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3


本实用新型属于鹿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



背景技术:

在鹿的养殖过程中,食槽大多设置于圈舍的侧墙处,即在侧墙下部开口,将食槽设置于侧墙下部的开口处,使得工作人员无需进入圈舍,在圈舍外部即可通过开口向食槽内放置饲料,这种设置可使得工作人员不与鹿进行接触,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同时又不会对鹿产生惊扰,有利于鹿的生长发育。但这种设置在鹿茸生长时会给鹿带来极大的不便,鹿在食槽进食时,鹿茸的顶部容易与食槽上方的圈舍侧墙发生碰撞,对鹿茸造成损伤;当鹿茸较长时,鹿茸顶在侧墙上使得鹿头部无法进入食槽内部,从而造成无法进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包括设置于鹿圈舍其中一面侧墙处的食槽本体,所述食槽本体沿所在侧墙的长度方向设置,食槽本体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杆,食槽本体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可沿食槽本体的宽度方向移动,防护栏的底部固定有多个与下支撑杆相对应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下支撑杆上,套筒可沿下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食槽本体的上方沿食槽本体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固定于圈舍的顶部,所述防护栏的顶部设有与上支撑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支撑杆从通孔中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的长度与所述食槽本体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食槽本体的宽度为1-1.5m。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杆为2-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食槽上方设置可沿其宽度方向水平移动的防护栏,代替传统食槽上方的圈舍侧墙,便于工作人员向食槽内放置饲料,并通过移动防护栏,使得鹿在进食时鹿茸不与防护栏发生碰撞,有效保护鹿茸不受损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食槽,2-下支撑杆,3-防护栏,4-套筒,5-上支撑杆,6-通孔,7-鹿圈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包括设置于鹿圈舍7其中一面侧墙处的食槽本体1,食槽本体1的形状为传统长方形结构,食槽本体1的宽度为1-1.5m,食槽本体1沿所在侧墙的长度方向设置,食槽本体1的顶部沿食槽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有2-6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杆2,具体个数可根据食槽本体1的长度确定,食槽本体1的上方沿食槽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防护栏3,防护栏3的长度与食槽本体1的长度一致,防护栏3用于代替鹿圈舍7的侧墙,用于防止鹿从食槽本体1的上方离开鹿圈舍7,防护栏3可沿食槽本体1的宽度方向移动,防护栏3的底部固定有多个与下支撑杆2相对应的套筒4,套筒4套设于下支撑杆2上,套筒4可沿下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移动,即防护栏3通过套筒4安装于下支撑杆2上沿下支撑杆2长度方向移动。

食槽本体1的上方沿食槽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呈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5,上支撑杆5固定于圈舍7的顶部,防护栏3的顶部设有与上支撑杆5相对应的通孔6,上支撑杆5从通孔6中传过,上支撑杆5起到对防护栏3的加固限位作用,用于防止防护栏3在移动过程中倾倒,保持其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需向食槽本体1内添加饲料,将防护栏3向圈舍7内部方向推动,使的防护栏3位于食槽本体1靠近圈舍7内部一侧,工作人员将饲料放置于食槽本体1内并使其靠近圈舍7,以便于鹿食用;饲料投放完毕后,将防护栏3拉出至食槽远离圈舍7一侧,以便于鹿进食饲料,在进食过程中,因食槽本体1宽1-1.5m,其长度充足,鹿的鹿茸不会与防护栏3发生碰撞,有效的防止了鹿在进食时因鹿茸与侧墙产生碰撞,造成鹿茸损伤,同时又保证了鹿茸的正常生长。


技术特征:

1.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鹿圈舍其中一面侧墙处的食槽本体,所述食槽本体沿所在侧墙的长度方向设置,食槽本体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杆,食槽本体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可沿食槽本体的宽度方向移动,防护栏的底部固定有多个与下支撑杆相对应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下支撑杆上,套筒可沿下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本体的上方沿食槽本体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固定于圈舍的顶部,所述防护栏的顶部设有与上支撑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支撑杆从通孔中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的长度与所述食槽本体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本体的宽度为1-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为2-6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损伤鹿茸的鹿食槽,包括设置于鹿圈舍其中一面侧墙处的食槽本体,所述食槽本体沿所在侧墙的长度方向设置,食槽本体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杆,食槽本体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可沿食槽本体的宽度方向移动,防护栏的底部固定有多个与下支撑杆相对应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下支撑杆上,套筒可沿下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在食槽上方设置可沿其宽度方向水平移动的防护栏,代替传统食槽上方的圈舍侧墙,便于工作人员向食槽内放置饲料,并通过移动防护栏,使得鹿在进食时鹿茸不与防护栏发生碰撞,有效保护鹿茸不受损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董崇山;程华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