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中医推拿,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经查询,在中国专利网上公开号为cn112220638a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无法贴合病人不同按摩姿势的问题,但是,该装置还存在如下问题,如医护人员无法对按摩床的床板随意的升高和降低,以方便对病人更为顺畅舒适的诊断和治疗。
2、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中医推拿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支撑板、活动柱、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固定管和限位杆;
3、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四个角附近固定设置有滑轮,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长槽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固定的滑轮与所述长槽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管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4、所述下支撑板的一侧还开设有槽口,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板的槽口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弱吸附磁铁。
6、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管体、长杆、固定条、圆板、涡状条、旋转机构以及曲面板,所述底座的内嵌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处,所述管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杆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上下两端的管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管体的中间处开设有槽口,所述固定条的一侧面与所述槽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所述圆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板周围设置所述涡状条,所述圆板的另一面与所述旋转机构的一侧轴承内圈连接,所述曲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长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管体的中间位置比所述管体的上下两端的管体粗,所述长杆的一侧面阵列设置有齿条。
8、优选地,所述涡状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长杆的齿条之间贴合,所述曲面板开设有螺栓孔。
9、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盘、齿轮、套圈、固定块、活动板、楔形块和动力杆,所述转盘的圆心位置内嵌有轴承,所述齿轮的一侧面与所述转盘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套圈的一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套圈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和所述动力杆的一端,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弱吸附磁铁吸附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下支撑板上表面的长槽孔,方便升降机构对第二活动杆上升或者下降时,对床板高度的随时调控,进一步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
12、2、通过设置限位杆和弱吸附磁铁实现操作人员在对床板高度进行调节时,限位杆和弱吸附磁铁同时提供了限位作用,同步的可对动力杆进行复位,只需要操作人员站着就可以完成对床板的升高操作。
1.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下支撑板(20)、活动柱(21)、第一固定杆(22)、第二固定杆(23)、第一活动杆(24)、第二活动杆(25)、固定管(26)和限位杆(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杆(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弱吸附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底座(31)、管体(32)、长杆(33)、固定条(34)、圆板(35)、涡状条(36)、旋转机构(37)以及曲面板(38),所述底座(31)的内嵌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20)的上表面处,所述管体(3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长杆(33)的侧面与所述管体(32)的上下两端的管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管体(32)的中间处开设有槽口,所述固定条(34)的一侧面与所述槽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34)的一端与所述圆板(35)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板(35)周围设置所述涡状条(36),所述圆板(35)的另一面与所述旋转机构(37)的一侧轴承内圈连接,所述曲面板(38)的下表面与所述长杆(33)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2)的中间位置比所述管体(32)的上下两端的管体粗,所述长杆(33)的一侧面阵列设置有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状条(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长杆(33)的齿条之间贴合,所述曲面板(38)开设有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7)包括转盘(371)、齿轮(372)、套圈(373)、固定块(374)、活动板(375)、楔形块(376)和动力杆(377),所述转盘(371)的圆心位置内嵌有轴承,所述齿轮(372)的一侧面与所述转盘(37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套圈(373)的一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套圈(373)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74)的一端和所述动力杆(377)的一端,所述固定块(374)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375)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活动板(375)的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块(37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杆(377)的另一端与所述弱吸附磁铁吸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