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及基于结构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9  28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及基于结构的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1、余热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回收利用余热是节约资源的关键;

2、在工业余热的回收,其中包含有输送高温废气的管道的外壁安装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对管道内的高温废气内的余热进行吸收,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吸收的过程中,余热吸收系统内的吸热板与管道之间出现缝隙,缝隙容易导致吸热板无法与管道之间贴合,且管道在输送高温废气时产生振动也容易导致管道与吸热板之间出现缝隙,影响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的目的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管道外壁设有辅助贴合的贴合结构及基于结构的废气管道余热回收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滑动连接有贴合结构;

4、贴合结构,其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辅助板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辅助板顶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设置有弧形杆,所述横杆顶部设置有第一贴合块,所述弧形杆顶部设置有第二贴合块。

5、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开设有弧形的辅助槽。

6、优选的,还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旋转轴,所述螺纹杆底部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圈底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辅助槽卡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冷水仓,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热水仓,所述冷水仓和热水仓之间开设有分离仓。

8、优选的,所述分离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设置为s形。

9、优选的,所述冷水仓和热水仓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冷水仓和热水仓与横杆连通,所述横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通过管道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贴合块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贴合块环形阵列于弧形杆的内侧。

11、一种基于上述的管道贴合结构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管道外壁设置辅助贴合的贴合结构形成的高温废气管道余热吸收系统。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可以进行升降的辅助板,使管道在振动的过程中对第一贴合块和第二贴合块进行挤压,且复位弹簧推动辅助板移动,使辅助板的第一贴合块和第二贴合块始终与管道的外壁贴合,形成吸热结构与管道持续保持贴合,从而可以实时对管道的高温废气内的余热进行吸收。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内部滑动连接有贴合结构(16);贴合结构(16),其包括辅助板(1601),所述辅助板(1601)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5)的内部,所述辅助板(1601)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602),所述辅助板(1601)顶部设置有横杆(1603),所述横杆(160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1603)之间设置有弧形杆(1604),所述横杆(1603)顶部设置有第一贴合块(1605),所述弧形杆(1604)顶部设置有第二贴合块(1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壳体(1)外壁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底部开设有弧形的辅助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旋转轴(9),所述螺纹杆(8)底部设置有固定圈(7),所述固定圈(7)与螺纹杆(8)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圈(7)底部设置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与辅助槽(5)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冷水仓(10),所述壳体(1)内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热水仓(11),所述冷水仓(10)和热水仓(11)之间开设有分离仓(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12)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13),所述导热管(13)设置为s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仓(10)和热水仓(11)底部设置有连接管(14),所述冷水仓(10)和热水仓(11)与横杆(1603)连通,所述横杆(160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杆(1603)通过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块(160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贴合块(1606)环形阵列于弧形杆(1604)的内侧。

8.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管道贴合结构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管道外壁设置辅助贴合的贴合结构形成的高温废气管道余热吸收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贴合结构及基于结构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贴合结构,其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辅助板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辅助板顶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设置有弧形杆,所述横杆顶部设置有第一贴合块,所述弧形杆顶部设置有第二贴合块。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可以进行升降的辅助板,使管道在振动的过程中对第一贴合块和第二贴合块进行挤压,且复位弹簧推动辅助板移动,使辅助板的第一贴合块和第二贴合块始终与管道的外壁贴合,从而可以实时对管道内的高温废气内的余热进行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生,王颜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长丰太和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3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