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2  46


本技术涉及标签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


背景技术:

1、标签加工设备,是一种常用于对标签进行折叠热压成型的设备。现有的标签加工设备,一般包括标签带成型模具和热压装置,以能够先通过标签带成型模具来预折标签,再通过热压装置将折叠起来的标签热压成型。

2、公告号为cn211522532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布料双折边的进料模具,包括安装板和设于安装板上的标签带导向模具,标签带导向模具内形成有适于对折后的标签通过的u形腔。在使用时,只需要工人先将一部分标签带手动对折并放入至u形腔中,在这之后进入u形腔中的标签带便会在已被对折好的标签带的引导下自动对折。

3、但是,因为上述标签带导向模具仅靠已被对折好的标签带的引导作用来使标签对折,缺少预先引导标签带弯曲的机制,所以容易出现标签带的折痕偏离自身的中轴线的情况,良品率较低。

4、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标签带成型模具缺少预先引导标签带弯曲的机制,标签带的折痕容易偏离自身的中轴线,良品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

2、本技术提供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承载平台、热压组件和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和所述热压组件沿标签带的送料方向顺次设置,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凸模具和凹模具,所述凸模具上朝向所述凹模具的一侧连接有凸模头,且于所述凸模具的该侧上还形成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分别形成于所述凸模头的两侧,所述凹模具上朝向所述凸模具的一侧形成有凹模腔,所述凸模头适于伸入至所述凹模腔中并在自身与所述凹模腔的内壁间形成折标通道,所述标签带能够伸入至所述折标通道中并沿所述折标通道移动;

3、所述折标通道沿所述送料方向顺次形成有引导段和成型段,所述标签带上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所述标签带的另一侧能够沿所述引导段的内壁向所述第二抵接面弯曲,并在进入至所述成型段中时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标签带通过引导段时,它靠近凸模具的一半会被夹持在凸模头的底部和凹模腔的底壁之间,而另一半会沿着引导段的内壁逐渐向上弯曲并覆盖在凸模头的顶部,而在进入成型段时,标签带上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会与第一抵接面抵接,而标签带的另一侧会与第二抵接面抵接,以使得标签带在进入成型段后能够沿自身的中轴线弯折,在后续通过热压组件将标签带热压成型时,不易出现标签带的折痕偏离自身中轴线的情况,从而使得标签带折叠的良品率更高。

5、具体的,所述模具组件还包括模具移动单元,所述模具移动单元与所述凸模具和所述凹模具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凸模具和所述凹模具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移动单元能够调整凸模具与凹模具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模具组件能够对折不同宽度的标签带。

7、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移动单元包括凹模齿条、凸模齿条、调节齿轮、凸模滑杆、凸模座、凹模滑杆和凹模座,所述凸模齿条的一端与所述凸模具连接,所述凸模齿条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凹模具的方向延伸,所述凹模齿条的一端与所述凹模具连接,所述凹模齿条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凹模具的方向延伸,所述调节齿轮设于所述凸模齿条和所述凹模齿条之间并与两者啮合;

8、所述凸模座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并沿所述凸模具的移动方向开设有凸模滑孔,所述凸模滑杆插置于所述凸模滑孔中并适于沿所述凸模滑孔滑动,所述凸模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凸模具连接;

9、所述凹模座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并沿所述凹模具的移动方向开设有凹模滑孔,所述凹模滑杆插置于所述凹模滑孔中并适于沿所述凹模滑孔滑动,所述凹模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凹模具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模座和凸模滑杆的设置能够对凸模具进行限位,凹模座和凹模滑杆的设置能够对凹模具进行限位,而凸模齿条、凹模齿条和调节齿轮的设置使得工人可以通过旋转调节齿轮来驱动凸模齿条和凹模齿条相向或相背运动,以能够带动凸模具和凹模具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能够实现对凸模具与凹模具之间的距离的调整,满足对不同宽度的标签带的对折需求。

11、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座上开设有通向所述凸模滑孔中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有凸模杆锁止螺栓,所述凸模杆锁止螺栓适于与所述凸模滑杆抵接;

12、所述凹模座上开设有通向所述凹模滑孔中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有凹模杆锁止螺栓,所述凹模杆锁止螺栓适于与所述凹模滑杆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模杆锁止螺栓能够与凸模滑杆抵接并将凸模滑杆锁止在凸模滑孔中,凹模杆锁止螺栓能够与凹模滑杆抵接并将凹模滑杆锁止在凹模滑孔中,从而能够实现对凸模具和凹模具的锁止。

14、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具的朝向所述凹模具的一面开设有向远离所述凹模具的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抵接面形成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口与所述承载平台之间;

15、所述凸模头插置于所述限位槽中并适于沿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凸模头插置于所述限位槽中的部分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螺栓能够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并使所述凸模头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完凸模具与凹模具之间的距离后,工人可以根据所需对折的标签的宽度来调节凸模头与凹模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先将凸模头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将螺栓穿过腰型孔旋入至螺纹孔中,直到将凸模头抵紧在限位槽的顶部槽壁上,以能够将凸模头锁止在限位槽中,从而能够实现对凸模头与凹模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以能够保证在标签进入至引导段时沿自身的中轴线弯折,并在进入至成型段时沿自身的中轴线对折成型。

17、进一步的,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热压辊、传送带和驱动单元,所述传送带与所述热压辊之间形成有热压空间,所述热压辊和所述传送带均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对折后的标签带进入所述热压空间后能够在所述热压辊和所述传送带的带动下沿所述送料方向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压辊能够与传送带配合将标签带夹持在热压空间中,在对标签带进行热压定型的同时,也能够沿送料方向移动标签带,从而能够与模具组件配合实现对标签带的对折热压成型。

19、进一步的,所述热压组件还包括防卷辊,所述防卷辊设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处,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防卷辊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防卷辊旋转,所述防卷辊上靠近所述传送带的部分的旋转方向与所述传送带上靠近所述防卷辊部分的旋转方向相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因为标签带粘附传送带上,而导致标签带将要被卷入传送带下方的情况时,防卷辊能够与标签带抵接并使标签带与传送带分离,从而能够避免出现标签带被卷入至传送带下方的情况。

21、进一步的,所述防卷辊的环面上形成有防卷凸棱,所述防卷凸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卷辊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防卷凸棱适于与所述标签带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卷辊旋转时,防卷凸棱能够与标签带抵接并将标签带从传送带上刮开,从而能够保证标签带不会被卷入至传送带的下方。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包括承载平台、热压组件和设于承载平台上的模具组件,模具组件和热压组件沿标签带的送料方向顺次设置,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凸模具和凹模具,凸模具上朝向凹模具的一侧连接有凸模头,且于凸模具的该侧上还形成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分别形成于凸模头的两侧,凹模具上朝向凸模具的一侧形成有凹模腔,凸模头适于伸入至凹模腔中并在自身与凹模腔的内壁间形成折标通道,标签带能够伸入至折标通道中并沿折标通道移动;折标通道沿送料方向顺次形成有引导段和成型段,标签带上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能够与第一抵接面抵接,标签带的另一侧能够沿引导段的内壁向第二抵接面弯曲,并在进入至成型段中时与第二抵接面抵接,以能够通过引导段和成型段的配合来对折标签带,从而能够保证标签带会沿自身的中轴线对折成型,良品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1)、热压组件(2)和设于所述承载平台(1)上的模具组件(3),所述模具组件(3)和所述热压组件(2)沿标签带的送料方向顺次设置,所述模具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凸模具(31)和凹模具(32),所述凸模具(31)上朝向所述凹模具(32)的一侧连接有凸模头(311),且于所述凸模具(31)的该侧上还形成有第一抵接面(312)和第二抵接面(313),所述第一抵接面(312)和所述第二抵接面(313)分别形成于所述凸模头(311)的两侧,所述凹模具(32)上朝向所述凸模具(31)的一侧形成有凹模腔,所述凸模头(311)适于伸入至所述凹模腔中并在自身与所述凹模腔的内壁间形成折标通道,所述标签带能够伸入至所述折标通道中并沿所述折标通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3)还包括模具移动单元(33),所述模具移动单元(33)与所述凸模具(31)和所述凹模具(32)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凸模具(31)和所述凹模具(3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移动单元(33)包括凹模齿条(331)、凸模齿条(332)、调节齿轮(333)、凸模滑杆(334)、凸模座(335)、凹模滑杆(336)和凹模座(337),所述凸模齿条(332)的一端与所述凸模具(31)连接,所述凸模齿条(332)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凹模具(32)的方向延伸,所述凹模齿条(331)的一端与所述凹模具(32)连接,所述凹模齿条(331)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凹模具(32)的方向延伸,所述调节齿轮(333)设于所述凸模齿条(332)和所述凹模齿条(331)之间并与两者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座(335)上开设有通向所述凸模滑孔中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有凸模杆锁止螺栓(338),所述凸模杆锁止螺栓(338)适于与所述凸模滑杆(334)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具(31)的朝向所述凹模具(32)的一面开设有向远离所述凹模具(32)的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抵接面(312)形成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口与所述承载平台(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组件(2)包括热压辊(21)、传送带(22)和驱动单元,所述传送带(22)与所述热压辊(21)之间形成有热压空间,所述热压辊(21)和所述传送带(22)均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对折后的标签带进入所述热压空间后能够在所述热压辊(21)和所述传送带(22)的带动下沿所述送料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组件(2)还包括防卷辊(23),所述防卷辊(23)设于所述传送带(22)的出料端处,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防卷辊(23)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防卷辊(23)旋转,所述防卷辊(23)上靠近所述传送带(22)的部分的旋转方向与所述传送带(22)上靠近所述防卷辊(23)部分的旋转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卷辊(23)的环面上形成有防卷凸棱(231),所述防卷凸棱(2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卷辊(2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防卷凸棱(231)适于与所述标签带抵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签对折整烫定型机,涉及标签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承载平台、热压组件和模具组件,模具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凸模具和凹模具,凸模具上朝向凹模具的一侧设有凸模头、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凹模具上朝向凸模具的一侧形成有凹模腔,凸模头适于伸入至凹模腔中并在自身与凹模腔的内壁间形成折标通道,标签带能够伸入至折标通道中并沿折标通道移动;折标通道沿送料方向顺次形成有引导段和成型段,标签带上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能够与第一抵接面抵接,标签带的另一侧能够沿引导段的内壁向第二抵接面弯曲,并在进入至成型段中时与第二抵接面抵接。本申请具有能够使模具在弯折标签带时,不易将标签带折歪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彭杰,雷良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西文晨风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8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0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