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架设方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直线高跨塔输电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路线大多经过城市绿化带等地方。

目前可见的直线高跨塔的塔身大多都是上吸下宽,对于野外空旷的地方比较适合,但是对于树木集中的绿化带就会显得塔身格外的大,塔身占用了过多的空间,容易与绿化带产生冲突,所以需要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上端设置有下连接臂,下连接臂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下连接臂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臂的下端,两个上连接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下表面的两端处,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地线支架,横梁的左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横担,两个上连接臂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横担,塔身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羊角塔腿,四个羊角塔腿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固定固定连接十字连接钢架的四个断点,羊角塔腿固定连接在水泥底座的内部,水泥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拉紧结构,拉紧结构包括钢索和水泥钉,钢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塔身上,钢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泥钉上,水泥钉固定在水泥底座内部,两个上连接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飘旗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飘旗装置包括交叉固定杆架和彩旗,交叉固定杆架的四个端点分别固定连接早两个上连接臂的侧面,交叉固定杆架的交叉处通过细绳固定连接有彩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线横担在第二导线横担的上方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5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连接臂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地线支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地线支架分别分布在横梁上表面的两端,第一导线横担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第二导线横担设置有连个且相互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羊角塔腿设置有四个且相互组成一个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塔身为垂直修长结构,在绿化带中架设走线的时候,塔身可以占用更少的空间,给与更多空间供树苗成长,通过两个拉紧结构将塔身给拉紧在水泥底座上,可以有效的保持塔身的稳定性,减少风力对塔身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羊角塔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塔身;2、下连接臂;3、上连接臂;4、横梁;5、地线支架;6、第一导线横担;7、第二导线横担;8、羊角塔腿;9、钢索;10、水泥钉;11、水泥底座;12、十字连接钢架;13、交叉固定杆架;14、彩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包括塔身1、下连接臂2、上连接臂3、横梁4、地线支架5、第一导线横担6、第二导线横担7、羊角塔腿8、钢索9、水泥钉10、水泥底座11、十字连接钢架12、交叉固定杆架13和彩旗14,所述塔身1的上端设置有下连接臂2,下连接臂2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下连接臂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臂3的下端,上连接臂3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上连接臂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梁4下表面的两端处,横梁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地线支架5,地线支架5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地线支架5分别分布在横梁4上表面的两端,横梁4的左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横担6,第一导线横担6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上连接臂3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横担7,第二导线横担7设置有连个且相互对称,塔身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羊角塔腿8,羊角塔腿8设置有四个且相互组成一个矩形,四个羊角塔腿8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固定固定连接十字连接钢架12的四个断点,十字连接钢架12可以增加四个羊角塔腿8之间的连接强度,羊角塔腿8固定连接在水泥底座11的内部,水泥底座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拉紧结构,拉紧结构包括钢索9和水泥钉10,钢索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塔身1上,钢索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泥钉10上,水泥钉10固定在水泥底座11内部,两个上连接臂3之间固定连接有飘旗装置;第一导线横担6和第二导线横担7用来悬挂两项输电线,地线支架5用来固定固定地线,塔身1为垂直修长结构,在绿化带中架设走线的时候,塔身1可以占用更少的空间,给与更多空间供树苗成长,通过两个拉紧结构将塔身1给拉紧在水泥底座11上,可以有效的保持塔身1的稳定性,减少风力对塔身1的影响。

所述飘旗装置包括交叉固定杆架13和彩旗14,交叉固定杆架13的四个端点分别固定连接早两个上连接臂3的侧面,交叉固定杆架13的交叉处通过细绳固定连接有彩旗14,由于本直线高跨塔时架设在绿化带中的,当有风的时候,彩旗14随风飘逸,可以增加绿化带的美观程度。

所述第一导线横担6在第二导线横担7的上方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5米,给与电线更大的架设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包括塔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1)的上端设置有下连接臂(2),下连接臂(2)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下连接臂(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臂(3)的下端,两个上连接臂(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梁(4)下表面的两端处,横梁(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地线支架(5),横梁(4)的左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横担(6),两个上连接臂(3)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横担(7),塔身(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羊角塔腿(8),四个羊角塔腿(8)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固定固定连接十字连接钢架(12)的四个断点,羊角塔腿(8)固定连接在水泥底座(11)的内部,水泥底座(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拉紧结构,拉紧结构包括钢索(9)和水泥钉(10),钢索(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塔身(1)上,钢索(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泥钉(10)上,水泥钉(10)固定在水泥底座(11)内部,两个上连接臂(3)之间固定连接有飘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飘旗装置包括交叉固定杆架(13)和彩旗(14),交叉固定杆架(13)的四个端点分别固定连接早两个上连接臂(3)的侧面,交叉固定杆架(13)的交叉处通过细绳固定连接有彩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6)在第二导线横担(7)的上方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臂(3)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地线支架(5)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地线支架(5)分别分布在横梁(4)上表面的两端,第一导线横担(6)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第二导线横担(7)设置有连个且相互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角塔腿(8)设置有四个且相互组成一个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带架设的直线高跨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上端设置有下连接臂,下连接臂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两个下连接臂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臂的下端,两个上连接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下表面的两端处,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地线支架,横梁的左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横担,两个上连接臂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横担,四个羊角塔腿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固定固定连接十字连接钢架的四个断点,本实用新型中塔身为垂直修长结构,在绿化带中架设走线的时候,塔身可以占用更少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叶楚波;李瑾;杨涛;宋俊泉;赵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鄂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