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8


本实用新型设有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网电传输线路的架设施工过程中,智能电杆的树立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树立智能电杆首先是要挖坑,目前使用的挖坑设备和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一是作业效率低,二是挖坑质量差,特别是遇有斜坡地面上挖坑,钻头尖部极易滑移,造成电杆树立位置偏离超差,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三是智能电杆挖坑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钻杆没有合理归置,钻头摆动,容易碰到地面或者碰到障碍物,损坏钻头。

中国专利cn201621320077.8公开了一种电杆挖坑装置,该专利钻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马达、减速机、连接机构和钻杆,钻杆和连接机构球铰连接,钻杆周围设置螺旋钻片,螺旋钻片的末端倾斜设置一个刀片,钻杆末端设置三角形豁口,钻杆末端还设置锥形钻头,所述刀片与钻头间隔一定距离,减速机周围设置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前后侧面分别和两个横向支架铰接,三角形支架下端设置钻具卡槽,钻具卡槽边缘设置挡板,防止了钻头的滑移,使电杆竖立位置垂直,调节灵活,防止损坏,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但是,该专利钻头尖部容易滑动,挖坑深度浅,而且钻杆未合理归置。

在挖坑时,特别是在土质松散的黄土上,由于是裸露的螺旋钻头,容易荡起泥土灰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容易荡起灰尘,污染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包括动力车,在动力车前端设有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架,升降架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设有栽培筒。

固定支架呈门状,升降架为四边形框架,在固定支架两侧设有固定滚轮,升降架处于两侧的固定滚轮之间,固定支架两侧上部设有固定杆。

底座中部设有转盘,所述底座通过转盘连接固定支架。

在固定板上方设有旋转马达,旋转马达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栽培筒。

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通过齿轮啮合旋转马达,外圈下部固定连接栽培筒,内圈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

旋转马达为液压马达。

提升装置为液压油缸。

在栽培筒上部一侧设有震动马达。

栽培筒内部纵截面为八字型,栽培筒从下往上的端口逐渐减小,在栽培筒下端口处设有环状切刃,所述环状切刃的纵截面呈八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升降架和栽培筒,对土地无灰尘打孔挖坑,不污染环境,调节灵活,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板与栽培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固定支架与升降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栽培筒与环形切刃。

其中,1.动力车,2.底座,3.转盘,4.固定支架,5.液压油缸,6.升降架,7.固定板,8.回转支承,9.栽培筒,10.液压马达,11.环形切刃。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到4所示,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包括动力车1,在动力车1前端设有底座2,底座2上方设有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中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架6,提升装置固定连接固定支架4,升降架6远离底座2的一侧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架6底部,固定板7下方设有栽培筒9。

固定支架4呈门状,升降架6为四边形框架,在固定支架4两侧设有固定滚轮,升降架6处于两侧的固定滚轮之间,固定支架4两侧上部设有固定杆,通过固定滚轮导向,升降架6在固定支架4内上下滑动

底座2中部设有转盘3,所述底座2通过转盘3连接固定支架4,为了方便调节栽培筒9的工作位置,转盘35旋转角度在0°—180°。

在固定板7上方设有旋转马达,旋转马达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7,旋转马达通过回转支承8连接栽培筒9,旋转马达的输出端通过齿轮连接回转支撑的外圈,回转支撑内圈连接固定板7。

回转支承8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通过齿轮啮合旋转马达,旋转马达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7上方,外圈下部固定连接栽培筒9,内圈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7。

旋转马达为液压马达10,旋转马达通过回转支撑的外圈带动栽培筒9自身的旋转,便于高效率在地面挖坑打孔。

提升装置为液压油缸5,产生较大的压力,便于栽培筒9打孔挖坑。

在栽培筒9上部一侧设有震动马达,在栽培筒9挖坑打孔后,便于将栽培筒9内的残留的泥土震出。

栽培筒9内部纵截面为八字型,栽培筒9内部端口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在栽培筒9下端口处设有环状切刃11,所述环状切刃11的纵截面呈八字型,环状切刃11便于栽培筒9插入土地挖坑,培筒内部端口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便于在垂直挖坑打孔时,将坑内的泥土带出,具体工作原理参考洛阳铲,洛阳铲为现有技术。

值得注意是液压马达10和液压油缸5均为现有技术,及其工作方式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设备装置也为现有技术,例如液压泵和液压管,本说明书中不在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车1到达挖坑打孔的位置时,启动液压油缸5,(液压油缸5即起到提升和下降的作用,液压油缸5也是栽培筒9往下挖坑打孔的动力源)液压油缸5将升降架6提升,升降架6经过固定支架4的固定滚轮往上提升一定高度,安装栽培筒9,调整转盘3角度,使栽培筒9对准挖坑位置,然后同时启动液压油缸5和液压马达10,液压油缸5带动固定板7往下移动,固定板7带动栽培筒9下移,液压马达10通过齿轮啮合回转支承8的外圈,液压马达10带动回转支承8的外圈转动,从而带动栽培筒9旋转,栽培筒9在液压油缸5和液压马达10的带动下,做下降的同时自身旋转进入地面,直到达到挖坑的深度,液压油缸5往上带动升降架6到一定高度,使栽培筒9完全在地面上方,栽培筒9将泥土带出,通过转盘3转动栽培筒9,使栽培筒9离开打好的坑,启动震动马达,将栽培筒9内的泥土震出,或者再启动液压油缸5,让栽培筒9连续座上下运动,将泥土排出,完成上述操作后,动力车1移动到下处挖坑位置,循环上述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转盘3可以由电机带动,电机连接控制器,实现自动操作,控制器为plc,电机的电源由动力车1提供,动力车1为拖拉机,以上均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说明书中不再进行描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包括动力车,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车前端设有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架,升降架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设有栽培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呈门状,升降架为四边形框架,在固定支架两侧设有固定滚轮,升降架处于两侧的固定滚轮之间,固定支架两侧上部设有固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中部设有转盘,所述底座通过转盘连接固定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上方设有旋转马达,旋转马达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栽培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通过齿轮啮合旋转马达,外圈下部固定连接栽培筒,内圈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马达为液压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为液压油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栽培筒上部一侧设有震动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筒内部纵截面为八字型,栽培筒从下往上的端口逐渐减小,在栽培筒下端口处设有环状切刃,所述环状切刃的纵截面呈八字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杆栽培装置,包括动力车,在动力车前端设有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部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架,升降架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设有栽培筒,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升降架和栽培筒,对土地无灰尘打孔挖坑,不污染环境,调节灵活,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龙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590.html

最新回复(0)