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备受关注,异质结电池由于采用了较好的钝化技术,有效提高了开路电压,异质结电池当前的栅线通常采用纯银浆料。由于银的总产量较少,单价较高,所以导致异质结电池价格居高不下,无法大批量的使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银铜浆料来替代纯银浆料,上述的银铜浆料对水汽更加敏感。而且,对于欧美市场,出于对光伏组件的外观及防眩光等需求,民用及商用屋顶一般要求采用全黑的光伏组件。然而,常规的光伏组件的胶膜防水性较差,使用常规的胶膜会在pct测试后出现el发黑现象,不利于光伏组件的电流收集,降低了光伏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胶膜具有较好的防液性能,当胶膜用于光伏组件时,有利于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包括: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设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防液层,所述防液层设在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之间。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通过设置防液层,胶膜具有较好的防液性能,水汽也不易穿透胶膜,从而当胶膜用于光伏组件时,使得水汽或者其它液体不易渗入光伏组件内部,对光伏组件的采用银铜浆料制作的栅线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浆料不易被腐蚀,从而有利于栅线电流的收集,进而有利于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液层的水汽透过率为w1,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水汽透过率为w2,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水汽透过率为w3,其中,所述w1、w2和w3分别满足:w1<w2,w1<w3。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液层的厚度为d,其中,所述d满足:2mm≤d≤5mm。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液层为丁基胶层。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液层为黑色防液层。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粘接层为透明poe胶膜或透明eva胶膜,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白色poe胶膜、白色eva胶膜、透明poe胶膜或透明eva胶膜。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在所述第一盖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电池层,所述电池层设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胶膜设在所述电池层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胶膜的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电池层相连,所述胶膜的第二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盖板相连。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层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设有第一胶膜,所述第一胶膜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同。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为玻璃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为背板。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层的水汽透过率为w1,所述第一粘接层的水汽透过率为w2,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水汽透过率为w3,其中,所述w1、w2和w3分别满足:w1<w2,w1<w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层的厚度为d,其中,所述d满足:2mm≤d≤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层为丁基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层为黑色防液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为透明poe胶膜或透明eva胶膜,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白色poe胶膜、白色eva胶膜、透明poe胶膜或透明eva胶膜。
7.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层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设有第一胶膜,所述第一胶膜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为玻璃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为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