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救生衣领域,特别是一种背心式救生衣。
背景技术:
1、救生衣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它能帮助落水人员漂浮于水面,极大降低溺水的概率。同时不少救生衣还会配备急救包,这可以帮助人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更好的活下来。
2、救生衣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户外露营,尤其是开车,基本会带着必备的用品,比如灭火器,逃生工具,还有救生衣,基本都少不了,尤其是对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救生衣是必须品。
3、救生衣的穿戴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将救生衣套在脖子上,把带有口哨的长方形浮力袋子防止胸前双手拉紧前领缚带;将缚带向下收紧,再向后交叉;并将缚带拉到身前,把缚带穿过扣带环扎紧;穿好后要检查每一处是否系牢,并将缚带打死结,防止浸水后松脱。
4、现有救生衣的臂套通过是与救生衣衣体固定连接的,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使用习惯或者游泳姿势进行调节,当无需使用臂套时也无法将其拆除,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心式救生衣,能够有效解决救生衣的臂套无法调整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包括为躯干提供浮力的衣体,衣体上设置有可调节衣体尺寸的松紧扣件,衣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为手臂提供浮力的臂套,所述衣体的表面设置有三个第一魔术母贴,三个第一魔术母贴分别设置于腋下处、后背处和肩带处,臂套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魔术母贴相互贴合的第一魔术公贴,连接部可通过第一魔术公贴与三个第一魔术母贴中的任意一个相互贴合。
4、进一步地,所述衣体的表面设置有三个遮盖布,三个遮盖布分别设置于三个第一魔术母贴的外侧,遮盖布的一端与衣体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三个遮盖布靠近衣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公贴,连接部远离第一魔术公贴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魔术公贴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母贴。
6、进一步地,所述松紧扣件包括第一调节带、第二调节带、卡扣和扣环,卡扣通过第一调节带与衣体连接,扣环通过第二调节带与衣体连接,卡扣和扣环可相互卡合。
7、进一步地,所述松紧扣件包括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均有尼龙编织构成。
8、进一步地,所述衣体和臂套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光条。
9、进一步地,所述衣体和臂套内填充有泡沫块,衣体和臂套的表面设置有耐磨面料。
10、进一步地,所述衣体的后背处设置有用于溺水时供救援者拖拽的挂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臂套通过第一魔术母贴和第一魔术公贴与衣体可拆卸连接,臂套通过第一魔术公贴可与三个第一魔术母贴中的任意一个相互贴合,使臂套可与衣体的腋下处、后背处或者肩带处进行连接,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使用习惯或者游泳姿势改变臂套与衣体的连接位置,还可以调整臂套与衣体的距离,以适应不同体格的使用者,无需使用时还可将其拆卸下来,使用更加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1.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包括为躯干提供浮力的衣体,衣体上设置有可调节衣体尺寸的松紧扣件,衣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为手臂提供浮力的臂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表面设置有三个第一魔术母贴,三个第一魔术母贴分别设置于腋下处、后背处和肩带处,臂套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魔术母贴相互贴合的第一魔术公贴,连接部可通过第一魔术公贴与三个第一魔术母贴中的任意一个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表面设置有三个遮盖布,三个遮盖布分别设置于三个第一魔术母贴的外侧,遮盖布的一端与衣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遮盖布靠近衣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公贴,连接部远离第一魔术公贴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魔术公贴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母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扣件包括第一调节带、第二调节带、卡扣和扣环,卡扣通过第一调节带与衣体连接,扣环通过第二调节带与衣体连接,卡扣和扣环可相互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扣件包括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均有尼龙编织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和臂套的表面均设置有反光条。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和臂套内填充有泡沫块,衣体和臂套的表面设置有耐磨面料。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后背处设置有用于溺水时供救援者拖拽的挂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