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4  43


本技术属于金刚线,具体涉及一种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


背景技术:

1、金刚线也称金刚石切割线,是将金刚石微粉颗粒以一定的分布密度均匀地固结在母线上制成的,金刚线通过与被切割物体间进行高速磨削运动来实现切割,主要应用于光伏硅材料、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切割。现有的金刚线的主流生产工艺为电镀,即在母线上通过电镀沉积一层金属镍,金属镍层包裹金刚石微粉颗粒,使得金刚石颗粒被固结在母线上,金刚线从而具备了在高速运动下的切割能力。其中母线是影响金刚线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使用碳钢丝作为母线相比,钨丝作为母线使金刚线具有更小的线径、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断线率等优点。然而钨丝的生产成本与材料成本也高于碳钢丝,导致钨丝金刚线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限制了钨丝金刚线的发展空间。

2、金刚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或腐蚀等因素,致使金刚线表面镍层及其上的金刚石质量变差,无法继续用于生产。通过将钨丝旧线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可以间接地降低钨丝金刚线的母线成本,也扩大了钨丝母线的来源。在回收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钨丝金刚线做退镀处理,即褪去钨丝上的残缺的镀层,使金刚石微粒脱落。常见的方案为使用化学退镀,即将金刚线放置于反应槽中,在槽内设置有酸性退镀液(如硝酸),通过酸浸使镀层脱落,但退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严重危害人体的安全,也会对工厂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产安全性。因此,需要将金刚线的化学退镀设置于相对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包括:上盖板和槽体;

3、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槽体上,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槽体活动连接;

4、其中,所述槽体包括:上层退镀槽、下层退镀槽、若干组绕线装置和水封槽;

5、所述上层退镀槽位于所述下层退镀槽上,所述上层退镀槽与所述下层退镀槽相互连通;

6、所述下层退镀槽内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

7、所述若干组绕线装置并列设置于所述上层退镀槽的相对的两端,金刚线缠绕于所述绕线装置上并在所述绕线装置的带动下,由所述上层退镀槽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8、所述水封槽环绕所述上层退镀槽的外侧壁设置,所述水封槽内填充有纯水;

9、所述上盖板的侧壁位于所述水封槽内。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

11、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沿所述上层退镀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12、所述喷淋管的一端连接入水管,所述喷淋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口。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排风管;

14、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上层退镀槽连通,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与外部废气处理装置连通。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入口过线轮、第一绕线轮、第二绕线轮和出口过线轮;

16、所述入口过线轮和所述第一绕线轮依次设置于所述上层退镀槽的一端,所述第二绕线轮和所述出口过线轮依次设置于所述上层退镀槽的相对的另一端;

17、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均位于所述上层退镀槽内,且均与所述上层退镀槽转动连接;

18、任一所述金刚线由所述入口过线轮入线,并分别在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缠绕多次,由所述出口过线轮出线。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上均设置有若干个v型过线槽;

20、同一所述金刚线在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上沿所述v型过线槽缠绕若干次。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绕线轮连接驱动电机。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过线轮与所述出口过线轮错位设置;

23、所述入口过线轮与所述第一过线轮的入线口相对,所述出口过线轮与所述第二过线轮的出线口相对;

24、所述入口过线轮和所述出口过线轮之间错位的宽度不小于一个所述v型过线槽的宽度。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封槽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

26、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于所述水封槽的两端;

27、所述水封槽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过线槽口,所述金刚线由所述过线槽口中穿过。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还包括:导流装置、退镀液存储箱和废水存储箱;

29、所述导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下层退镀槽连通,所述导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分流阀,所述分流阀连接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

30、其中,所述第一分流管连接所述退镀液存储箱;

31、所述第二分流管连接所述废水存储箱。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还包括:悬吊装置;

33、所述悬吊装置位于所述上盖板的上方,用于提升所述上盖板。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5、本实用新型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采用从上至下两层相互连通的退镀槽,下层退镀槽中设置有加热管,加热后的退镀液在上下两层退镀槽中循环流动,有利于退镀反应进行,同时也减少了退镀液因加热导致的蒸发;钨丝金刚线在绕线装置缠绕数圈并浸泡于上层退镀槽内的退镀液中;在槽体上设置有环状的水封槽,水封槽内填充有纯水,上盖板下降后,上盖板的侧壁落入槽内,纯水封闭上盖板与上层退镀槽之间的空隙,从而能够防止退镀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3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00)和槽体(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00)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00)上设置有排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230)包括:入口过线轮(231)、第一绕线轮(232)、第二绕线轮(233)和出口过线轮(2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轮(232)和所述第二绕线轮(23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v型过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轮(233)连接驱动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过线轮(231)与所述出口过线轮(234)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槽(240)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还包括:导流装置、退镀液存储箱和废水存储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还包括:悬吊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钨丝金刚线的化学退镀槽,包括:上盖板和槽体;上盖板位于槽体上并与槽体活动连接;槽体包括:上层退镀槽、下层退镀槽、若干组绕线装置和水封槽;上层退镀槽位于下层退镀槽上,并与下层退镀槽相互连通;下层退镀槽内设置有若干个加热管。退镀液在上下两层相互连通的两层退镀槽中循环流动,减少了退镀液的蒸发。若干组绕线装置并列设置于上层退镀槽的相对的两端,金刚线缠绕于绕线装置上并在绕线装置的带动下由上层退镀槽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水封槽环绕上层退镀槽的外侧壁设置,水封槽内填充有纯水;上盖板的侧壁位于水封槽内。通过纯水封闭上盖板与上层退镀槽之间的空隙,以防止退镀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技术研发人员:侯耀炳,梁轶,程军,闫泽鹏,刘顶峰,李国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1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