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2  44


本技术涉及极耳加工,具体为一种极耳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1、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在极耳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折弯装置;

2、但现有的折弯装置存在不具备快速进行取料的功能,从而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拿取极耳,这样就造成降低了极耳加工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操作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极耳折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具备方便取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折弯装置存在不具备快速进行取料的功能,从而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拿取极耳,这样就造成降低了极耳加工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操作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箱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磁吸板,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箱体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3、优选的,所述水箱外侧的中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

4、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5、优选的,所述电池盒一侧的中端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形结构。

7、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两侧开设有预留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极耳原料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通过启动第二气缸开始工作对极耳原料进行固定,通过启动第三气缸开始工作,通过第三气缸带动挤压板向下运动,通过挤压板向下运动对极耳的两侧进行挤压折弯,并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电磁吸板向外侧运动,通过电磁吸板将原料吸出,方便取料。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起到了喷洒水雾的效果,进而可以防止出现灰尘飞扬。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4),所述箱体(4)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输出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箱体(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15),所述第三气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6),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8),所述竖板(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磁吸板(6),所述箱体(4)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所述箱体(4)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4)外侧的中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7),所述plc控制器(17)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3),所述电池盒(3)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3)一侧的中端开设有充电口(18),所述充电口(18)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为长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纳箱(5),所述收纳箱(5)的两侧开设有预留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箱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本技术通过将极耳原料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通过启动第二气缸开始工作对极耳原料进行固定,通过启动第三气缸开始工作,通过第三气缸带动挤压板向下运动,通过挤压板向下运动对极耳的两侧进行挤压折弯,并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电磁吸板向外侧运动,通过电磁吸板将原料吸出,方便取料。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罗前余,陈茂真,刘守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一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9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60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