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中心会将归类收集的垃圾进行统一处理,通常,收集归拢的垃圾会进行露天堆放,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将堆放的垃圾搬运至处理设备处进行处理,垃圾的搬运过程会浪费大量的人工,且垃圾的污染性较重,若工人在搬运的时候处理不当,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为了解决垃圾处理中对堆放垃圾的搬运问题,现使用了带有上料抓手的垃圾车进行搬运,但是这类搬运垃圾车至仅具有上下料与运输的功能;垃圾因长时间露天堆放,其会含有大量的积存污水,且这类堆放垃圾过于疏松,在搬运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大,浪费垃圾车运输能力,且含水量较大的垃圾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脱水处理,这使得处理工艺变得复杂;现需要一种新型的垃圾车,在进行垃圾运输的时候,能够对垃圾进行初步的处理,在节省运输空间的同时,能够除去垃圾中较多的水分,便于后续垃圾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通过压辊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挤压脱水处理,并将挤出的污水统一收集,使得收集的垃圾变得紧密,便于存放运输,节省了运输空间,同时将其中大量的污水挤出,降低了垃圾的含水量,减轻了后续处理的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行进车、底座、采集组件、压缩组件、废水收集组件,其中行进车上固定设置有底座,且底座设置在行进车的驾驶室的后侧,底座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采集组件,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压缩组件,采集组件与压缩组件相配合连接设置,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废水收集组件,且废水收集组件与压缩组件相配合设置;

所述的采集组件包含一号轴座、一号支架、一号传送带、一号辊筒,其中一号轴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一号轴座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支架,一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传送带,一号支架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辊筒,且一号辊筒设置在一号传送带的左端的上方,一号辊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耙齿;一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一号传送带的主动轴上,一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一号辊筒的主动轴上,一号轴座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电动伸缩杆,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转轴旋设在一号支架的右端;

所述的压缩组件包含二号支架、二号传送带、压辊、支撑辊,其中二号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二号传送带,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压辊,且压辊设置在二号传送带的上方,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辊,支撑辊活动抵设在二号传送带的上带面的下表面上;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三号电机,三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二号传送带的主动轴上,二号电机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齿轮,压辊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二号齿轮,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啮合设置;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三号传送带,三号传送带设置在一号传送带的出口端的下方,三号传送带的出口端设置在二号传送带的进口端的上方,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四号电机,四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三号传送带的主动轴上;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箱斗,二号传送带的出口端设置在箱斗的上方;

所述的废水收集组件包含水槽、集水池、抽水泵、储存罐,其中水槽固定设置在二号支架上,且水槽设置在二号传送带的下方,集水池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水槽的出口端穿设固定在集水池内,且水槽与集水池贯通设置,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抽水泵,底座上设置有储存罐,抽水泵的进液口穿设在集水池的底部,抽水泵的出液口活动插设在储存罐的口内;

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行进车的发动机皮带连接,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三号电机、四号电机、一号电动伸缩杆、抽水泵均分别与发电机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铲斗,铲斗设置在一号传送带左端的左侧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伸缩杆,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活动设置在箱斗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斗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箱斗的外侧壁上通过合页铰设有封闭门,封闭门覆盖设置在出料口上,封闭门的活动端上固定设置有挂钩,箱斗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挂环,挂钩挂设在挂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的上端设置在二号传送带的侧方,挡风板的下方设置在水槽的侧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三号支架,且三号支架的上端高于一号轴座的上端设置,三号支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进车上设置有倒车影像,其中倒车影像的摄像头固定设置在三号支架上,且摄像头设置在照明灯的下方,三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遮光板,遮光板设置在照明灯与摄像头之间,倒车影像的显示屏设置在行进车的驾驶室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一号辊筒配合一号传送带进行上料,能够自动化的将堆放的垃圾输送至压缩组件内,减少了人工使用,减少了垃圾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

2、压缩组件中通过二号传送带送料,通过支撑辊和压辊对垃圾进行挤压处理,能够将垃圾中积存的废水挤出,同时能够将垃圾挤压,减小垃圾体积,便于存放,便于后续处理;

3、废水收集组件通过水槽对从垃圾中挤压出的污水进行收集,并将污水输送到集水池中,通过抽水泵抽取,统一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行进车1、驾驶室1-1、底座2、采集组件3、一号轴座3-1、一号支架3-2、一号传送带3-3、一号辊筒3-4、耙齿3-5、一号电机3-6、二号电机3-7、一号电动伸缩杆3-8、压缩组件4、二号支架4-1、二号传送带4-2、压辊4-3、支撑辊4-4、三号电机4-5、一号齿轮4-6、二号齿轮4-7、废水收集组件5、水槽5-1、集水池5-2、抽水泵5-3、储存罐5-4、三号传送带6、四号电机7、箱斗8、出料口8-1、封闭门8-2、挂钩8-3、挂环8-4、发电机9、铲斗10、二号电动伸缩杆11、挤压板12、挡风板13、三号支架14、照明灯15、倒车影像16、摄像头16-1、显示屏16-2、遮光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行进车1、底座2、采集组件3、压缩组件4、废水收集组件5,其中行进车1上螺栓铆设有底座2,且底座2设置在行进车1的驾驶室1-1的后侧,底座2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采集组件3,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压缩组件4,采集组件3与压缩组件4相配合连接设置,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废水收集组件5,且废水收集组件5与压缩组件4相配合设置;

所述的采集组件3包含一号轴座3-1、一号支架3-2、一号传送带3-3、一号辊筒3-4,其中一号轴座3-1焊设在底座2上,一号轴座3-1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支架3-2,一号支架3-2上铆设有一号传送带3-3,一号传送带3-3的带面宽度为行进车1的宽度,一号支架3-2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辊筒3-4,且一号辊筒3-4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的左端的上方,一号辊筒3-4的外侧壁上阵列焊设有耙齿3-5;一号支架3-2上铆设有一号电机3-6,一号电机3-6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的主动轴上,一号支架3-2上铆设有二号电机3-7,二号电机3-7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在一号辊筒3-4的主动轴上,一号轴座3-1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电动伸缩杆3-8,一号电动伸缩杆3-8的输出端通过转轴旋设在一号支架3-2的右端,一号电动伸缩杆3-8伸缩工作,可带动一号支架3-2转动,从而可控制一号支架3-2左端的抬放,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所述的压缩组件4包含二号支架4-1、二号传送带4-2、压辊4-3、支撑辊4-4,其中二号支架4-1焊设在底座2上,二号支架4-1上铆设有二号传送带4-2,二号支架4-1上轴承旋设有压辊4-3,且压辊4-3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上方,二号支架4-1上轴承旋设有支撑辊4-4,支撑辊4-4活动抵设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上带面的下表面上;二号支架4-1上铆设有三号电机4-5,三号电机4-5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主动轴上,二号电机3-7的主动轴上套设焊接固定有一号齿轮4-6,压辊4-3的主动轴上套设焊接固定有二号齿轮4-7,一号齿轮4-6与二号齿轮4-7啮合设置;二号支架4-1上铆设有三号传送带6,三号传送带6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的出口端的下方,三号传送带6的出口端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进口端的上方,二号支架4-1上铆设有四号电机7,四号电机7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在三号传送带6的主动轴上;底座2上螺栓铆设有箱斗8,二号传送带4-2的出口端设置在箱斗8的上方;

所述的废水收集组件5包含水槽5-1、集水池5-2、抽水泵5-3、储存罐5-4,其中水槽5-1焊设在二号支架4-1上,且水槽5-1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下方,集水池5-2螺栓铆设在底座2上,水槽5-1的出口端穿设固定在集水池5-2内,且水槽5-1与集水池5-2贯通设置,底座2上铆设有抽水泵5-3,底座2上设置有储存罐5-4,抽水泵5-3的进液口穿设在集水池5-2的底部,抽水泵5-3的出液口活动插设在储存罐5-4的口内;

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发电机9,发电机9与行进车1的发动机皮带连接,一号电机3-6、二号电机3-7、三号电机4-5、四号电机7、一号电动伸缩杆3-8、抽水泵5-3均分别与发电机9导线连接;

一号电机3-6、二号电机3-7、三号电机4-5、四号电机7均为220v705w伺服电机,一号电动伸缩杆3-8的1m行程伸缩杆,其最大拉力为5000n,抽水泵5-3的220v5m扬程负压抽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号支架3-2上焊设有铲斗10,铲斗10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左端的左侧方,铲斗10便于一号支架3-2插入垃圾堆,同时便于将将垃圾铲起堆放在一号传送带3-3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支架4-1上铆设二号电动伸缩杆11,二号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上铆设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活动设置在箱斗8内,当箱斗8内装的垃圾装满后,启动二号电动伸缩杆11,将其中的垃圾压实。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斗8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1,箱斗8的外侧壁上通过合页铰设有封闭门8-2,封闭门8-2覆盖设置在出料口8-1上,封闭门8-2的活动端上铰键铰设有挂钩8-3,箱斗8的外侧壁上焊设有挂环8-4,挂钩8-3挂设在挂环8-4上,在卸装垃圾的时候,打开封闭门8-2,从出料口8-1内卸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支架4-1上螺栓铆设有挡风板13,挡风板13的上端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侧方,挡风板13的下方设置在水槽5-1的侧方,挡风板13遮风,便于在大风天工作的时候,垃圾中挤压落下的污水能够正常落入水槽5-1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2上焊设有三号支架14,且三号支架14的上端高于一号轴座3-1的上端设置,三号支架14的上端铆设有照明灯15;行进车1上设置有倒车影像16,其中倒车影像16的摄像头16-1铆设在三号支架14上,且摄像头16-1设置在照明灯15的下方,三号支架14上焊设有遮光板17,遮光板17设置在照明灯15与摄像头16-1之间,倒车影像16的显示屏16-2集成设置在行进车1的驾驶室1-1内,倒车影像16为现有的倒车摄像头及显示屏组合,在进行装载垃圾的操作的时候,行进车1为后退工作,此时,司机能够从显示屏16-2中进行观察车况,便于作业安全;遮光板挡在照明灯15与摄像头16-1之间,防止照明灯15直射摄像头16-1,造成光晕模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通过驾驶行进车1对整体装置进行操作,将行进车1行驶至垃圾堆处,进行倒车,将一号支架3-2插入垃圾堆,启动一号电机3-6、二号电机3-7,通过一号辊筒3-4将垃圾抓至一号传送带3-3上,并通过一号传送带3-3对待处理垃圾进行传送,待处理垃圾通过一号传送带3-3落在三号传送带6上,并通过三号传送带6传送落在二号传送带4-2上,启动二号电机3-7,二号传送带4-2带动待处理垃圾前进,并通过压辊4-3、支撑辊4-4对二号传送带4-2上的待处理垃圾进行挤压处理,挤压后挤出的废水下落在水槽5-1内,并通过水槽5-1流至集水池5-2内,最终通过抽水泵5-3抽入储存罐5-4储存,二号传送带4-2将挤压完成的固体垃圾传送落入箱斗8进行收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优点是:

1、一号辊筒3-4配合一号传送带3-3进行上料,能够自动化的将堆放的垃圾输送至压缩组件4内,减少了人工使用,减少了垃圾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

2、压缩组件4中通过二号传送带4-2送料,通过支撑辊4-4和压辊4-3对垃圾进行挤压处理,能够将垃圾中积存的废水挤出,同时能够将垃圾挤压,减小垃圾体积,便于存放,便于后续处理;

3、废水收集组件5通过水槽5-1对从垃圾中挤压出的污水进行收集,并将污水输送到集水池5-2中,通过抽水泵5-3抽取,统一收集。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行进车(1)、底座(2)、采集组件(3)、压缩组件(4)、废水收集组件(5),其中行进车(1)上固定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设置在行进车(1)的驾驶室(1-1)的后侧,底座(2)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采集组件(3),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压缩组件(4),采集组件(3)与压缩组件(4)相配合连接设置,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废水收集组件(5),且废水收集组件(5)与压缩组件(4)相配合设置;

所述的采集组件(3)包含一号轴座(3-1)、一号支架(3-2)、一号传送带(3-3)、一号辊筒(3-4),其中一号轴座(3-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一号轴座(3-1)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支架(3-2),一号支架(3-2)上固定设置有一号传送带(3-3),一号支架(3-2)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辊筒(3-4),且一号辊筒(3-4)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的左端的上方,一号辊筒(3-4)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耙齿(3-5);一号支架(3-2)上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3-6),一号电机(3-6)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的主动轴上,一号支架(3-2)上固定设置有二号电机(3-7),二号电机(3-7)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一号辊筒(3-4)的主动轴上,一号轴座(3-1)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电动伸缩杆(3-8),一号电动伸缩杆(3-8)的输出端通过转轴旋设在一号支架(3-2)的右端;

所述的压缩组件(4)包含二号支架(4-1)、二号传送带(4-2)、压辊(4-3)、支撑辊(4-4),其中二号支架(4-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二号传送带(4-2),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压辊(4-3),且压辊(4-3)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上方,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辊(4-4),支撑辊(4-4)活动抵设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上带面的下表面上;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三号电机(4-5),三号电机(4-5)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主动轴上,二号电机(3-7)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一号齿轮(4-6),压辊(4-3)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二号齿轮(4-7),一号齿轮(4-6)与二号齿轮(4-7)啮合设置;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三号传送带(6),三号传送带(6)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的出口端的下方,三号传送带(6)的出口端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进口端的上方,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四号电机(7),四号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设置在三号传送带(6)的主动轴上;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箱斗(8),二号传送带(4-2)的出口端设置在箱斗(8)的上方;

所述的废水收集组件(5)包含水槽(5-1)、集水池(5-2)、抽水泵(5-3)、储存罐(5-4),其中水槽(5-1)固定设置在二号支架(4-1)上,且水槽(5-1)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下方,集水池(5-2)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水槽(5-1)的出口端穿设固定在集水池(5-2)内,且水槽(5-1)与集水池(5-2)贯通设置,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抽水泵(5-3),底座(2)上设置有储存罐(5-4),抽水泵(5-3)的进液口穿设在集水池(5-2)的底部,抽水泵(5-3)的出液口活动插设在储存罐(5-4)的口内;

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发电机(9),发电机(9)与行进车(1)的发动机皮带连接,一号电机(3-6)、二号电机(3-7)、三号电机(4-5)、四号电机(7)、一号电动伸缩杆(3-8)、抽水泵(5-3)均分别与发电机(9)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支架(3-2)上固定设置有铲斗(10),铲斗(10)设置在一号传送带(3-3)左端的左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伸缩杆(11),二号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活动设置在箱斗(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斗(8)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1),箱斗(8)的外侧壁上通过合页铰设有封闭门(8-2),封闭门(8-2)覆盖设置在出料口(8-1)上,封闭门(8-2)的活动端上固定设置有挂钩(8-3),箱斗(8)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挂环(8-4),挂钩(8-3)挂设在挂环(8-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支架(4-1)上固定设置有挡风板(13),挡风板(13)的上端设置在二号传送带(4-2)的侧方,挡风板(13)的下方设置在水槽(5-1)的侧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三号支架(14),且三号支架(14)的上端高于一号轴座(3-1)的上端设置,三号支架(1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照明灯(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进车(1)上设置有倒车影像(16),其中倒车影像(16)的摄像头(16-1)固定设置在三号支架(14)上,且摄像头(16-1)设置在照明灯(15)的下方,三号支架(14)上固定设置有遮光板(17),遮光板(17)设置在照明灯(15)与摄像头(16-1)之间,倒车影像(16)的显示屏(16-2)设置在行进车(1)的驾驶室(1-1)内。

技术总结
一种固体垃圾压缩处理车,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一号轴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一号轴座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支架,一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传送带,一号支架上通过转轴旋设有一号辊筒,一号辊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耙齿;二号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二号传送带,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压辊,二号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辊,水槽固定设置在二号支架上,集水池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水槽的出口端穿设固定在集水池内;其通过压辊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挤压脱水处理,并将挤出的污水统一收集,使得收集的垃圾变得紧密,便于存放运输,节省了运输空间,同时将其中大量的污水挤出,降低了垃圾的含水量,减轻了后续处理的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银;周春松;徐云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墨睿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