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纺织加工,尤其是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纺织行业中,纺纱机是常用设备,用于将条状的棉条加工成纺织纱线,纱线再被收卷于收卷筒上,形成纱线卷,纱线卷能够收纳大量的纱线。
2、目前,现有的纺纱机顶部设置有传送带,当收卷筒完成收卷之后,会有机械手将纱线卷放置在传送带,传送带将纱线卷传送到打包区域,再由人工进行打包。
3、然而,现有的纺纱机通过传送带将纱线卷传送到打包区域时,纱线卷直接从传送带一端传出并且掉落在收料框,在收料框内摆放混乱,需要整理后再进行打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能够使传送带传出的纱线卷不掉落在外,无需整理纱线卷后再进行打包。
2、本申请提供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传送带出料端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部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承载台开设有凹槽,所述承载台位于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感应件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卷由传送带被传出到承载台上,使得被传送带传出的纱线卷留在承载台上等待打包,承载台上的感应件受到纱线卷的压力后触发触发件发送暂停信号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收到信号后停止电机的运转,进而传送带暂停传动,尽量避免传送带持续传送纱线卷导致多个纱线卷在承载台和传送带上发生堆积,从而影响传送带的正常工作,直到承载台上的纱线卷被取出后,感应件复位,触发触发器发送运行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电机,传送带继续传送纱线卷至承载台上。
5、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触发件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输出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抵接于感应件远离传送带一端的底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卷落到感应件上,滑轮受到感应件的压力后触发行程开关改变控制器的电路状态,进而控制传送带的传动暂停,尽量避免纱线卷在传送带上的堆积。
7、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触发件包括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感应件远离传送带一端底面一体成型有挡块,所述挡块滑动穿插于凹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卷落到感应件上,挡块受到压力向第一红外感应器的接收端方向移动,阻挡第一红外感应器发送端的红外线射到接收端,从而触发第一红外感应器发送暂停信号到控制器,进而控制传送带的传动暂停,尽量避免纱线卷的堆积。
9、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台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扭簧与感应件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总是驱动感应件远离承载台方向运动,感应件在受到纱线卷的压力时,沿着连接板的侧面克服扭簧扭力向承载台方向发生转动,连接板能够减少感应件在转动时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感应件转动的稳定性,感应件触发承载台凹槽内的触发件发送暂停信号,当纱线卷被取出时,感应件通过扭簧扭力恢复自然状态,控制器重新启动传送带,感应件等待下一个纱线卷落入,提高了感应件触发触发件发生不同信号的准确性。
11、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台远离传送带顶端设置有限位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架能够尽量避免纱线卷从承载台远离传送带一端掉落到传送带外。
13、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台远离感应件顶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感应件和支撑件均开设有长槽,所述支撑件和感应件位于长槽内设置有转动轮组,所述转动轮组顶面相互朝向倾斜。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轮组能够使得纱线卷更加顺畅地在感应件和支撑件上运动,同时转动轮组对纱线卷提供了支撑力,尽量避免纱线卷从承载台上掉落。
15、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轮组为交错设置的多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于长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卷在承载台靠近传送带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并抵接于限位架时,多个交错排布的转动轮能够减缓纱线卷受传送带运动而在承载台上移动的速度,减小纱线卷在抵接到限位架上时发生回弹的距离,使纱线卷尽快处于静止状态,便于人工打包。
17、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传送带靠近承载台一端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传送带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触发件电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红外感应器能检测纱线卷是否有阻挡红外线的接收,检测到纱线卷后发送暂停信号控制传送带暂停,在纱线卷处于承载台上时,若纱线卷到达,触发件和第二红外感应器控制器停止传送带的电机的运作;若纱线卷未到达,第二红外感应器使控制器不控制电机暂停,直到纱线卷到达第二红外感应器处,传送带暂停,减少了等待纱线卷落到承载台上的时间,提高打包的效率。
19、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感应件与支撑件对于承载台的顶面之间设置有一定角度,所述感应件与承载台的角度小于支撑件与承载台的角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稳定夹持纱线卷,使纱线卷不易从承载台上掉落,同时使纱线卷的重心往第一凸块方向偏移,感应件受到纱线卷更大的压力提高感应件触发触发件的灵敏度。
21、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传送带与承载台之间设置有限位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量避免纱线卷在碰撞到限位架发生回弹时接触到传送带,从而减少传送带对回弹的纱线卷的磨损,且不易在传送带和承载台之间的空隙内发生打滑,造成纱线卷在传送带上的堵塞。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申请中被传送带传出的纱线卷能够留在承载台上等待人工打包,而不掉落在传送带外,减少纱线卷的堆放杂乱的现象,承载台上的感应件受到纱线卷的压力后使触发件发送暂停信号到控制器上,控制器使电机停止运转,进而传送带暂停传动,下一个纱线卷在传送带上停止被运输,减少传送带持续传送纱线卷而导致多个纱线卷在承载台和传送带上发生堆积的可能性。
1.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传送带(1)出料端设置有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顶部设置有感应件(5),所述承载台(2)开设有凹槽(6),所述承载台(2)位于凹槽(6)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感应件(5)的触发件(7),所述触发件(7)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7)包括行程开关(70),所述行程开关(70)的输出端设置有滑轮(71),所述滑轮(71)抵接于感应件(5)远离传送带(1)一端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7)包括第一红外感应器(72),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72)与凹槽(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感应件(5)远离传送带(1)一端底面一体成型有挡块(8),所述挡块(8)滑动穿插于凹槽(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一侧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通过扭簧(4)与感应件(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远离传送带(1)顶端设置有限位架(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远离感应件(5)顶侧设置有支撑件(10),所述感应件(5)和支撑件(10)均开设有长槽(11),所述支撑件(10)和感应件(5)位于长槽(11)内设置有转动轮组(12),所述转动轮组(12)顶面相互朝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组(12)为交错设置的多个转动轮(120),所述转动轮(120)转动连接于长槽(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靠近承载台(2)一端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14),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14)与传送带(1)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14)与触发件(7)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5)与支撑件(10)对于承载台(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一定角度,所述感应件(5)与承载台(2)的角度小于支撑件(10)与承载台(2)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卷打包等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与承载台(2)之间设置有限位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