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9  31


本技术涉及液化气瓶输送,尤其是指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液化气瓶的使用安全性,在液化气瓶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对液化气瓶进行气密性试验。

2、现有的液化气瓶气密性试验设备中气瓶的输送方式都是以通过气动升降装置将气瓶整体浸入水槽,观察气瓶瓶口有无气泡产生来判断其气密性是否合格。而由于气瓶的瓶口为朝上方向,只有在气瓶足够位移至水槽之后,使得瓶口浸入到水槽当中,才能做出气密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翻转带动气瓶浸入至水槽当中,以确保针对性对气瓶瓶口处浸入至水槽当中,以便其瓶口处气密性检测。

2、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包括组装在水槽上方的翻瓶框,翻瓶框由底板和左右侧板组成,并翻瓶框上端开口,翻瓶框内设用于放置气瓶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侧壁设有夹持模块;夹持模块延伸至容纳腔室内部,用于夹持容纳腔室内放置的气瓶;还包括有托架,托架包括支脚和横架,支脚组装在水槽侧部,横架组装在水槽上方,并横架上设有翻转模块;翻转模块包括组装在横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底板组装。

3、进一步地,旋转电机分为两组,分别组装在底板左右端。

4、进一步地,夹持模块分为上、下端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

5、进一步地,第一夹持机构分为左端的固定夹板,和右端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外侧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贯穿侧板沿向外部。

6、进一步地,第二夹持机构分为左右端、处于容纳腔室内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外侧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贯穿侧板沿向外部。

7、进一步地,翻瓶框前后端设有护栏。

8、进一步地,横架上设有可实现翻瓶框上下翻转的槽位。

9、进一步地,翻瓶框外侧设有与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连接的伸缩电机组,电机组驱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位移。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不同于气动升降运输,而是直接以翻转机构形式完成对翻瓶框内气瓶的翻转运输,从而保证气瓶的瓶口能够浸入到水槽当中,以针对性的完成对气瓶瓶口处的气密性检测。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包括组装在水槽上方的翻瓶框(1),翻瓶框(1)由底板(101)和左右侧板(102)组成,并翻瓶框(1)上端开口(10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电机(401)分为两组,分别组装在底板(101)左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模块(2)分为上、下端的第一夹持机构(201)和第二夹持机构(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机构(201)分为左端的固定夹板(203),和右端的第一夹板(204),第一夹板(204)外侧设有第一伸缩杆(205),第一伸缩杆(205)贯穿侧板(102)沿向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持机构(202)分为左右端、处于容纳腔室(104)内的第二夹板(206),第二夹板(206)外侧设有第二伸缩杆(207),第二伸缩杆(207)贯穿侧板(102)沿向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翻瓶框(1)前后端设有护栏(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液化气瓶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液化气瓶气密检测用输送装置,包括组装在水槽上方的翻瓶框,翻瓶框由底板和左右侧板组成,并翻瓶框上端开口,翻瓶框内设用于放置气瓶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侧壁设有夹持模块;夹持模块延伸至容纳腔室内部,用于夹持容纳腔室内放置的气瓶;还包括有托架,托架包括支脚和横架,支脚组装在水槽侧部,横架组装在水槽上方,并横架上设有翻转模块;翻转模块包括组装在横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底板组装;该技术是直接以翻转机构形式完成对翻瓶框内气瓶的翻转运输,从而保证气瓶的瓶口能够浸入到水槽当中,以针对性的完成对气瓶瓶口处的气密性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春,李洪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精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