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7  28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用防洪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


背景技术:

1、堤是沿江河、渠、湖、海岸边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又称为堤防,这里的“防”也是堤,筑堤可抵御洪水泛滥,挡潮防浪,保护堤内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防洪工程措施,按照堤的位置可分为河(江)堤、湖堤、海堤、渠堤和围堤;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25954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堤坝,堤坝的背面嵌入有进水槽,进水槽的两侧贯穿有贯穿口,堤坝的内部嵌入有内腔,内腔的两侧贯穿有排水口,内腔的内部活动嵌套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排水口的一侧安装有卡接板,该装置在使用时,针对水位较高的情况时,需要手动将把手呈水平方向移动,依靠把手带动延伸板侧面的卡接板与内腔断开连接,通过把手带动延伸板呈垂直方向移动,进而提高现有防洪堤的高度,如上所述依靠人工手动调节防洪堤的高度,防洪堤一般本身较重,手动调节,增加劳动强度,又因为本装置依靠人工调节,可知该防洪堤规格较小,当在防洪工程中需要较长的防洪堤时,该装置不能进行很好的拼接,容易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通过设计了正反电机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与升降板旋合,带动升降板上升,实现防洪堤的防洪高度,通过机械代替人工调节,节省人力,降低人工工作强度,通过设计了防洪堤主体左侧面的两个第一卡槽、防洪堤主体右侧面形成的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开设的通孔、防洪堤主体后侧面靠左位置开设有与瞳孔给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内部的连接螺杆以及连接螺杆后端旋接的固定螺帽,使第一卡槽与第一凸块的对接,螺纹杆与螺纹孔旋合、螺纹杆与固定螺帽旋合固定,实现了防洪堤主体的固定对接,同时升降板左侧面开设的第二卡槽可与升降板右侧面形成的第二凸块对接,实现了升降板的对接,整体实现了该装置的对接,使得该装置可有效延长,适应不同的防洪需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防洪堤主体,所述防洪堤主体内部横向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防洪堤主体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上端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上方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向下延伸贯穿升降板且与之旋合,所述防洪堤主体左右侧面共同形成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升降板左右侧面共同形成有第二连接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槽、第一凸块、通孔、连接螺杆、固定螺帽,所述防洪堤主体左侧面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一卡槽,所述防洪堤主体右侧面形成有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一凸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上开设有前后向的通孔,所述防洪堤主体后侧面靠左位置开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后端旋接有固定螺帽,所述第一凸块规格略小于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块可插入第一卡槽内。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槽、第二凸块,所述升降板左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升降板右侧面形成有第二凸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凸块规格略小于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块可插入第二卡槽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洪堤主体下方形成有预埋底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洪堤主体前侧形成有缓冲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计了正反电机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与升降板旋合,带动升降板上升,实现防洪堤的防洪高度,通过机械代替人工调节,节省人力,降低人工工作强度;

10、2、通过设计了防洪堤主体左侧面的两个第一卡槽、防洪堤主体右侧面形成的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开设的通孔、防洪堤主体后侧面靠左位置开设有与瞳孔给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内部的连接螺杆以及连接螺杆后端旋接的固定螺帽,使第一卡槽与第一凸块的对接,螺纹杆与螺纹孔旋合、螺纹杆与固定螺帽旋合固定,实现了防洪堤主体的固定对接,同时升降板左侧面开设的第二卡槽可与升降板右侧面形成的第二凸块对接,实现了升降板的对接,整体实现了该装置的对接,使得该装置可有效延长,适应不同的防洪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防洪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堤主体(1)内部横向开设有收纳槽(9),所述收纳槽(9)内部设置有升降板(14),所述防洪堤主体(1)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竖板(10),所述固定竖板(10)上端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横板(11),所述安装横板(11)上方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正反电机(12),所述正反电机(12)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向下延伸贯穿升降板(14)且与之旋合,所述防洪堤主体(1)左右侧面共同形成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升降板(14)左右侧面共同形成有第二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槽(4)、第一凸块(5)、通孔(6)、连接螺杆(7)、固定螺帽(8),所述防洪堤主体(1)左侧面开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一卡槽(4),所述防洪堤主体(1)右侧面形成有前后对称的两个第一凸块(5),两个所述第一凸块(5)上开设有前后向的通孔(6),所述防洪堤主体(1)后侧面靠左位置开设有与通孔(6)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杆(7),所述连接螺杆(7)后端旋接有固定螺帽(8),所述第一凸块(5)规格略小于第一卡槽(4),所述第一凸块(5)可插入第一卡槽(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槽(15)、第二凸块(16),所述升降板(14)左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5),所述升降板(14)右侧面形成有第二凸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16)规格略小于第二卡槽(15),所述第二凸块(16)可插入第二卡槽(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堤主体(1)下方形成有预埋底座(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堤主体(1)前侧形成有缓冲坡(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防洪堤主体,所述防洪堤主体内部横向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防洪堤主体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上端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上方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向下延伸贯穿升降板且与之旋合,所述防洪堤主体左右侧面共同形成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升降板左右侧面共同形成有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设计了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实现了升降板和防洪堤主体的对接,使得该装置可有效延长,适应不同的防洪需求,同时以机械代替人工调节防洪高度,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沙湾市大禹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2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