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面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自己时间的利用越来越苛刻,生活中,道路会因为承受不了长时间的车辆碾压,而出现裂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道路的裂痕越来越大,应当及时对其进行修复和养护,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工厂车间进行清理吸尘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路面不平整造成移动不方便,并且会出现滚动轮卡顿的情况,同时修复用原料保存不方便,容易出现结块的情况,这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的使用范围,而且使用不够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路面不平整造成移动不方便,并且会出现滚动轮卡顿的情况,同时修复用原料保存不方便,容易出现结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包括乘料桶,所述乘料桶一端设有推手和封闭盖、并且乘料桶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外壁固定有连接履带,所述乘料桶两侧设置有固定电机和搅拌扇,其中,
远离搅拌扇的所述乘料桶一端固定有抽动泵、并且抽动泵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固定管道,所述封闭盖上连接有固定连接杆、并且固定连接杆固定在乘料桶上。
优选的,所述封闭盖的竖截面为“c”字形结构,且封闭盖的一端长宽大于其另一端的长宽,并且封闭盖一端的长宽大于乘料桶一端的长宽。
优选的,所述固定电机和搅拌扇均设置有两个,且固定电机和搅拌扇关于乘料桶的轴心对称分布,并且固定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扇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共设置有十个,且移动轮为两组,并且移动轮外壁均匀分布有凸起块,移动轮通过其凸起块与连接履带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乘料桶通过其一端设有的固定连接杆与封闭盖相连接,且乘料桶上端的内部形状与封闭盖的外部形状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杆为倒“凵”字形结构,且固定连接杆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连接杆通过其两端与乘料桶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
1.设置有封闭盖一端的长宽大于乘料桶一端的长宽,这样的设计方便封闭盖固定在乘料桶上端,并且使用者可以将封闭盖将乘料桶一端完全封闭住,避免乘料桶内的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会向外溅落。
2.设置有乘料桶通过其一端设有的固定连接杆与封闭盖为滑动连接,这样的设计方便乘料桶通过其竖截面为“c”字形结构在封闭盖上移动,并且封闭盖与乘料桶的开合,有利于原料的倒入和搅拌;
3.设置有移动轮通过其凸起块与连接履带相契合,这样的设计方便推手推动该装置在地面上移动,并且该装置底部设有的连接履带在地面上移动,并且因为连接履带与的移动轮在乘料桶下端相契合,方便连接履带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轮上设有的凸起块带动移动轮移动,避免因为路面不平整造成移动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闭盖与乘料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手,2、封闭盖,3、固定电机,4、搅拌扇,5、移动轮,6、连接固定管道,7、乘料桶,8、抽动泵,9、连接履带,10、固定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包括推手1、封闭盖2、固定电机3、搅拌扇4、移动轮5、连接固定管道6、乘料桶7、抽动泵8、连接履带9和固定连接杆10,所述乘料桶7一端设有推手1和封闭盖2、并且乘料桶7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封闭盖2的竖截面为“c”字形结构,且封闭盖2的一端长宽大于其另一端的长宽,并且封闭盖2一端的长宽大于乘料桶7一端的长宽,这样的设计方便竖截面为“c”字形结构的封闭盖2放置在乘料桶7内,并且乘料桶7与封闭盖2连接时,封闭盖2较宽的一端可以起到对乘料桶7开口处密封性,所述移动轮5共设置有十个,且移动轮5为两组,并且移动轮5外壁均匀分布有凸起块,移动轮5通过其凸起块与连接履带9相契合,此结构能够使使用者通过推动乘料桶7在地面上移动时,连接履带9在地面上移动,并且连接履带9契合有的移动轮5在乘料桶7下端转动,进而带动该装置在地面上移动,所述移动轮5外壁固定有连接履带9,所述乘料桶7两侧设置有固定电机3和搅拌扇4,所述固定电机3和搅拌扇4均设置有两个,且固定电机3和搅拌扇4关于乘料桶7的轴心对称分布,并且固定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扇4构成转动结构,这样的设计方便固定电机3通过联轴器带动搅拌扇4转动,并且方便两个搅拌扇4在乘料桶7两侧移动,方便在连接固定管道6在对地面裂缝进行填补时,乘料桶7内的原料可以一直被搅拌扇4搅拌,避免原料出现结块的情况,其中,
远离搅拌扇4的所述乘料桶7一端固定有抽动泵8、并且抽动泵8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固定管道6,所述封闭盖2上连接有固定连接杆10、并且固定连接杆10固定在乘料桶7上,所述乘料桶7通过其一端设有的固定连接杆10与封闭盖2相连接,且乘料桶7上端的内部形状与封闭盖2的外部形状相吻合,此结构能够使乘料桶7上设有的固定连接杆10与封闭盖2相连接,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抽动封闭盖2使乘料桶7的入口打开,并且封闭盖2可以固定在乘料桶7上端,避免乘料桶7内的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会向外溅落,所述固定连接杆10为倒“凵”字形结构,且固定连接杆10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连接杆10通过其两端与乘料桶7为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方便倒“凵”字形结构的固定连接杆10固定在乘料桶7上,并且方便竖截面为“c”字形结构的封闭盖2通过固定连接杆10在乘料桶7上移动,便于封闭盖2与乘料桶7开合。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可以通过推手1推动该装置在地面上移动,并且该装置底部设有的连接履带9在地面上移动,并且因为连接履带9与的移动轮5在乘料桶7下端相契合,方便连接履带9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轮5上设有的凸起块带动移动轮5移动,避免因为路面不平整造成移动不方便,并且会出现移动轮5卡顿的情况,随后使用者可以将原料与水倒入乘料桶7,并且使用者可以启动固定电机3,使固定电机3通过联轴器带动搅拌扇4转动,同时方便两个搅拌扇4在乘料桶7两侧移动,然后使用者可以启动抽动泵8,使混合好的原料通过抽动泵8一端设有的连接固定管道6在对地面裂缝进行填补,并且乘料桶7内的原料可以一直被搅拌扇4搅拌,避免原料出现结块的情况,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包括乘料桶(7),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料桶(7)一端设有推手(1)和封闭盖(2)、并且乘料桶(7)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移动轮(5)外壁固定有连接履带(9),所述乘料桶(7)两侧设置有固定电机(3)和搅拌扇(4),其中,
远离搅拌扇(4)的所述乘料桶(7)一端固定有抽动泵(8)、并且抽动泵(8)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固定管道(6),所述封闭盖(2)上连接有固定连接杆(10)、并且固定连接杆(10)固定在乘料桶(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2)的竖截面为“c”字形结构,且封闭盖(2)的一端长宽大于其另一端的长宽,并且封闭盖(2)一端的长宽大于乘料桶(7)一端的长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机(3)和搅拌扇(4)均设置有两个,且固定电机(3)和搅拌扇(4)关于乘料桶(7)的轴心对称分布,并且固定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扇(4)构成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5)共设置有十个,且移动轮(5)为两组,并且移动轮(5)外壁均匀分布有凸起块,移动轮(5)通过其凸起块与连接履带(9)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料桶(7)通过其一端设有的固定连接杆(10)与封闭盖(2)相连接,且乘料桶(7)上端的内部形状与封闭盖(2)的外部形状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道面裂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杆(10)为倒“凵”字形结构,且固定连接杆(10)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连接杆(10)通过其两端与乘料桶(7)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