆心对称设置有贯穿第二圆形通孔的盲孔,所述盲孔内安装有有卡环,所述从动筒位于装夹筒内,从动筒侧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从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为竖直的圆柱体,连接柱上端穿过装夹筒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下端位于装夹筒内,连接柱侧面上设置的驱动杆位于装夹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沿连接柱径向设置,相邻的每排驱动杆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每排第一圆形通孔间隔设置,每排第一圆形通孔上的装夹环通过从动杆与驱动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外圆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固定环的外圆端面与第一圆形通孔之间设置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包括卡环主体和活动杆,所述卡环主体为半圆环,所述活动杆一端连接卡环主体中部、另一端位于固定环上的盲孔内,位于盲孔内的活动杆通过连接弹簧与盲孔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装夹筒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内安装有装夹环,装夹环上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需要清洗的锭子可安装在第二圆形通孔内,并由装夹环上的卡环固定,装夹筒上的多个锭子可同时一次被清洗。

2.本实用新型的装夹环活动安装于装夹筒上,装夹环上连接有从动筒,从动筒上设置有从动杆,装夹筒内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驱动杆,从动筒上的从动杆和连接柱上的驱动杆啮合,驱动电机驱动装夹筒转动的过程中,从动筒上的从动杆受到连接柱上的驱动杆阻挡,带动从动筒旋转,从动筒的旋转带动固定环转动,从而带动装夹环上夹持的锭子绕自身转动,可保证棉纺锭子得到全面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锭子装夹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夹环安装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和装夹环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基座,2为驱动电机,3为装夹筒,4为立柱,5为固定板,6为连接柱,7为第一圆形通孔,8为固定环,9为第二圆形通孔,10为卡环主体,11为从动杆,12为从动筒,13为滚珠,14为连接弹簧,15为盲孔,16为活动杆,17为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包括机架,还包括装夹筒3;

所述机架包括基座1和固定板5,所述基座1是中空长方体,所述固定板5是位于基座1上侧的长方形板体,固定板5通过立柱4连接基座1,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有装夹筒3,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驱动电机2是台州朗博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2-90l-22.2kwb3型电机;

所述装夹筒3位于基座1和固定板5之间,所述装夹筒3是为中空圆柱体,装夹筒3内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6为竖直的圆柱体,连接柱6上端穿过装夹筒3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5、下端位于装夹筒3内,连接柱6侧面上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驱动杆17,连接柱6侧面上设置的驱动杆17位于装夹筒3内部,所述驱动杆17沿连接柱6径向设置,相邻的每排驱动杆17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装夹筒3筒壁上自上而下对应多排驱动杆17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第一圆形通孔7,相邻的每排第一圆形通孔7间隔设置,每排第一圆形通孔7上的装夹环通过从动杆11与驱动杆17传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孔7内设置有装夹环;

固定环8穿设在第一圆形通孔7内与装夹筒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8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9的圆形板体,所述固定环8的外圆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固定环8的外圆端面与第一圆形通孔7之间设置有滚珠13,固定环8的内部沿圆心对称设置有贯穿第二圆形通孔9的盲孔15,所述盲孔15内安装有有卡环,卡环包括卡环主体10和活动杆16,所述卡环主体10是半圆环,所述活动杆16一端连接卡环主体10中部、另一端位于固定环8上的盲孔15内,活动杆16通过连接弹簧14与盲孔15连接,所述从动筒12位于装夹筒3内,从动筒12侧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从动杆11。

在使用时,装夹筒3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形通孔7,第一圆形通孔7内安装有装夹环,装夹环上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9,需要清洗的锭子可安装在第二圆形通孔9内,并由装夹环上的卡环固定,装夹筒3上的多个锭子可同时一次被清洗,装夹筒3上的装夹环活动安装于装夹筒上,装夹环上连接有从动筒12,从动筒12上设置有从动杆11,装夹筒3内部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6上端穿过装夹筒3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5、下端位于装夹筒3内,连接柱6上设置有驱动杆17,从动筒12上的从动杆11和连接柱6上的驱动杆17啮合,驱动电机2驱动装夹筒3转动的过程中,从动筒12上的从动杆11受到连接柱6上的驱动杆17阻挡,带动从动筒12旋转,从动筒12的旋转带动固定环8转动,从而带动装夹环上夹持的锭子绕自身转动,可保证棉纺锭子得到全面的清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夹筒(3);

所述机架包括基座(1)和固定板(5),所述基座(1)是中空长方体,所述固定板(5)是位于基座(1)上侧的长方形板体,固定板(5)通过立柱(4)连接基座(1),所述基座(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有装夹筒(3);

所述装夹筒(3)位于基座(1)和固定板(5)之间,所述装夹筒(3)为中空圆柱体,装夹筒(3)内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6)侧面上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驱动杆(17),所述装夹筒(3)筒壁上自上而下对应多排驱动杆(17)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第一圆形通孔(7),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孔(7)内设置有装夹环;

所述装夹环包括固定环(8)和与固定环(8)固定连接的从动筒(12),所述固定环(8)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9)的圆形板体,固定环(8)穿设在第一圆形通孔(7)内与装夹筒(3)转动连接,固定环(8)的内部沿圆心对称设置有贯穿第二圆形通孔(9)的盲孔(15),所述盲孔(15)内安装有卡环,所述从动筒(12)位于装夹筒(3)内,从动筒(12)侧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从动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6)为竖直的圆柱体,连接柱(6)上端穿过装夹筒(3)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5)、下端位于装夹筒(3)内,连接柱(6)侧面上设置的驱动杆(17)位于装夹筒(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7)沿连接柱(6)径向设置,相邻的每排驱动杆(17)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每排第一圆形通孔(7)间隔设置,每排第一圆形通孔(7)上的装夹环通过从动杆(11)与驱动杆(1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的外圆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固定环(8)的外圆端面与第一圆形通孔(7)之间设置有滚珠(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包括卡环主体(10)和活动杆(16),所述卡环主体(10)为半圆环,所述活动杆(16)一端连接卡环主体(10)中部、另一端位于盲孔(15)内,活动杆(16)通过连接弹簧(14)与盲孔(15)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锭子装夹机构,包括机架和装夹筒,其中机架包括基座和固定板,所述基座是中空长方体,所述固定板是位于基座上侧的长方形板体,固定板通过立柱连接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有装夹筒;所述装夹筒位于基座和固定板之间,所述装夹筒内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侧面上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驱动杆,所述装夹筒筒壁上自上而下对应多排驱动杆设置有多排环形阵列的多个第一圆形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设置有装夹环;所述装夹环包括固定环和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从动筒,固定环穿设在第一圆形通孔内与装夹筒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清洗锭子效率不高和清洗质量不佳的问题,采用该锭子装夹机构,能够一次清洗多个锭子,且清洗质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龙;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