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3  34


本技术涉及移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


背景技术:

1、在电镀工业生产中,很多设备的操作需要接近电镀池,而电镀池中含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化学药品,在作业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在电镀池上方设置防护罩可以有效地防止电镀池中的有害气体上升扩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防护罩也可以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泄露和扩散,保障环境的安全。

2、目前将防护罩移动到电镀池上方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将防护罩运送到电镀池上方,另一种是通过龙门吊将防护罩吊起后再运送到电镀池上方,但由于防护罩的体积、重量较大,吊起后的防护罩在运送时会容易产生晃动,因此目前这两种运作模式工作效率低,周转速度慢且不稳定,尤其人工搬运的方式浪费了许多劳动力,同时也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防护罩的体积、重量较大,而导致将防护罩移动到电镀池上方的工作效率低,周转速度慢且不稳定,尤其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浪费了许多劳动力,同时也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包括导向组件、装载组件、动力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电镀池的侧方,所述装载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靠近电镀池的一侧且装载组件与移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装载组件上且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移动组件相连,以通过动力组件驱动移动组件在导向组件上移动,再通过移动组件来带动防护罩在电镀池的上方移动。

3、通过采用上述装置,移动组件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沿着导向组件移动,而移动组件则带动防护罩在电镀池上方移动,通过自动化的运输方式使得防护罩的移动更加方便,提高了对防护罩在各个电镀池上的传送速率,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作业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便利性,降低了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同时本申请的移动行走小车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广泛应用的前景。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件与从动件,所述驱动件与从动件相连,所述从动件与移动组件相连,以通过驱动件将动力传递给从动件,从动件再带动移动组件实现在导向组件上的移动。

6、通过采用上述装置,驱动件驱动从动件实现转动,并将动力通过从动件传递给位于从动件两端的移动组件,以实现位于从动件两端的移动组件在导向组件上的同步移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设置在从动件的两端,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在装载组件侧壁,以通过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来实现从动件和装载组件在导向组件上的滚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装置,第一行走轮设置在从动件的两端,工作时从动件带动第一行走轮进行转动,而第二行走轮设置在装载组件的侧壁,通过第二行走轮的带动实现在导向组件上的移动,提高了运送防护罩时的稳定性与效率。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装载组件包括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置在导向组件上,所述第二框架设置于第一框架的侧壁且位于电镀池的上方,所述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框架的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装置,第一框架的下表面与导向组件相接触,同时将防护罩安装在第一框架的内侧壁,而驱动件则设置在第二框架的外侧壁,通过驱动件的驱动作用来带动防护罩的移动,增加了防护罩移动的便利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二框架的侧壁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从动件相连,以通过限位件来对从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

15、通过采用上述装置,从动件转动连接在限位件上,限位件对从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限位件还对从动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了从动件工作的稳定性。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装载组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第一框架的侧壁,以通过安装部将防护罩安装在装载组件上。

18、通过采用上述装置,防护罩通过位于第一框架侧壁的安装部安装在装载组件上,确保了防护罩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轨道通过固定件与第二轨道相连,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一行走轮相连接,所述第二轨道与第二行走轮相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装置,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相连接,使移动组件沿着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移动,对移动组件起到导向和承载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对防护罩的运送稳定性。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第二轨道的侧壁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与第二行走轮相接触。

24、通过采用上述装置,缓冲件沿着第二轨道的侧壁设置,而第二行走轮在移动时与缓冲件相接触,通过缓冲件来增大第二行走轮与第二轨道的滚动摩擦力,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有利于降低本申请行走小车在运行时的噪音。

2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本申请中,移动组件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沿着导向组件移动,而移动组件则带动防护罩在电镀池上方移动,通过自动化的运输方式使得防护罩的移动更加方便,提高了对防护罩在各个电镀池上的传送速率,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作业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便利性,降低了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同时本申请的移动行走小车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广泛应用的前景。

27、2.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二轨道的侧壁处设置缓冲件,而第二行走轮在移动时与缓冲件相接触,通过缓冲件来增大第二行走轮与第二轨道的滚动摩擦力,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有利于降低本申请行走小车在运行时的噪音。



技术特征:

1.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组件(1)、装载组件(2)、动力组件(3)和移动组件(4),所述导向组件(1)设置于电镀池(5)的侧方,所述装载组件(2)设置在导向组件(1)靠近电镀池(5)的一侧且装载组件(2)与移动组件(4)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3)设置在装载组件(2)上且动力组件(3)的输出端与移动组件(4)相连,以通过动力组件(3)驱动移动组件(4)在导向组件(1)上移动,再通过移动组件(4)来带动防护罩在电镀池(5)的上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驱动件(31)与从动件(32),所述驱动件(31)与从动件(32)相连,所述从动件(32)与移动组件(4)相连,以通过驱动件(31)将动力传递给从动件(32),从动件(32)再带动移动组件(4)实现在导向组件(1)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第一行走轮(41)和第二行走轮(42),所述第一行走轮(41)设置在从动件(32)的两端,所述第二行走轮(42)设置在装载组件(2)侧壁,以通过第一行走轮(41)和第二行走轮(42)来实现从动件(32)和装载组件(2)在导向组件(1)上的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组件(2)包括第一框架(21)与第二框架(22),所述第一框架(21)活动设置在导向组件(1)上,所述第二框架(22)设置于第一框架(21)的侧壁且位于电镀池(5)的上方,所述驱动件(31)设置在第二框架(22)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2)的侧壁设置有限位件(221),所述限位件(221)与从动件(32)相连,以通过限位件(221)来对从动件(32)的位置进行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组件(2)还包括安装部(211),所述安装部(211)设置于第一框架(21)的侧壁,以通过安装部(211)将防护罩安装在装载组件(2)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1)包括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所述第一轨道(11)与第二轨道(12)之间设置有固定件(13),所述第一轨道(11)通过固定件(13)与第二轨道(12)相连,所述第一轨道(11)与第一行走轮(41)相连接,所述第二轨道(12)与第二行走轮(4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12)的侧壁设置有缓冲件(14),所述缓冲件(14)与第二行走轮(42)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罩移动用行走小车。包括导向组件、装载组件、动力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电镀池的侧方,所述装载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靠近电镀池的一侧且装载组件与移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装载组件上且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移动组件相连,以通过动力组件驱动移动组件在导向组件上移动,再通过移动组件来带动防护罩在电镀池的上方移动。本技术能够解决由于防护罩的体积、重量较大,用龙门吊吊起后的防护罩在运送时容易产生晃动,而导致将防护罩移动到电镀池上方时的工作效率低,周转速度慢且不稳定,尤其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浪费了许多劳动力,同时也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侯庆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先锋电镀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5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1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