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除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湿机作为调节空气湿度的设备,人们对其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除湿机中,提手转轴的限位凸起结构直接从转轴孔外侧装入,通过转轴孔或提手转轴的形变,使得限位凸起结构可以卡设在转轴孔内侧,但该安装方法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形变导致损坏转轴孔或提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提手的限位凸起结构装入转轴孔时,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形变导致损坏转轴孔或提手。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侧板、提手和转轴组件,所述机身侧板围绕形成机身内腔;所述机身侧板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轴件、第二轴件和固定凸部;所述第一轴件连接所述提手,所述第一轴件从转轴孔远离所述机身内腔的一侧装入;所述第二轴件从所述转轴孔靠近所述机身内腔的一侧装入,并且所述第一轴件与所述第二轴件配合;所述固定凸部连接所述第二轴件的周侧,并固定于所述转轴孔靠近所述机身内腔的开口的周侧。
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固定后能够在转轴孔内转动,从而实现提手的转动,便于提起机身;第一轴件在转轴孔内侧与第二轴件相互固定,便于将固定凸部设置在转轴孔靠近所述机身内腔的开口的周侧,从而达到避免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从转轴孔向外脱离的问题,并且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采用分离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也不会损坏转轴孔。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件包括: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轴件包括: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连通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用于安装紧固件,以固定所述第一轴件和所述第二轴件。
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采用紧固件连接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可以提高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相互连接的强度,并且二者能够拆卸,在不影响转轴孔的情况下实现第一轴件或第二轴件的更换。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径。
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便于在第二轴孔设置螺纹,从第一轴孔装入的螺栓等紧固件便于和第二轴孔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件包括轴安装件,所述轴安装件向所述第二轴件伸出,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轴安装件内;所述第二轴件包括轴安装槽,所述轴安装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壁,并朝向所述第一轴件,所述轴安装件与所述轴安装槽能够配合。
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轴安装件和轴安装槽的相互固定,对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具体而言,轴安装槽远离第一轴件一侧的内壁,对轴安装件及第一轴件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轴安装槽周向的内壁,对轴安装件及第一轴件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从而实现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的稳定安装,并对准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轴线,便于安装螺栓等紧固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件还包括:固定筋,所述固定筋设于所述轴安装件周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轴件还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轴安装槽的至少一侧,固定筋和所述固定槽能够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二轴件相对所述第一轴件转动。
1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固定筋一方面对轴安装件起到加强的作用,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安装紧固件时,固定筋可以支撑轴安装件,避免轴安装件损坏;同时,固定筋对第二轴件起到周向定位的作用,固定筋和固定槽配合后,实现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的周向锁定,使得第一轴件、第二轴件以及提手能够同步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包括转向限位件,所述转向限位件设于所述转轴孔靠近所述机身内腔的开口的周侧;所述转向限位件在所述转轴孔的周向限定出转动范围,所述固定凸部在所述转动范围内转动。
1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转向限位件用于限制提手的转动范围,避免用户松开提手时,提手和机身侧板发生碰撞,导致损坏提手。
14、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限位件在所述转轴孔的周向上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固定凸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时,所述提手转动至所述机身侧板的第一侧;所述固定凸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时,所述提手转动至所述机身侧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限定提手沿水平方向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从而避免提手与机身或水箱发生碰撞。
16、进一步的,所述机身还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凸起和阻尼槽,所述阻尼槽具有多个,所述阻尼槽沿所述转轴孔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阻尼槽位于所述提手和所述机身侧板的其中一者上,所述阻尼凸起位于所述提手和所述机身侧板的另一者上。
1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把手沿转轴孔转动的过程中,阻尼凸起与机身侧板之间会产生阻尼,当阻尼凸起和阻尼槽配合时,可以将提手悬停在某一角度上,不会自动下落,使得用户重新拿取提手时无需弯腰,更加方便。
18、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器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收容腔;所述除湿机具有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水箱的收容腔用于收容由所述机身除湿所形成的水滴,在所述闲置状态下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机身的至少部分。
1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闲置状态下,收容腔能够容纳机身,便于除湿器进行收纳,减少空间占用,从而节省仓储和运输的成本;在工作状态下,容纳腔又可以起到接水的作用,收容腔的空间与机身匹配,因此可以获得较大的接水效果,从而实现水箱的两用。
20、进一步的,在所述闲置状态下,所述提手暴露于所述水箱外。
2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方便用户提起机身,将机身搁置在水箱上,切换为工作状态。
22、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i)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固定后能够在转轴孔内转动,从而实现提手的转动,便于提起机身;ii)第一轴件在转轴孔内侧与第二轴件相互固定,便于将固定凸部设置在转轴孔靠近所述机身内腔的开口的周侧,从而达到避免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从转轴孔向外脱离的问题,并且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采用分离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也不会损坏转轴孔;iii)轴安装件和轴安装槽的相互固定,固定筋和固定槽配合,对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起到稳定连接的作用。
1.一种除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侧板、提手和转轴组件,所述机身侧板围绕形成机身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件包括: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轴件包括:第二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件包括轴安装件,所述轴安装件向所述第二轴件伸出,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轴安装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件还包括:固定筋,所述固定筋设于所述轴安装件周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轴件还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轴安装槽的至少一侧,固定筋和所述固定槽能够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二轴件相对所述第一轴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转向限位件,所述转向限位件设于所述转轴孔靠近所述机身内腔的开口的周侧;所述转向限位件在所述转轴孔的周向限定出转动范围,所述固定凸部在所述转动范围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限位件在所述转轴孔的周向上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固定凸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时,所述提手转动至所述机身侧板的第一侧;所述固定凸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时,所述提手转动至所述机身侧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还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凸起和阻尼槽,所述阻尼槽具有多个,所述阻尼槽沿所述转轴孔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阻尼槽位于所述提手和所述机身侧板的其中一者上,所述阻尼凸起位于所述提手和所述机身侧板的另一者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收容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闲置状态下,所述提手暴露于所述水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