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减速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
背景技术:
1、在城市道路道口、学习、住宅小区入口等路段上都要设置减速带,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常用减速带是利用车辆快速通过时产生剧烈颠簸感,造成驾驶者心理不适而迫使车辆减速通过。
2、经过检索,实用新型公开号为:cn211596489u的一种减速带,属于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减速带的警示效果差的问题。该减速带,减速带用于横向设置在路面上,减速带呈波浪形。波浪形减速带整体在拐角处都是圆滑过渡的,能够避免对汽车轮胎造成的冲击,起到进一步降低颠簸的作用,另外,波浪形减速带横卧在路面上后在视觉上更具立体感,特别是黄黑相间的波浪形减速带更能对驾驶员造成视觉冲击,提高减速带的警示距离,使得驾驶员能够在远处即能观察到减速带;
3、但是该波浪形的减速带的各处弧长和角度是固定的,且形状无法改变,在较长、较宽或特殊的道路上,这种弧长和弧度无法改变的波浪形减速带仍需要近距离观察才能有立体观感,警示距离仍然受限,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但是该波浪形的减速带的各处弧长和角度是固定的,无法改变,在较长、较宽或特殊的道路上,这种弧长和弧度无法改变的波浪形减速带仍需要近距离观察才能有立体观感,警示距离仍然受限,有待提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包括若干弧形第一凸带和若干弧形第二凸带,若干所述的第一凸带和若干所述的第二凸带端对端交错铰接,且交错铰接后的整体可形成波浪状,所述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端对端铰接后最大可旋转210°,交错铰接后的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的底部和顶部保持齐平。
3、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的弧形主体两端均呈半圆状,所述第一凸带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凸带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圆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交错铰接的相邻的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通过转轴共同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连接孔处。
5、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分别在靠近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处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膨胀螺丝贯穿安装孔与道路表面连接。
6、优选的,若干所述的第一凸带和若干所述的第二凸带端对端交错铰接后,整体可形成横向的s形。
7、优选的,若干所述的第一凸带和若干所述的第二凸带端对端交错铰接后,整体可形成w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带通过若干弧形的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交错铰接而成,若干交错铰接的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可构成波浪形、横向s形、w形,也可根据需求摆放成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带可摆放成若干种弧度、弧长不一的形状,可以使驾驶员在更远的距离观察到减速带,在较长、较宽或特殊情况的道路延长警示距离,且若干交错铰接的第一凸带和第二凸带安装方便,只需摆放好形状后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地面即可。
1.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弧形第一凸带(1)和若干弧形第二凸带(3),若干所述的第一凸带(1)和若干所述的第二凸带(3)端对端交错铰接,且交错铰接后的整体可形成波浪状,所述第一凸带(1)和第二凸带(3)端对端铰接后最大可旋转210°,交错铰接后的第一凸带(1)和第二凸带(3)的底部和顶部保持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带(1)和第二凸带(3)的弧形主体两端均呈半圆状,所述第一凸带(1)的顶部两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所述第二凸带(3)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2)和第二连接槽(4)的圆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5),交错铰接的相邻的第一凸带(1)和第二凸带(3)通过转轴(6)共同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2)和第二连接槽(4)的连接孔(5)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带(1)和第二凸带(3)分别在靠近第一连接槽(2)和第二连接槽(4)处开设有安装孔(7),并通过膨胀螺丝(8)贯穿安装孔(7)与道路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第一凸带(1)和若干所述的第二凸带(3)端对端交错铰接后,整体可形成横向的s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立体减速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第一凸带(1)和若干所述的第二凸带(3)端对端交错铰接后,整体可形成w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