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3  32


本技术涉及高温灭菌混悬液,特别涉及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单位,在涉及高压灭菌混悬液产品时,由于灭菌时温度过高,在灭菌后需要对混悬液产品进行降温,并且如果不趁热晃动分散混悬液产品容易造成聚集沉淀,所以需要同时解决降温和分散两个问题。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工作人员带上隔热手套,一瓶瓶摇晃,但此时混悬液产品温度接近100℃,一瓶瓶摇晃效率低的同时还很容易烫伤工作人员,安全性较低。

2、公告号为cn11399645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旋风型低温离心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旋风隔热离心腔体和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设置在旋风隔热离心腔体两侧,旋风隔热离心腔体内部中心设置有水平转子,水平转子环绕旋转轴设置,皮带一端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旋转轴的一端;旋风隔热离心腔体一端设置有气流管道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气流管道出口,旋风隔热离心腔体靠近气流管道进口一端设置有气流分散片,气流在气流分散片和水平转子作用下形成旋转风流,并与转动的水平转子进行热交换,对水平转子内放置的样品进行冷却降温。该装置虽然能通过气流对水平转子内放置的样品进行降温,但该装置的水平转子在水平方向旋转,通过离心力分离样品内的悬浮微粒,悬浮微粒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不能实现分散的功能,并且由于水平转子空间有限,不能同时放置大量的样品,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包括支架、轮毂、手柄、固定箱、智能控制系统和转轴;

3、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两端位于支架外侧;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轮毂,所述轮毂位于支架内部,所述轮毂中间固定有固定箱;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和手柄固定连接;

4、所述固定箱顶部设置有与固定箱大小相适应的盖板;

5、所述盖板一端与固定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箱卡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无线通信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上均布有散热孔。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内设置有大小与固定箱相适应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混悬液试产品。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设置有多个。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高温灭菌后的混悬液放入固定箱内,通过手柄或智能控制系统来使装置转动,令装置内的混悬液产品在竖直方向转动,在转动时,混悬液产品会高速旋转并通过气流降低温度的同时,混悬液产品内的混悬液会上下颠倒,进而实现混悬液的分散;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箱,实现同时降温分散大量的混悬液产品。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作人员一个个手持摇晃,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装置体积小、功率低,可直接安装于车间与实验室内,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轮毂(2)、手柄(3)、固定箱(4)、智能控制系统(5)和转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5)无线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上均布有散热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内设置有大小与固定箱(4)相适应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混悬液试产品。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设置有多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自两用降温分散装置,涉及高温灭菌混悬液技术领域。包括支架、轮毂、手柄、固定箱、智能控制系统和转轴;转轴设置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轮毂,轮毂位于支架内部,两个轮毂中间固定有多个固定箱,固定箱顶部设置有与固定箱大小相适应的盖板,盖板一端与固定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箱卡接;转轴的两端伸出支架,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和手柄固定连接,实现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场景,能一次性对多个混悬液产品进行降温分散,并且降温分散时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无需工作人员手持晃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华,田正银,刘在青,袁洪军,刘国忠,胡璐璐,李姗姗,郑燕,魏佩华,王静,李莎,肖建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