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8  32


本技术涉及铅芯棒加工,具体是涉及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


背景技术:

1、铅芯棒是一种用于铅笔的书写或绘画的芯材,它通常由石墨和粘合剂混合而成,形成了具有一定硬度和柔韧性的棒状物。

2、铅芯棒一般通过铅芯打棒机生产,铅芯打棒机通过模具来塑造和成型铅芯糊或浆,将其变成标准的铅芯棒,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模具被安装到指定的位置,铅芯糊或浆被注入到模具中,并通过挤压、加热和冷却等步骤使其固化和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铅芯棒,而不同规格的铅芯棒加工是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具来实现的,现有的打棒机对于模具的安装更换较为繁琐,且模具安装的稳定性不高,因此提供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打棒机对于模具的安装较为繁琐,且模具安装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包括安装架和铅芯棒模具,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板,靠右一侧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面靠右位置处连接有l型板,所述安装架的底面靠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靠右一侧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型板,所述第一凹型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凹型板的上表面并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并贯穿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直齿传动带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靠左一侧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凹型板,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与第二凹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贯穿连接板的上表面并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

3、可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设有进料口,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铅芯棒模具的顶部通过插接件与安装架的内部插接,所述进料口通过通孔与铅芯棒模具的内部连通。

4、可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面靠右位置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连接轴与弧形驱动杆传动连接。

5、可选的,所述弧形驱动杆的表面开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与导向滑块滑动连接。

6、可选的,所述弧形驱动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铅芯棒模具抵接。

7、可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转轴贯穿安装架的外侧壁并与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9、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靠下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铅芯棒模具抵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方案通过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螺杆使第一移动块上下移动,进而使导向滑块沿弧形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进而通过弧形驱动杆使第一夹板与铅芯棒模具的表面抵接;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直齿传动带、第二齿轮、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螺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移动块左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使第二夹板与铅芯棒模具抵接,结合上述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铅芯棒模具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安装模具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更换其他不同规格的铅芯棒模具。



技术特征:

1.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和铅芯棒模具(3),所述安装架(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板(13),靠右一侧的所述连接板(13)的底面靠右位置处连接有l型板(14),所述安装架(1)的底面靠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5),靠右一侧的所述连接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型板(2),所述第一凹型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凹型板(2)的上表面并与第一齿轮(22)固定连接,并贯穿连接板(13)的上表面与第一螺杆(26)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2)通过直齿传动带(23)与第二齿轮(24)传动连接,靠左一侧的所述连接板(13)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凹型板(25),所述第二齿轮(24)的转轴与第二凹型板(2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27),所述第一移动块(27)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8),所述第一连接杆(28)远离第一移动块(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滑块(29),所述第二齿轮(24)的转轴贯穿连接板(13)的上表面并与第一锥齿轮(2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设有进料口(11),所述安装架(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铅芯棒模具(3)的顶部通过插接件与安装架(1)的内部插接,所述进料口(11)通过通孔(12)与铅芯棒模具(3)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底面靠右位置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0),所述第一连接块(210)通过连接轴与弧形驱动杆(21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驱动杆(211)的表面开设有弧形导向槽(212),所述弧形导向槽(212)与导向滑块(2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驱动杆(211)远离第一连接块(210)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块(2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213)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夹板(214),所述第一夹板(214)与铅芯棒模具(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15)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6),所述第二锥齿轮(216)的转轴贯穿安装架(1)的外侧壁并与第二螺杆(21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21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218),所述第二移动块(218)与滑槽(1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21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19)的右侧靠下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夹板(220),所述第二夹板(220)与铅芯棒模具(3)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铅芯棒粗细可调结构,涉及铅芯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和铅芯棒模具,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板,靠右一侧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面靠右位置处连接有L型板,所述安装架的底面靠左位置处开设有滑槽,靠右一侧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型板,所述第一凹型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本方案通过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螺杆使第一移动块上下移动,进而使导向滑块沿弧形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进而通过弧形驱动杆使第一夹板与铅芯棒模具的表面抵接,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铅芯棒模具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安装模具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更换其他不同规格的铅芯棒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霖,郑卫东,宿从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蓬莱凯威文体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